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弓兵述論
本文關鍵詞: 明代 弓兵 職能 衰落 出處:《歷史檔案》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弓兵是明代地方武裝的重要組成部分,隸屬巡檢司,一般通過抽籍、徭役和雇募三種方式來選充,在維護基層社會治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明中期以后,因地方政治敗壞,弓兵濫僉、濫用,無賴化問題嚴重;巡檢私占、私役弓兵現(xiàn)象也比較突出,弓兵制度由此漸衰。弓兵雖責任重大卻地位卑微,這種職任與地位的強烈反差,是其衰敗的主要原因。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armed force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army was under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department. It was generally selected by drawing nationality, corvee and hiring,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public order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local politics deteriorated because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local politics. There is a serious problem of excessive resentment, abuse, and scoundrel of the armed forces. The phenomenon of smuggling by patrol and inspec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private service, is also quite prominent, and the system of the bow soldiers is gradually declining. Although they have a heavy responsibility, their status is lowly, and this kind of post is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ir statu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its decline.
【作者單位】: 貴州省安順學院人文學院;
【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明代民壯與地方社會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M541171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代地方武力與基層社會治安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XZS009
【分類號】:K2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寶良;明代鄉(xiāng)村的防御體制[J];齊魯學刊;1993年06期
2 趙思淵;;屏盜之跡、拯民之恫:明清蘇州地區(qū)的巡檢司[J];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10年00期
3 王偉凱;;試論明代的巡檢司[J];史學月刊;2006年03期
4 谷口房男 ,王克榮;明代廣西的土巡檢司[J];學術論壇;1985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群;;中國古代法上的“義絕”:基于學術史的考察與反思[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2 趙克生;明代私閹之禁[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3 汪高鑫;;論“通經致用”的經學傳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與明清徽州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汪誠;;鄭和下西洋與地理大發(fā)現(xiàn)失之交臂探因[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李磊;;明清徽商外向流動對徽州本地的負面影響[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7 劉瑞;;顧炎武的學術思想和人格魅力[J];安順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黃素芳;;明代東南沿海閩粵人移民泰國的歷史考察[J];八桂僑刊;2010年04期
9 羅莉;;清代西江下游經濟開發(fā)對森林變遷的影響[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朱圣鐘;;涼山彝族地區(qū)主要林業(yè)資源開發(fā)史述論[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屓甯;;從《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中“西寧青海番夷成例”看少數(shù)民族典籍對史學專題的研究價值[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2 王熹;;明代庶民服飾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3 鄭朝綱;周志強;;明清時期淮河治理與漕運關系研究[A];2013年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學術年會暨中國大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志松;清“冒破物料”律與工程管理制度[D];南開大學;2010年
2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包國滔;宋元明時期歸善縣民族融合與社會變遷[D];暨南大學;2011年
4 馮明;張居正改革群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衛(wèi);清代青海藏族社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馮玉新;界域變動與地方社會[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孟萬忠;歷史時期汾河中游河湖變遷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何春明;唐朝四方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何麗;柳州城市發(fā)展及其形態(tài)演進(唐~民國)[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陳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業(yè)走向及其策略變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濤;清代山東小清河沿岸的河患與水利建設[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馬高潔;明代婦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學;2010年
4 吳慧華;明代江西縣級財政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惠玲;張雨及其《全陜邊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許作海;魏煥《皇明九邊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曹鴻杰;楊一清《關中奏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8 趙治花;明清時期贛東北的社會動亂與族群關系[D];南昌大學;2010年
9 黃文保;明代基層防衛(wèi)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蔣甲琛;晚清民國時期婺源茶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衛(wèi)平;清代江南地區(qū)社會問題研究:以逼醮、搶醮為例[J];史林;2003年03期
2 張研;清代市鎮(zhèn)管理初探[J];清史研究;1999年01期
3 劉琴麗;五代巡檢研究[J];史學月刊;2003年06期
4 張海英;;明清江南市鎮(zhèn)的行政管理[J];學術月刊;2008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思淵;明清時代江南巡檢司體制與社會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0364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ggdslw/150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