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fā)與運用語文課本作為寫作的素材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4-09-14 11:04
【摘要】 每當提到作文,學生最頭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材料,來表情達意、論說心中的理念,實際上,課文中就有很多典型的材料和寫作經(jīng)驗值得借鑒。在閱讀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運用范文向?qū)W生提供寫作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資料,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學。
【關鍵詞】 語文課本; 寫作素材; 積累; 運用;
我們的學生在作文無從下筆時總希望老師能多傳授一些作文的技巧給自己,認為有了技巧就一定會將作文寫好了。其實,只有正確地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才能談得到寫作技術的問題,必須多積累材料,才是寫好作文的基礎。那么,從哪里積累寫作材料呢?
課本就是很好的素材庫。目前中學生使用的語文教材中的選文總體上說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這就為在閱讀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運用范文向?qū)W生提供寫作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資料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教材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的源泉。教會學生用足語文課本,開動腦筋,靈活處理好這一閱讀材料,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被自然地激發(fā)。那么怎樣才能利用課本資源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呢?
一、學會積累語言材料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只有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感染讀者。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課文時把遇到的表現(xiàn)力很強的好詞、寓意深刻的成語、優(yōu)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積累下來備用,這就是你作文的起點。比如,對特定環(huán)境、特定人物、特定言行的生動形象的描寫以及各種修辭格的巧妙運用,我們都可以借用仿用。同時,從課本補充寫作源泉,產(chǎn)生思想、情感,積累對人生的感悟和體驗,努力使自己從貧乏走向豐富,逐步從膚淺走向深刻。
如,在初一課本中,“從未見過開的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可以教學生仿照宗璞對紫藤蘿的描寫學著寫眼前的景物。
例如,四周校墻上滿墻的爬山虎,只見一片蓬勃悅動的絳紅,秋風一吹,歡欣舞蹈,厚實沉著,的確是一面火紅的葉的墻,不見其根須,也不見其枝條,只是層層疊疊的紅,仿佛在聆聽,仿佛在歌唱,在自在盡情地生長。(寫校園爬山虎的片段)
還如,本文由筆耕文化傳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仿照“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摘自《理想》(流沙河),可以寫“人的一生都有追求向往的奮斗目標,這就是理想。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相反,沒有理想,你就像一只在海上迷失方向的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不知如何是好。(寫理想的片段)
一篇學生習作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動筆之前對材料的選擇。巧用、化用課本材料充實自己的作文構(gòu)思,“溫故而知新”,把學過的東西調(diào)動出來,就是屬于你自己的作文素材。
我們完全可以把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深刻的哲理摘抄下來,如果接觸到新的文章,把自己覺得感興趣的、認為寫得好的句與段進行圈點,在字里行間釋詞釋義,予以批注,寫上一兩句對該段的理解和評價(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閱讀積累的方法)。長期堅持,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的同時,必然能在潛移默化中豐富表達技能。
二、學會積累寫作技法
從課文教學中,一定要教會學生對語言特色、篇章結(jié)構(gòu)、立意選材等方面的特色進行分析鑒賞。分析鑒賞中既鍛煉了思維,豐富了感受,又學會了如何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有人說:“講課便是一種借助課文的作文演示,久而久之便能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寫作要領。”此話有一定道理,學習課文既要讓學生從課文的寫作技巧中吸取寫作經(jīng)驗,又要教會他們逐步地將這些經(jīng)驗和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只要能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準確地表達出來,就達到了目的。
學生作文中一般都是為敘述而敘述,卻忘記了創(chuàng)作中敘述方式的目的——服務于文章主旨。如,在《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講授中,我們就要強調(diào)作者林海音的寫作手法甚是高明。因為文章采用的是插敘的方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在回憶中展示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插敘的巧妙,看看作者是用怎樣的文字引出對往事的回憶的。我們作文時有沒有這樣構(gòu)思過呢?
這樣,讓學生把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結(jié)構(gòu)、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的問題同范文作比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夠取人之長而補己之短。這就很好地達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了。
另外,學習一篇課文,不能只學習文字,還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人生故事、人生信念。這樣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同時也能增加寫作素材。如,了解了朱自清、魯迅等愛國文人的經(jīng)歷后,學生對信念有了新認識。
如,在風雨如晦的年代,“信念”兩個字激勵了多少年輕人的拼搏?“救國”兩個字點燃了多少年輕人的人生燈塔?一個少年,沸騰的熱血里奔涌著激情,不屈的骨子里支撐著尊嚴。他從中國只身赴日,只為學醫(yī)以挽救國人的生命。然而,當他的尊嚴受辱,他猛然驚醒:一個人可以沒有強健的體魄,可以丟掉他寶貴的生命,但是,絕對不可以沒有高貴的思想!(寫信念的話題片段)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強調(diào)廣泛閱讀,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成千上萬成功的范文,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開發(fā)語文課本作為寫作素材的教學策略的粗淺認識,只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點撥學生具體的操作方法,這樣才能開掘教材的源頭活水,使得語文教學與作文練習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統(tǒng)籌兼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希望大家調(diào)動起自己的眼、腦、手,通過仔細的觀察、多角度的思考、勤練筆頭,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就能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就能寫出美文佳作來。
參考資料:
本文編號:8910
【關鍵詞】 語文課本; 寫作素材; 積累; 運用;
我們的學生在作文無從下筆時總希望老師能多傳授一些作文的技巧給自己,認為有了技巧就一定會將作文寫好了。其實,只有正確地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才能談得到寫作技術的問題,必須多積累材料,才是寫好作文的基礎。那么,從哪里積累寫作材料呢?
課本就是很好的素材庫。目前中學生使用的語文教材中的選文總體上說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這就為在閱讀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運用范文向?qū)W生提供寫作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資料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教材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的源泉。教會學生用足語文課本,開動腦筋,靈活處理好這一閱讀材料,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被自然地激發(fā)。那么怎樣才能利用課本資源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呢?
一、學會積累語言材料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只有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感染讀者。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課文時把遇到的表現(xiàn)力很強的好詞、寓意深刻的成語、優(yōu)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積累下來備用,這就是你作文的起點。比如,對特定環(huán)境、特定人物、特定言行的生動形象的描寫以及各種修辭格的巧妙運用,我們都可以借用仿用。同時,從課本補充寫作源泉,產(chǎn)生思想、情感,積累對人生的感悟和體驗,努力使自己從貧乏走向豐富,逐步從膚淺走向深刻。
如,在初一課本中,“從未見過開的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可以教學生仿照宗璞對紫藤蘿的描寫學著寫眼前的景物。
例如,四周校墻上滿墻的爬山虎,只見一片蓬勃悅動的絳紅,秋風一吹,歡欣舞蹈,厚實沉著,的確是一面火紅的葉的墻,不見其根須,也不見其枝條,只是層層疊疊的紅,仿佛在聆聽,仿佛在歌唱,在自在盡情地生長。(寫校園爬山虎的片段)
還如,本文由筆耕文化傳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仿照“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摘自《理想》(流沙河),可以寫“人的一生都有追求向往的奮斗目標,這就是理想。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相反,沒有理想,你就像一只在海上迷失方向的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不知如何是好。(寫理想的片段)
一篇學生習作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動筆之前對材料的選擇。巧用、化用課本材料充實自己的作文構(gòu)思,“溫故而知新”,把學過的東西調(diào)動出來,就是屬于你自己的作文素材。
我們完全可以把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深刻的哲理摘抄下來,如果接觸到新的文章,把自己覺得感興趣的、認為寫得好的句與段進行圈點,在字里行間釋詞釋義,予以批注,寫上一兩句對該段的理解和評價(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閱讀積累的方法)。長期堅持,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的同時,必然能在潛移默化中豐富表達技能。
二、學會積累寫作技法
從課文教學中,一定要教會學生對語言特色、篇章結(jié)構(gòu)、立意選材等方面的特色進行分析鑒賞。分析鑒賞中既鍛煉了思維,豐富了感受,又學會了如何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有人說:“講課便是一種借助課文的作文演示,久而久之便能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寫作要領。”此話有一定道理,學習課文既要讓學生從課文的寫作技巧中吸取寫作經(jīng)驗,又要教會他們逐步地將這些經(jīng)驗和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只要能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準確地表達出來,就達到了目的。
學生作文中一般都是為敘述而敘述,卻忘記了創(chuàng)作中敘述方式的目的——服務于文章主旨。如,在《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講授中,我們就要強調(diào)作者林海音的寫作手法甚是高明。因為文章采用的是插敘的方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在回憶中展示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插敘的巧妙,看看作者是用怎樣的文字引出對往事的回憶的。我們作文時有沒有這樣構(gòu)思過呢?
這樣,讓學生把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結(jié)構(gòu)、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的問題同范文作比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夠取人之長而補己之短。這就很好地達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了。
另外,學習一篇課文,不能只學習文字,還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人生故事、人生信念。這樣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同時也能增加寫作素材。如,了解了朱自清、魯迅等愛國文人的經(jīng)歷后,學生對信念有了新認識。
如,在風雨如晦的年代,“信念”兩個字激勵了多少年輕人的拼搏?“救國”兩個字點燃了多少年輕人的人生燈塔?一個少年,沸騰的熱血里奔涌著激情,不屈的骨子里支撐著尊嚴。他從中國只身赴日,只為學醫(yī)以挽救國人的生命。然而,當他的尊嚴受辱,他猛然驚醒:一個人可以沒有強健的體魄,可以丟掉他寶貴的生命,但是,絕對不可以沒有高貴的思想!(寫信念的話題片段)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強調(diào)廣泛閱讀,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成千上萬成功的范文,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開發(fā)語文課本作為寫作素材的教學策略的粗淺認識,只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點撥學生具體的操作方法,這樣才能開掘教材的源頭活水,使得語文教學與作文練習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統(tǒng)籌兼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希望大家調(diào)動起自己的眼、腦、手,通過仔細的觀察、多角度的思考、勤練筆頭,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就能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就能寫出美文佳作來。
參考資料:
- [1] 陳洪喜. 生活積累是寫作的源泉[J]. 中學語文 2008年03期
- [2] 張春霞. 新課標下的語文閱讀與寫作[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年16期
- [3] 金麗. 在廣闊的寫作空間中育人[J].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05年12期
- [4] 張北河. 淺談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 池州師專學報 2006年04期
- [5] 安曉蘭. 淺談如何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7年06期
- [6] 陳凱林. 作文:想說愛你不容易[J]. 中國教師 2007年10期
本文編號:891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lunwenzhidao/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