數(shù)字教育資源開發(fā)應用機制的構建——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的學前教育資源研究
【部分圖文】:
圖1TAM模型Wixom等人基于大量的技術接受模型實證研究,總結了模型的三種擴展途徑:(1)引入相關模型中的變量,如主觀規(guī)范、感知行為控制和白我效能等;(2)引入其他信念變量,主要是創(chuàng)新擴散模型中的關鍵因素,如兼容性、可視性、結果展示性等;(3)引入外部變量,作為有用性認知和易用性認知的前置變量或相關關系的調節(jié)變量,如個性特征等[10]。圖2TAM的擴展途徑模型技術接受模型是普適型的模型,它可以用解釋各種信息技術的接受和使用,但同時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到,針對不同的技術類型,自變量的設置應該做相應的改變,如Hsu[15]提出,針對在線游戲,有用性認知就需要轉換為快樂認知。1.2理論模型信息資源是互聯(lián)網(wǎng)條件下的教育資源,用戶使用信息教育資源時具有以下特點:(1)是面向大眾的網(wǎng)絡信息獲取工具,非常簡單易用,一般用戶都能很容易地學習、使用;如果想綜合利用各項內容,信息資源要具有有用性;(2)由于網(wǎng)絡信息的容量大,信息資源收集方式眾多,因此每一個用戶都會采用一定的資源傳播方式,符合使用習慣;(3)用戶使用資源的目的各有不同,具有不同偏好;(4)在信息多元化條件下,人們更希望選用質量高,可信任、或者個性化的信息資源;(5)用戶對信息資源的內容質量有效性、使用滿意度非常關注。根據(jù)用戶使用信息資源的特點、現(xiàn)有研究中的外部變量、調節(jié)變量以及相關調查分析的結果,及變量的典型性、模型的簡潔性等因素,本研究在技術接受摸型的基礎上選擇了影響用戶對信息教育資源接受和使用的主要外部變量個人規(guī)范、社會規(guī)范、信任度、偏好傳播方式、和滿意度作為指標,考慮到相關前置變量收入、教育、年齡等的影響,構建了面向數(shù)字教育資源的用戶技術接受模型,如圖3所示。表
圖1TAM模型Wixom等人基于大量的技術接受模型實證研究,總結了模型的三種擴展途徑:(1)引入相關模型中的變量,如主觀規(guī)范、感知行為控制和白我效能等;(2)引入其他信念變量,主要是創(chuàng)新擴散模型中的關鍵因素,如兼容性、可視性、結果展示性等;(3)引入外部變量,作為有用性認知和易用性認知的前置變量或相關關系的調節(jié)變量,如個性特征等[10]。圖2TAM的擴展途徑模型技術接受模型是普適型的模型,它可以用解釋各種信息技術的接受和使用,但同時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到,針對不同的技術類型,自變量的設置應該做相應的改變,如Hsu[15]提出,針對在線游戲,有用性認知就需要轉換為快樂認知。1.2理論模型信息資源是互聯(lián)網(wǎng)條件下的教育資源,用戶使用信息教育資源時具有以下特點:(1)是面向大眾的網(wǎng)絡信息獲取工具,非常簡單易用,一般用戶都能很容易地學習、使用;如果想綜合利用各項內容,信息資源要具有有用性;(2)由于網(wǎng)絡信息的容量大,信息資源收集方式眾多,因此每一個用戶都會采用一定的資源傳播方式,符合使用習慣;(3)用戶使用資源的目的各有不同,具有不同偏好;(4)在信息多元化條件下,人們更希望選用質量高,可信任、或者個性化的信息資源;(5)用戶對信息資源的內容質量有效性、使用滿意度非常關注。根據(jù)用戶使用信息資源的特點、現(xiàn)有研究中的外部變量、調節(jié)變量以及相關調查分析的結果,及變量的典型性、模型的簡潔性等因素,本研究在技術接受摸型的基礎上選擇了影響用戶對信息教育資源接受和使用的主要外部變量個人規(guī)范、社會規(guī)范、信任度、偏好傳播方式、和滿意度作為指標,考慮到相關前置變量收入、教育、年齡等的影響,構建了面向數(shù)字教育資源的用戶技術接受模型,如圖3所示。表
假設16(H16)行為態(tài)度正影響行為意向(PA→PI)假設17(H17)行為意向正影響實際行動(PI→AA)圖3數(shù)字教育資源技術接受整合模型2模型分析研究根據(jù)教育資源特性,選取適當?shù)耐獠孔兞考尤爰夹g接受模型,探索各變量對用戶行為意愿的影響關系。本研究討論這些模型變量與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為意愿等之間的關系2.1調查問卷情況在消費者行為研究中,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個人因素對消費者采納行為一直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本研究同樣選取以上統(tǒng)計變量,結合模型中設計的研究教育資源用戶在不同因素中所表現(xiàn)出的特征。按照Churchili(1979)調查問卷設計的指導原則,問題項目結合我國的文化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設計;通過預調查、修訂、發(fā)放回收后,并將調查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用結構方程法統(tǒng)計分析。本文采用的問卷調査主要針對合肥市城鎮(zhèn)居民家庭學前教育中數(shù)字教育資源的使用問題進行實證研究。調査樣本的總體范圍界定于合肥市四區(qū)(包河區(qū)、蜀山區(qū)、廬陽區(qū)和瑤海區(qū))。抽取樣本為家庭中有接受學前教育的子女并有獨立回答問題能力的公民。隨機發(fā)放問卷600份,調查回收問卷584份,其中有效問卷560份,經(jīng)過SSPS19.0對問卷和樣本進行信度和效度驗證,得出樣本分布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要求。具體樣本特征描述如下表2:表2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單位:%,N=560)2.2結構方程分析結果通過對學前教育數(shù)字資源消費者的問卷調查,運用結構方程模型來分析各假設是否成立。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建立、估計和檢驗因果關系的多元統(tǒng)計分析技術,它借助理論對某一假設進行檢驗統(tǒng)計建模,幫助研究者檢驗其所設計的理論模型是否有效。這一研究手段多被應用在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中[18]因此本研究運用該方法進行假設驗證,通過把整理過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煒;李海峰;;中美信息化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對比分析——信息化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研究(三)[J];電化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2 柯清超;鄭大偉;曾穎欣;趙興龍;;基礎教育領域數(shù)字教育資源的評價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3 ;教育部印發(f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朱少英;申國昌;;精品課網(wǎng)絡資源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2 楊念;;中小學電子圖書館教學資源推薦與采集系統(tǒng)[J];圖書館論壇;2015年10期
3 羅儒國;;教師虛擬生存的現(xiàn)實瓶頸與突圍路徑[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5年05期
4 楊長軍;;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中學移動閱讀指導課案例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5年18期
5 李文;;開放互動式網(wǎng)絡教學平臺與商務英語教學改革——基于語言經(jīng)濟學的視角[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6 王瑛;鄭艷敏;賈義敏;任改梅;周曉清;;教育信息化資源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任友群;徐光濤;王美;;信息化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系統(tǒng)科學的視角[J];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2 方圓媛;黃旭光;;我國基礎教育數(shù)字化資源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01期
3 謝海波;;高校網(wǎng)絡教育資源評價的探討[J];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4期
4 黃德群;陳麗亞;;在線教與學多媒體教育資源(MERLOT)項目評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年05期
5 吉喆;焦麗珍;;連通開放教育資源——賴斯大學Connexions項目評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年02期
6 秦衛(wèi)平;;數(shù)字資源評價與指標體系研究進展[J];現(xiàn)代情報;2007年08期
7 范詩武;論學校教育資源的社會共享[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璐;;數(shù)字教育資源開發(fā)應用機制的構建——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的學前教育資源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9年04期
2 沙小梅;;“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學前教育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J];電腦與電信;2019年06期
3 宋玉珍;;簡述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xiàn)狀[J];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08期
4 李海萍;;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才智;2019年04期
5 袁鳳欣;;關于有效開展學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24期
6 李倩;;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年01期
7 王靜明;;微課在高師學前教育課程建設中的設計研究[J];才智;2018年01期
8 石慧;;“互聯(lián)網(wǎng)+”促進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策略[J];電腦迷;2018年07期
9 李見新;;河南財政1.5億元獎補學前教育[J];中小學電教;2013年11期
10 黃加迪;廖笙愛;劉苗;;微課在高職教師學前教育課程建設中的設計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4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大維;學前教育經(jīng)歷、家庭環(huán)境特點與小學生學校適應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鄭子瑩;民辦幼兒園政府規(guī)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3 劉彤;美國“開端計劃”歷程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維謙;幼兒家長對學前教育信息化認識的調查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6年
2 張亮;基于生態(tài)化視角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區(qū)域資源建設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3 齊淵東;學前教育轉型期幼兒園活動單元空間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4 張瓊;學前教育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5 胡江波;民辦學前教育體制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宗鵬;中國鄉(xiāng)村幼兒園現(xiàn)狀問題分析及設計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7 陳婉婷;數(shù)字教育資源在教學點有效應用與管理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年
8 趙彤;基于知識地圖的數(shù)字教育資源服務模式設計[D];西南大學;2018年
9 李宏;數(shù)字教育資源在小學教學點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
10 劉宋強;數(shù)字教育資源促進農(nóng)村教學點教學質量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9056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chujiaoyulunwen/289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