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南朝皇家園林的風格與藝術(shù)手法
本文關(guān)鍵詞: 東晉南朝 皇家園林 風格 藝術(shù)手法 出處:《蘭臺世界》2014年3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我國古代園林以精神寄托、陶怡情操的山水審美為主題的風格,于魏晉之后逐步確立,而其中東晉南朝皇家園林的風格與藝術(shù)手法尤其引人矚目,在我國古代園林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Abstract]:The style of ancient gardens in China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fter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which the style and artistic techniques of the imperial gardens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Dynasty were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The style of the ancient gardens with the theme of Tao Yi's sentiment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fter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gardens.
【作者單位】: 南京城市職業(yè)學院;南京師范大學;
【分類號】:K235;K878
【正文快照】: 魏晉南北朝(220—589)是我國古代園林發(fā)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皇家園林、士人園林、寺廟園林在此期間不斷興起,實現(xiàn)了園林藝術(shù)質(zhì)的飛躍發(fā)展。從秦漢時期園林注重滿足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需求,逐步轉(zhuǎn)向為魏晉時期陶怡情操的精神居所,園林的功能實現(xiàn)了歷史性突破。從物質(zhì)層面的需求轉(zhuǎn)向為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義中;戴茜;曹棟洋;;魏晉南北朝時期園林史年表[J];中國園林;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丕武;;論王僧孺的麗逸詩風[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李佳;;中道自然的漸行漸遠——以皎然“至麗而自然”說為中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蘇海洋;雍際春;晏波;尤曉妮;;甘肅歷史地震與氣象異常相關(guān)性研究之一——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5期
4 金仁義,張靜;東晉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曲景毅;;文學史的錯位與復位——對“建安之杰”、“太康之英”、“元嘉之雄”說法的再認識[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金仁義;南朝國婚的門第觀和人物觀[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葉當前;;六朝送別活動中的集體賦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8 褚殷超;;“空城計”考略[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9 馬芳;;宮體詩:“致力于創(chuàng)造美的文學”[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鐘仕倫;蕭繹思想體系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陳祥渝;;六朝暨丹陽地域山水文化淺析[A];“六朝歷史文化與鎮(zhèn)江地域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付開鏡;;毒藥與魏晉南北朝政治斗爭和矛盾處理的關(guān)系(摘要)[A];毒理學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3 宋亞莉;;20世紀以來歌詩研究綜述[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4 任罡;殷愛玲;;典藏《文心》《文選》追味六朝遺音——鎮(zhèn)江市圖書館并創(chuàng)“文心”與“文選學”兩大資料中心[A];文心雕龍研究第九輯[C];2009年
5 黃大宏;;重寫視角下的唐傳奇《補江總白猿傳》論[A];東方叢刊(2004年第2輯 總第四十八輯)[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4 常昭;六朝瑯邪顏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苗霖霖;北魏后宮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肖紅艷;《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汪家華;唐代長史述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季慶陽;唐代孝文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紅巖;魏晉南北朝困厄文人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煥玲;宋代奰史組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麗;兩宋的僧詩批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明全;鮑參軍詩歌創(chuàng)獲論[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黃嘉敏;七月十五節(jié)俗與民間傳承[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景龍;陶淵明的政治情結(jié)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態(tài)與詩賦創(chuàng)作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天e,
本文編號:148743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ggdslw/148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