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塞舌爾穹隆區(qū)SST的多時間尺度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2-01 17:58
本文主要利用1959年1月~2008年12月的ORA-S3資料研究了印度洋塞舌爾穹。⊿eychelles Dome,SD)區(qū)的SST(海表面溫度)的多時間尺度(長期平均、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特征,并利用相關分析、合成分析以及混合層熱收支方程對其變化機制進行了探究。主要結(jié)論如下:(1)關于SD區(qū)SST的變化特征在長期平均上,等溫線呈西北-東南向,東北部溫度高,西南部溫度低,不存在低溫中心。在季節(jié)變化上呈現(xiàn)年周期變化特點,1~4月升高,在4月最高,5~8月降低,8月最低,9~12月升高。就水平分布而言,1~3月份的SST同溫躍層深度一樣存在低值中心(雖然較弱)。4~5月等溫線基本與緯線平行,SST北高南低。夏秋季節(jié)SST分布則與長期平均相似。在年際尺度上,SST年際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差異性。就兩類典型年而言,一般在El Nifio(La Nifia)年和正(負)的IOD年秋冬季和次年春季正(負)異常年較多,也有一些年與ENSO或IOD年沒有對應,尤其是夏季。這表明SD區(qū)域的SST變化既與ENSO和IOD有關,也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合成分析結(jié)果表明,SD區(qū)的SSTA(海表面溫度異常)值在2月份最...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
2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介紹
2.2 研究方法介紹
2.2.1 相關物理量的計算
2.2.2 混合層熱收支方程
3 SD區(qū)SST的多時間尺度特征
3.1 SD區(qū)SST的長期平均變化特征
3.2 SD區(qū)SST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
3.3 SD區(qū)SST的年際變化特征
3.3.1 兩類典型年
3.3.2 合成分析
3.4 本章小結(jié)
4 SD區(qū)SST年際變化的診斷
4.1 相關分析
4.2 合成分析
4.3 本章小結(jié)
5 SD區(qū)混合層熱收支研究
5.1 混合層溫度與SST的比較
5.2 關于SST的長期平均
5.3 關于SST的季節(jié)變化
5.4 關于SST的年際變化
5.5 本章小結(jié)
6 結(jié)論和展望
6.1 主要結(jié)論
6.2 特色與創(chuàng)新
6.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OD和ENSO事件期間熱帶印度洋的海平面變化[J]. 蔣水風,杜凌,常怡婷,張守文.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4(03)
[2]索馬里流系區(qū)域海溫的年際變化[J]. 趙芳,胡瑞金.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3)
[3]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transpor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J]. 閆慶勛,胡敦欣,翟方國.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4(01)
[4]利用遙感SST反演上層海洋三維溫度場[J]. 張春玲,許建平,鮑獻文,王振峰,劉增宏,孫朝輝. 海洋與湖沼. 2014(01)
[5]利用衛(wèi)星觀測海面信息反演三維溫度場[J]. 王喜冬,韓桂軍,李威,齊義泉. 熱帶海洋學報. 2011(06)
[6]基于Argo的熱帶印度洋上層海溫研究[J]. 孫莎莎,胡瑞金.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9)
[7]阿拉伯海東南海域鹽度收支的季節(jié)變化[J]. 張玉紅,徐海明,杜巖,王東曉. 熱帶海洋學報. 2009(05)
[8]基于SODA數(shù)據(jù)的印度洋表層和次表層熱含量變化及其與ENSO的關系[J]. 亢興,劉秦玉. 熱帶海洋學報. 2008(04)
[9]一個海洋環(huán)流模式模擬的北印度洋經(jīng)向環(huán)流及其熱輸送[J]. 吳方華,李薇,劉海龍,張學洪. 大氣科學. 2008(01)
[10]熱帶印度洋上層水溫的年循環(huán)特征[J]. 李東輝,葉志敏,張銘. 海洋預報. 2004(04)
博士論文
[1]熱帶印度洋熱收支與經(jīng)向環(huán)流的研究[D]. 胡瑞金.中國海洋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索馬里流系區(qū)域海溫時空變化研究[D]. 趙芳.中國海洋大學 2013
[2]年際尺度上ITF流量對IOD響應的初步研究[D]. 洪潔莉.中國海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894959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
2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介紹
2.2 研究方法介紹
2.2.1 相關物理量的計算
2.2.2 混合層熱收支方程
3 SD區(qū)SST的多時間尺度特征
3.1 SD區(qū)SST的長期平均變化特征
3.2 SD區(qū)SST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
3.3 SD區(qū)SST的年際變化特征
3.3.1 兩類典型年
3.3.2 合成分析
3.4 本章小結(jié)
4 SD區(qū)SST年際變化的診斷
4.1 相關分析
4.2 合成分析
4.3 本章小結(jié)
5 SD區(qū)混合層熱收支研究
5.1 混合層溫度與SST的比較
5.2 關于SST的長期平均
5.3 關于SST的季節(jié)變化
5.4 關于SST的年際變化
5.5 本章小結(jié)
6 結(jié)論和展望
6.1 主要結(jié)論
6.2 特色與創(chuàng)新
6.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OD和ENSO事件期間熱帶印度洋的海平面變化[J]. 蔣水風,杜凌,常怡婷,張守文.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4(03)
[2]索馬里流系區(qū)域海溫的年際變化[J]. 趙芳,胡瑞金.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3)
[3]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transpor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J]. 閆慶勛,胡敦欣,翟方國.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4(01)
[4]利用遙感SST反演上層海洋三維溫度場[J]. 張春玲,許建平,鮑獻文,王振峰,劉增宏,孫朝輝. 海洋與湖沼. 2014(01)
[5]利用衛(wèi)星觀測海面信息反演三維溫度場[J]. 王喜冬,韓桂軍,李威,齊義泉. 熱帶海洋學報. 2011(06)
[6]基于Argo的熱帶印度洋上層海溫研究[J]. 孫莎莎,胡瑞金.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9)
[7]阿拉伯海東南海域鹽度收支的季節(jié)變化[J]. 張玉紅,徐海明,杜巖,王東曉. 熱帶海洋學報. 2009(05)
[8]基于SODA數(shù)據(jù)的印度洋表層和次表層熱含量變化及其與ENSO的關系[J]. 亢興,劉秦玉. 熱帶海洋學報. 2008(04)
[9]一個海洋環(huán)流模式模擬的北印度洋經(jīng)向環(huán)流及其熱輸送[J]. 吳方華,李薇,劉海龍,張學洪. 大氣科學. 2008(01)
[10]熱帶印度洋上層水溫的年循環(huán)特征[J]. 李東輝,葉志敏,張銘. 海洋預報. 2004(04)
博士論文
[1]熱帶印度洋熱收支與經(jīng)向環(huán)流的研究[D]. 胡瑞金.中國海洋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索馬里流系區(qū)域海溫時空變化研究[D]. 趙芳.中國海洋大學 2013
[2]年際尺度上ITF流量對IOD響應的初步研究[D]. 洪潔莉.中國海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89495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haiyang/28949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