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如何撰寫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發(fā)布時間:2014-07-24 12:37
想寫出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告訴讀者們一些方法和技巧吧。
首先,我想談一下為什么要撰寫學術論文?很多同學認為發(fā)文章沒有用處,不現(xiàn)實,太虛了,不能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什么客觀的利益,特別是一些工科專業(yè)的同學。其實不然:任何學科門類發(fā)展到今天,都是從零開始的,都是一個不斷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發(fā)表論文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礎研究的成果大都以論文形式表現(xiàn);
第二,任何研究結果,只有發(fā)表了,他人才能重復、驗證,結果才可能成為知識;
第三,作為一種交流方式提供書面材料讓同行知道:我們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的?發(fā)現(xiàn)了什?發(fā)現(xiàn)意味了什么?
第四,撰寫和發(fā)表論文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第五,發(fā)表論文的質量與數(shù)量:衡量科研水平和效率的客觀標準。
說到這些重要性,就必然會提到論文的要素。充分了解學術的各個因素是撰寫論文的基礎。那么,一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應該包括哪些要素?很多科學家認為包含5個因素:創(chuàng)新性、可讀性、信息量、參考文獻、署名與致謝。
對于創(chuàng)新性的描述,我水平不夠,不敢妄談,只能談一下如何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我認為一篇論文或一項研究課題,規(guī)模不一定要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結論一定要深刻,要能反映研究者獨到的見解,能做到這樣,發(fā)表文章或者申請項目就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了,呵呵~~
可讀性是指使讀者能夠明了你要說的什么問題,是怎樣著手解決的,并不需要讀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論文的全部內容?勺x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結論的可靠性:該研究成果在本領域內取得了什么實質性的進展?或者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具有什么樣的指導意義?這些話是不能亂說的,國內研究學者往往存在不嚴謹?shù)臄⑹觯ㄒ恍┡H怂l(fā)表的文章,很多都會出現(xiàn)實驗結果不能完全支持所得結論的現(xiàn)象;而相比之下國外專家則非常謹慎,特別是日本和美國。因此,一定要保證結論的可靠。
第二是構思的嚴密性和寫作的邏輯性:要做到介紹研究背景,清楚地解釋學術思想。
第三是論述的生動性:因為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這一點很多人做得都很差。要做好這一點,其實并不是很難。平時多看一些相關領域的本土語言為英語的大家寫得綜述或研究論文,?凑Z言,好好學學人家行文的思路及語言的描述就行了。
第四點需要注意的是文字和圖表的規(guī)范性,也就是說語法時態(tài)、數(shù)據(jù)的取舍和圖表的設計等等。篇幅限制,不多說了,呵呵~~
最后一點是論文格式的標準性:論文寫作的時候要嚴格按照Guide for authors,每個期刊格式不同,在投稿之前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修改。
再淺談一下信息量。新的學術思想、實驗、發(fā)現(xiàn)等結果決定一篇論文的信息量。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給出有關研究的信息,盡可能少地運用investigate(調查),study(研究),discuss(討論)等詞。比如如:“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25 mmol/L 就比“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避免或少使用“it is shown that, it is obvious that”之類的冗余詞語。如果投letter或者communication類型的文章,受篇幅的嚴格限制可刪除那些與文章主題關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內容,重新構思論文的框架,選擇最重要的素材,采納最恰當?shù)谋硎龇绞讲ξ淖值臄⑹鲎屑毻魄。Watson與Crick發(fā)現(xiàn)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發(fā)表在Nature,只有約500字和一幅DNA的雙螺旋圖;然而就是這篇論文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生物醫(yī)學獎。
參考文獻是應該重點強調的部分,因為這一塊正是大部分科研初學者最忽略的地方。目前國內科研評價指標已經慢慢轉向按論文被引用的次數(shù)來評價研究成果。SCI里面除了收錄論文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之位外,還將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全部收錄下來,這樣可以勾畫一篇論文同其他論文之間的學術聯(lián)系。在不同刊物上發(fā)表文章其難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參考文獻對計算影響因子和評價論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我們在寫論文時一定要將產生新的學術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獻列舉出來,說明當時的研究所達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開展中,受哪些文獻資料的啟發(fā),從哪些論文中獲得了教益,促進了研究進度,屬于這類的文獻均應列出;撰寫論文時應對論文涉及的學科內容進行檢索,看看是否遺漏了重要的相關文獻。此外,編輯和審稿人根據(jù)參考文獻,初步判斷該論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對有關學科的背景知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斷作者的科學道德,如果未能列出密切相關的主要文獻,筆耕論文,讀者、編輯和審稿人可能會看作是一種不良學風。參考文獻關系到論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聲譽。國內一些低檔次期刊對參考文獻極不重視。我們的研究者們也犯一些錯誤,比如:為了省事,轉引二手文獻,既不核對,自己也沒有看過或瀏覽過;只引自己的論文,是自負又是無知的表現(xiàn);閱讀的是中文文獻,引用的是外文文獻;論文中引用近三年的文獻比例少。
最后一點是署名和致謝。優(yōu)秀科技論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學道德,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論文作者和參與工作的人應區(qū)別開,這一點國內很多課題組比較混亂。致謝:國內一般是感謝基金支持。課題組的集體力量、同行的學術交流等等都應當致謝。致謝不是可有可無的,論文公開發(fā)表后,就用書面形式記載了你的科研成果,同時也記下了你的科研道德。
本文來自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文編號:6259
首先,我想談一下為什么要撰寫學術論文?很多同學認為發(fā)文章沒有用處,不現(xiàn)實,太虛了,不能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什么客觀的利益,特別是一些工科專業(yè)的同學。其實不然:任何學科門類發(fā)展到今天,都是從零開始的,都是一個不斷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發(fā)表論文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礎研究的成果大都以論文形式表現(xiàn);
第二,任何研究結果,只有發(fā)表了,他人才能重復、驗證,結果才可能成為知識;
第三,作為一種交流方式提供書面材料讓同行知道:我們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的?發(fā)現(xiàn)了什?發(fā)現(xiàn)意味了什么?
第四,撰寫和發(fā)表論文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第五,發(fā)表論文的質量與數(shù)量:衡量科研水平和效率的客觀標準。
說到這些重要性,就必然會提到論文的要素。充分了解學術的各個因素是撰寫論文的基礎。那么,一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應該包括哪些要素?很多科學家認為包含5個因素:創(chuàng)新性、可讀性、信息量、參考文獻、署名與致謝。
對于創(chuàng)新性的描述,我水平不夠,不敢妄談,只能談一下如何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我認為一篇論文或一項研究課題,規(guī)模不一定要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結論一定要深刻,要能反映研究者獨到的見解,能做到這樣,發(fā)表文章或者申請項目就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了,呵呵~~
可讀性是指使讀者能夠明了你要說的什么問題,是怎樣著手解決的,并不需要讀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論文的全部內容?勺x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結論的可靠性:該研究成果在本領域內取得了什么實質性的進展?或者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具有什么樣的指導意義?這些話是不能亂說的,國內研究學者往往存在不嚴謹?shù)臄⑹觯ㄒ恍┡H怂l(fā)表的文章,很多都會出現(xiàn)實驗結果不能完全支持所得結論的現(xiàn)象;而相比之下國外專家則非常謹慎,特別是日本和美國。因此,一定要保證結論的可靠。
第二是構思的嚴密性和寫作的邏輯性:要做到介紹研究背景,清楚地解釋學術思想。
第三是論述的生動性:因為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這一點很多人做得都很差。要做好這一點,其實并不是很難。平時多看一些相關領域的本土語言為英語的大家寫得綜述或研究論文,?凑Z言,好好學學人家行文的思路及語言的描述就行了。
第四點需要注意的是文字和圖表的規(guī)范性,也就是說語法時態(tài)、數(shù)據(jù)的取舍和圖表的設計等等。篇幅限制,不多說了,呵呵~~
最后一點是論文格式的標準性:論文寫作的時候要嚴格按照Guide for authors,每個期刊格式不同,在投稿之前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修改。
再淺談一下信息量。新的學術思想、實驗、發(fā)現(xiàn)等結果決定一篇論文的信息量。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給出有關研究的信息,盡可能少地運用investigate(調查),study(研究),discuss(討論)等詞。比如如:“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25 mmol/L 就比“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is 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避免或少使用“it is shown that, it is obvious that”之類的冗余詞語。如果投letter或者communication類型的文章,受篇幅的嚴格限制可刪除那些與文章主題關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內容,重新構思論文的框架,選擇最重要的素材,采納最恰當?shù)谋硎龇绞讲ξ淖值臄⑹鲎屑毻魄。Watson與Crick發(fā)現(xiàn)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發(fā)表在Nature,只有約500字和一幅DNA的雙螺旋圖;然而就是這篇論文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生物醫(yī)學獎。
參考文獻是應該重點強調的部分,因為這一塊正是大部分科研初學者最忽略的地方。目前國內科研評價指標已經慢慢轉向按論文被引用的次數(shù)來評價研究成果。SCI里面除了收錄論文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之位外,還將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全部收錄下來,這樣可以勾畫一篇論文同其他論文之間的學術聯(lián)系。在不同刊物上發(fā)表文章其難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參考文獻對計算影響因子和評價論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我們在寫論文時一定要將產生新的學術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獻列舉出來,說明當時的研究所達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開展中,受哪些文獻資料的啟發(fā),從哪些論文中獲得了教益,促進了研究進度,屬于這類的文獻均應列出;撰寫論文時應對論文涉及的學科內容進行檢索,看看是否遺漏了重要的相關文獻。此外,編輯和審稿人根據(jù)參考文獻,初步判斷該論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對有關學科的背景知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斷作者的科學道德,如果未能列出密切相關的主要文獻,筆耕論文,讀者、編輯和審稿人可能會看作是一種不良學風。參考文獻關系到論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聲譽。國內一些低檔次期刊對參考文獻極不重視。我們的研究者們也犯一些錯誤,比如:為了省事,轉引二手文獻,既不核對,自己也沒有看過或瀏覽過;只引自己的論文,是自負又是無知的表現(xiàn);閱讀的是中文文獻,引用的是外文文獻;論文中引用近三年的文獻比例少。
最后一點是署名和致謝。優(yōu)秀科技論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學道德,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論文作者和參與工作的人應區(qū)別開,這一點國內很多課題組比較混亂。致謝:國內一般是感謝基金支持。課題組的集體力量、同行的學術交流等等都應當致謝。致謝不是可有可無的,論文公開發(fā)表后,就用書面形式記載了你的科研成果,同時也記下了你的科研道德。
本文來自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文編號:625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lunwenzhidao/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