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墓出土陶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23:51
陶囷模型是春秋晚期時出現(xiàn)在秦墓中的一種特殊隨葬品。上世紀80年代有學者注意到了它的特殊性,并有相關的研究性文章出現(xiàn)。在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多注重其作為儲糧設施的功能研究,以及作為隨葬品所表達的特殊隨葬觀念。對其出現(xiàn)在秦墓中的根本原因,尚無人論及。本文重點收集了已經(jīng)發(fā)表的秦墓中出土陶囷模型的資料,整理研究后發(fā)現(xiàn),陶囷模型其實是家庭財產(chǎn)私有化的一種反映,陶囷模型作為隨葬品的出現(xiàn),無疑有別于鼎、簋等成套配置的禮器所反映的傳統(tǒng)等級制度,陶囷模型的世俗特征首先是彰顯了墓主所擁有的財富,其次它可能還暗示了傳統(tǒng)的隨葬觀念的改變、埋藏制度的動搖以及與此相關的問題,對秦墓隨葬陶囷模型現(xiàn)象進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我們了解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人思想觀念的變遷過程,同時深入了解發(fā)生這種變化的經(jīng)濟根源。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陶囷的名稱及時空分布
一、陶囷的名稱
二、研究的時空范圍
第二節(jié) 陶囷的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第二章 陶囷模型的型式演變分析
第三章 陶囷模型在秦墓中出現(xiàn)的原因
第一節(jié) 經(jīng)濟原因
第二節(jié) 政治原因
第三節(jié) 思想觀念的轉變
第四節(jié) 階級差別
第四章 與東周列國的比較及相關問題探討
第五章 從陶囷模型看秦貯糧設施的功能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陜西武功縣趙家來東周時期的秦墓[J]. 劉隨盛. 考古. 1996(12)
[2]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發(fā)掘報告[J]. 趙化成,宋濤. 考古學報. 1987(03)
[3]密縣后士郭漢畫像石墓發(fā)掘報告[J]. 趙世綱,歐正文. 華夏考古. 1987(02)
[4]鳳翔縣高莊戰(zhàn)國秦墓發(fā)掘簡報[J]. 尚志儒. 文物. 1980(09)
[5]陜西寶雞市茹家莊東周墓葬[J]. 王光永. 考古. 1979(05)
本文編號:2930743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陶囷的名稱及時空分布
一、陶囷的名稱
二、研究的時空范圍
第二節(jié) 陶囷的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第二章 陶囷模型的型式演變分析
第三章 陶囷模型在秦墓中出現(xiàn)的原因
第一節(jié) 經(jīng)濟原因
第二節(jié) 政治原因
第三節(jié) 思想觀念的轉變
第四節(jié) 階級差別
第四章 與東周列國的比較及相關問題探討
第五章 從陶囷模型看秦貯糧設施的功能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陜西武功縣趙家來東周時期的秦墓[J]. 劉隨盛. 考古. 1996(12)
[2]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發(fā)掘報告[J]. 趙化成,宋濤. 考古學報. 1987(03)
[3]密縣后士郭漢畫像石墓發(fā)掘報告[J]. 趙世綱,歐正文. 華夏考古. 1987(02)
[4]鳳翔縣高莊戰(zhàn)國秦墓發(fā)掘簡報[J]. 尚志儒. 文物. 1980(09)
[5]陜西寶雞市茹家莊東周墓葬[J]. 王光永. 考古. 1979(05)
本文編號:293074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kgx/293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