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電法在萊州灣海水入侵調查中的研究與應用
本文關鍵詞:高密度電法在萊州灣海水入侵調查中的研究與應用 出處:《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用高密度電法研究海水入侵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方法,但目前在國內外應用較少。該方法依據(jù)水中Cl-濃度增加視電阻率降低的地球物理前提,在萊州灣地區(qū)不同地質條件區(qū)域,選定典型剖面進行測試,確定了Cl-達到250 mg/L時的視電阻率特征值。基于以上條件,在萊州灣地區(qū)布設16條高密度電法剖面,成功的劃定了萊州灣地區(qū)海水入侵界面,說明高密度電法可作為檢測海水入侵的方法之一,為環(huán)評、災害治理等提供技術支持。
[Abstract]:It i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study seawater intrusion by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but it is seldom used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geophysical premise of increasing apparent resistivity in water with Cl-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Laizhou Bay, typical sections are selected for test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Cl- up to 250 mg/L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bove conditions. In the Laizhou Bay area, 16 high-density electric sections were arranged, and the interface of seawater intrusion in Laizhou Bay area was successfully delineated, indicating that the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methods to detect seawater intrusion, and it is 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作者單位】: 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
【分類號】:P731.2;P714
【正文快照】: 目前,海水入侵在國際上已成為典型的環(huán)境災害[1-3],我國近幾十年海水入侵也較為嚴重,其中以山東省最為突出。海水的入侵嚴重破壞了濱海區(qū)域的水資源,尤其是對淺地表水的入侵,對當?shù)厝嗣裆詈凸まr業(yè)生產造成了極大危害,制約了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4-5]。萊州灣濱海區(qū)域淺部由南向北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士鵬;高密度電法在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中的應用[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第;王偉;;高密度電法在防滲墻檢測中的應用[J];大壩與安全;2009年05期
2 朱德兵;工程地球物理方法技術研究現(xiàn)狀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2年01期
3 付長民;李帝銓;王光杰;底青云;;高密度電法數(shù)值模擬及其在尋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8年01期
4 黃俊革;王家林;阮百堯;;三維高密度電阻率E-SCAN法有限元模擬異常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4期
5 劉漢樂;周啟友;吳華橋;;輕非水相液體污染過程的高密度電阻率成像法室內監(jiān)測[J];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4期
6 張建鋒;李國敏;張元;包安民;陳曦;;塔河下游間歇性輸水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動態(tài)響應[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2期
7 郭建強,朱慶俊;地質災害勘查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發(fā)展趨勢[J];地球學報;2003年05期
8 王浩;陸垂裕;秦大庸;桑學鋒;李揚;肖偉華;;地下水數(shù)值計算與應用研究進展綜述[J];地學前緣;2010年06期
9 徐方全;董延朋;秦月濤;;高密度電阻率法在堤防隱患探測中的應用[J];地質裝備;2006年04期
10 張震斌;;寬甸縣下甸子鐵選廠尾礦庫地球物理測試[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何文勇;俞仁泉;;高密度電法在山區(qū)高速公路地質災害勘察中的應用[A];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黃坤全;;壩陵河大橋隧道錨施工地質綜合預報技術[A];中國交通土建工程學術論文集(2006)[C];2006年
3 湯克禮;劉霞;文靜;;沉積巖構造帶電阻率求取方法的研究[A];山東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4 葛寶;庹先國;李懷良;王詩東;張賡;;高密度電法在滑坡勘探中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張建鋒;李國敏;張元;包安民;陳曦;;塔河下游間歇性輸水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動態(tài)響應[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工程地質與水資源研究室[C];2013年
6 馬炳鎮(zhèn);張振勇;侯彥威;;高密度電法在淺埋煤層頂板含水層富水性勘探中的應用[A];煤礦水害防治技術研究——陜西省煤炭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C];2013年
7 李玉瑩;何登科;趙帝;宋成;陳悅非;劉春;黃億峰;;對角三維高密度電法的實驗研究[A];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專題2:電磁地球物理學研究應用及其新進展論文集[C];2014年
8 辛培毅;黃沼軍;;高密度電法在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應用[A];2014年1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海飛;直流激電反演中的線性與非線性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2 郭青林;敦煌莫高窟壁畫病害水鹽來源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曹振中;汶川地震液化特征及砂礫土液化預測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0年
4 王維銘;場地液化特征研究及液化影響因素評價[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3年
5 王海君;資源整合礦山開發(fā)模式與露采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6 余金煌;淺水域堆積體精準探測技術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樂紅;高密度電阻率法數(shù)據(jù)優(yōu)選算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蔡斌;高密度電法模型研究與工程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3 雷世紅;高密度電法室內模型與工程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4 楊文孝;高速公路下伏煤礦采空區(qū)勘察與處治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5 李銀真;高密度電阻率法物探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年
6 劉道彬;底棲動物對黃河口海床土滲透性影響的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7 林志軍;高密度電阻率法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及工程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孫紅亮;高密度電阻率法延時性勘探的研究與實踐[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9 趙虎;物探技術在川內高速公路深埋隧道勘查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10 李耀華;全空間高密度電阻率法模擬試驗及煤礦井下應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琪,王珍;高密度電法在上海地區(qū)的應用[J];上海地質;2005年01期
2 譚延玲;孫海民;喬麗;;高密度電法在工程勘察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6年04期
3 劉小軍;李長征;王家林;吳健生;;高密度電法概率成像技術在堤防隱患探測中的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6期
4 鄧超文;;高密度電法的原理及工程應用[J];韶關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祁增云;;高密度電法在工程勘察中的應用實例[J];西北水電;2007年04期
6 趙會會;李文堯;王進朝;阮玨;;高密度電法在尾礦庫勘察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8年31期
7 張小香;白香玲;;高密度電法探測地下空洞[J];高原地震;2008年03期
8 何淑軍;吳樹仁;孫進忠;高一飛;;高密度電法在西氣東輸施工道路料場勘查中的應用[J];地質通報;2008年06期
9 馬伏生;劉繼光;嚴建民;;高密度電法在防空洞勘察中的應用[J];石油儀器;2008年04期
10 杜華光;;高密度電法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應用[J];路基工程;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利平;徐曉英;;高密度電法在水庫檢測中的應用[A];山東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2 董浩斌;王傳雷;;淺議高密度電法幾個問題[A];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電法勘探方法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3 王建平;;高密度電法在城市工程勘察中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呂玉增;阮百堯;;高密度電法工作中的幾個問題研究[A];勘探地球物理2005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5 黃宴輝;王詩東;熊壯;朱世山;;超高密度電法在隧道勘察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專題論文集[C];2013年
6 祁民;張寶林;梁光河;陳友明;管剛;;高分辨率預測地下復雜采空區(qū)的空間分布特征——高密度電法在山西陽泉某復雜采空區(qū)中的初步應用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祁民;張寶林;梁光河;;高密度電法的三維數(shù)據(jù)場可視化[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董浩斌;王傳雷;唐筱眸;;三維高密度電法勘探及試驗[A];200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1年
9 劉曉東;張虎生;邢應太;;高密度電法在巖溶地質調查中的應用[A];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電法勘探方法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寇玉才;王俊祥;程洪明;;青海江倉煤礦高密度電法的應用效果[A];勘探地球物理2005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陳俊 劉志遠 王福寶;高密度電法“劍指”碳酸鹽巖出露區(qū)[N];中國石化報;2009年
2 邱宏喜 張志臣;EH4電磁系統(tǒng)和高密度電法聯(lián)合找礦效果好[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3 劉迎娟;水環(huán)地調中心完成多項南極科考任務[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冰;高密度電法儀器測控系統(tǒng)設計[D];吉林大學;2010年
2 雷世紅;高密度電法室內模型與工程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3 鐘韜;超高密度電法在探測采空區(qū)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4 張碧勇;高密度電法發(fā)射機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郭清石;高密度電法對溶洞勘探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6 李龍;高密度電法探測地下災害源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
7 蔡斌;高密度電法模型研究與工程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8 劉海生;高密度電法在探測煤礦地下采空區(qū)中的應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6年
9 何曉輝;基于高密度電法在堤防隱患探測技術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10 侯智超;井地—高密度電法聯(lián)合探測與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0823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haiyang/140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