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新論:政府主導下增長連續(xù)性喪失
本文關鍵詞:歐債危機新論:政府主導下增長連續(xù)性喪失 出處:《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福利國家制度 經(jīng)濟增長 連續(xù)性
【摘要】: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進一步暴露了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病,盡管危機的產(chǎn)生是多種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政府主導下經(jīng)濟增長連續(xù)性喪失后難以支撐高福利水平是債務危機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為研究對象,探討了以政府為主導的高福利背景下影響經(jīng)濟增長的因素及福利制度與經(jīng)濟增長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主權債務危機后福利國家的發(fā)展趨勢,為深入研究福利國家制度改革拓寬了視野。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has further exposed the ills of the welfare state system, although the emergence of the crisis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However, the loss of continuity of economic growth led by the government is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 high welfare level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debt cris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Greece, Ireland and Portugal, which are in deep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fare system and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welfare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elfare state after sovereign debt crisis is further analyzed.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welfare state system reform broaden the field of vision.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
【分類號】:F815;F15
【正文快照】: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經(jīng)濟產(chǎn)生巨大沖擊,歐洲各福利國家也不同程度陷入了主權債務危機。這既與各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密切相關,也與日益增加的福利開支同經(jīng)濟增長連續(xù)性間斷或喪失有著深刻的淵源。一、愿景與現(xiàn)實福利是“能給人帶來幸福的因素,其中既包括物質的因素,也包含精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玉安;;西歐福利國家制度的危機及其改革[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1996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羅新錄;何立軍;;論資本主義與福利國家的矛盾與共生——《貝弗里奇報告》讀后感[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4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段會平;英國工黨社會保障政策研究[D];新疆大學;2004年
2 翟凌晨;冷戰(zhàn)后移民對法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廣井良典;張君;;福利國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J];社會保障研究(北京);2005年02期
2 ;福利國家模式拖累歐洲[J];招商周刊;2005年29期
3 潘楠;;西方福利國家的新制度經(jīng)濟分析[J];價格月刊;2006年05期
4 許光;;歐洲福利國家改革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啟示[J];北方經(jīng)濟;2006年15期
5 何靜;徐靜;;福利國家的競爭力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全國商情(經(jīng)濟理論研究);2008年20期
6 周留山;;福利國家制度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啟示[J];山東勞動保障;2008年07期
7 莫瑞吉歐·費雷拉;張文成;;歐洲福利國家:黃金般的成就與白銀般的前景[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8年04期
8 邱澤云;陳小紅;;構建福利國家 改革經(jīng)濟制度[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08年04期
9 趙浩華;;政府與市場之間角色轉變歷程初探——以英國福利國家發(fā)展歷程為視角[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11期
10 許穎;;法國福利國家制度變遷中的國家作用[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09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丁東紅;;福利國家理論及其啟示[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北野弘久;郭美松;;和平、福利國家的發(fā)展與納稅者權利保護[A];財稅法論叢(第1卷)[C];2002年
3 謝靜;;奧菲的福利國家危機理論[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4 景娟;;荷蘭住房保障體系的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啟示[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姜明世;;福利國家的政治制度基礎[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協(xié)商民主與社會和諧”政治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肖巍;;“第三條道路”政治哲學的一個標本——從福利國家到“社會投資國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薩?舜髮W知名學者 薛涌;中國是否要以福利國家為樣板[N];中國經(jīng)營報;2009年
2 美國波士頓薩福克大學助理教授 早報美國特約撰稿人 薛涌;福利國家究竟是什么?[N];東方早報;2009年
3 美國波士頓薩?舜髮W歷史系助理教授 早報美國特約撰稿人 薛涌;福利國家的成就不容忽視[N];東方早報;2009年
4 陳曉律 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福利國家的三部著作評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趙力濤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福利制度并非“福利國家危機”根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塞密能 芬蘭瓦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福利國家如何進行新的治理[N];經(jīng)濟觀察報;2006年
7 特約評論員 陳永杰;福利國家并非鐵板一塊[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8 楊剛 東北財經(jīng)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視角下的福利國家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 喬新生;走獨具特色的福利國家道路[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10 劉暉;不是福利國家惹的禍[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麗偉;政治哲學視域下的福利國家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解靜;福利國家模式變遷的歷史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3 代恒猛;從消極福利國家到積極“福利社會”——經(jīng)濟全球化視角下西歐福利國家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4 馬春文;英國福利國家的危機和轉型[D];吉林大學;2008年
5 陳維佳;瑞典福利國家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艷霞;福利國家的政治學分析——以公民資格為視角[D];吉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虞秀凌;福利國家及其理論批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劉海燕;英國福利國家的發(fā)展、改革及其啟示[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3 白路;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歐福利國家的改革及其趨向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4 劉章才;二十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英國福利國家面臨的問題及其改革[D];四川大學;2002年
5 曲明影;西方福利國家理論述評[D];吉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張麗;福利國家中的公民資格理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7 馮英華;經(jīng)濟全球化對歐洲福利國家的挑戰(zh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8 翟路;論福利國家制度背景下的公民納稅義務[D];吉林大學;2008年
9 王蓉;英國福利國家制度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10 徐丹;論中國轉型時期的非政府組織[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38985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8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