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視野中的生態(tài)經濟
【學位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B0
【文章目錄】:
導語
一、 生態(tài)經濟的界定及其研究狀況
二、 生態(tài)經濟的特點
三、 論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第一章 生態(tài)經濟生產觀
第一節(jié) 對馬克思主義生產觀的重新解讀
一、 獨特的研究視角
二、 顯明的階級性和革命性
三、 論證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
四、 研究的深刻性
第二節(jié) 生態(tài)經濟生產觀
一、 傳統(tǒng)生產觀批判
二、 生態(tài)經濟生產觀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經濟生產力系統(tǒng)
一、 生態(tài)生產力
二、 經濟生產力
三、 綠色科技
第四節(jié) 綠色科技與生態(tài)經濟生產力
一、 科技觀的核心: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
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三、 綠色科技是第一生態(tài)經濟生產力
第二章 生態(tài)經濟價值觀
第一節(jié) 、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再認識
一、 馬克思關于價值的論述
二、 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價值論
三、 勞動價值論與生產要素價值論
第二節(jié) 、 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在當代引起的爭論
一、 堅持和發(fā)展派
二、 懷疑和否定派
三、 與其他價值論融合派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經濟價值論探究
一、 生態(tài)經濟價值論的原則
二、 當今價值觀的兩大轉變
三、 生態(tài)經濟價值論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 生態(tài)經濟人學觀
第一節(jié) 生態(tài)倫理的演化
一、 經濟與倫理的關系研究
二、 經濟倫理的生態(tài)化
第二節(jié) “經濟人”的演化
一、 “經濟人”的思想淵源
二、 對“經濟人”的不同解讀
三、 “經濟人”的演化及其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經濟人”的生態(tài)化
一、 “經濟人”需求的生態(tài)化
二、 “經濟人”理性的生態(tài)化
三、 “經濟人”人性的生態(tài)化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經濟人
一、 “生態(tài)經濟人”的原則
二、 “生態(tài)經濟人”的內涵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志飛;“經濟人”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倫理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2 張廣寧;評《經濟人與道德人》[J];現代哲學;1996年02期
3 丁棟虹;經濟人范式及其四次歷史性突破與產權經濟學的發(fā)展[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4 馬傳松,王維;“經濟人”:一個不可回避的經濟哲學問題[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5 蔣云根;現代社會的選擇:從“道德人”到“經濟人”[J];探索與爭鳴;1999年12期
6 黃彩英 ,于金秀;“經濟人”與“道德人”之價值通融[J];社會科學論壇;2002年08期
7 胡岳岷;歷史性、現實性與科學性的多維變奏——《現代“經濟人”批判》讀后[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8 栗子;;人半中年月半秋[J];飛天;2007年01期
9 王宏維;沖破經濟人與道德人的困厄──評《經濟人與道德人》一書[J];哲學研究;1996年12期
10 姚安澤,劉新華;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與倫理道德關系的幾個問題(下)[J];鷺江職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彥龍;哲學視野中的生態(tài)經濟[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吳澤寧;基于生態(tài)經濟的區(qū)域水質水量統(tǒng)一優(yōu)化配置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3 陳澤亞;“經濟人”與經濟制度正義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健;利他行為的模型構造與數量分析[D];廈門大學;2009年
5 孫春晨;市場經濟倫理導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石廣義;中國西部林業(yè)生態(tài)經濟發(fā)展模式與對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王明舜;中國海島經濟發(fā)展模式及其實現途徑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8 廖衛(wèi)東;生態(tài)領域產權市場的制度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9 彭春凝;論經濟法的倫理基礎[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10 殷紅;俄羅斯轉軌經濟政策中政府訴求約束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春霞;論市場經濟的人性[D];新疆大學;2004年
2 劉京軍;“斯密問題”的再反思[D];西南大學;2008年
3 盧小青;我國企業(yè)并購中政府行為扭曲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周文靜;關于“經濟人”和“道德人”問題的爭論與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聶慶彬;“經濟人”假設的嬗變及意義分析[D];河南大學;2007年
6 楊玉強;中國市場經濟中“經濟人”的位置及其超越[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7 柳波;“經濟人”假說與人的發(fā)展[D];鄭州大學;2006年
8 王立杰;倫理視角下企業(yè)社會責任及其實現機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盛軍;我國自然資源行政許可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D];河海大學;2006年
10 孫慶武;經濟學理性的哲學反思[D];東華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8689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88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