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熱點的共詞可視化分析
【部分圖文】:
針對上述問題,李怡等[9]在問卷調查、研討交流等實證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要注重引導青年教師自覺堅持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思想占主導地位不動搖,正確明晰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同時還要注重關愛青年教師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強化他們的政治責任感。馬汝偉等[10]則從青年教師與現(xiàn)實、基層黨組織、制度和教師培養(yǎng)教育的關系等方面探討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另外,呂春艷[11]還指出要重視職業(yè)道德教育,豐富理想信念教育內容體系,激勵青年教師做到既能教書也能育人。第二類是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主要涵蓋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兩個關鍵詞。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標準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這既是對新時代教師素質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對今后開展教師教育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明的新方向。在傳統(tǒng)觀念中,我們往往把目光更多地投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卻忽視了教育者應先受教育,因為教育者作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同樣需要經常轉換成“學生”的角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12],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文化的教育洗禮,不斷地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才能確保自己向受教育者傳授的知識信息、理想信念能夠方向正確、與時俱進。然而對于社會閱歷尚淺、工作經驗欠缺的高校青年教師來說,他們兼具著人才的培養(yǎng)者、學術聲譽和敬業(yè)精神的傳播者及體現(xiàn)者,崇高政治信仰和高尚品德的堅守者及示范者等多重角色[13],所以更應該努力克服重業(yè)務輕思想政治的錯誤傾向,不僅要重視業(yè)務素質的強化,還要重視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把自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位,因為只有政治方向正確、理想信念堅定的教師隊伍才可能培養(yǎng)出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服務的高素質人才。
與聚類分析相比,多維尺度分析除了能將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外,還能保留數(shù)據(jù)間的原始關系,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在低維空間的定位。在SPSS22.0中,將高頻關鍵詞的相異矩陣進行Z分數(shù)標準化數(shù)據(jù)處理以后,即可進行多維尺度分析,生成多維尺度分析組圖。本研究多維尺度分析結果中,Stress = 0.15372,RSQ=0.85466。由于代表分析信度的Stress數(shù)值越小說明結果擬合度越好,而代表分析效度的RSQ數(shù)值卻是越大越好[17],所以可以認定,本研究所進行的多維尺度分析擬合效果良好,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各關鍵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狀況。最后,結合前面的聚類分析樹狀圖,在多維尺度分析組圖上面繪制得到反映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熱點的知識圖譜(見圖2)。圖2不但以更生動、直觀的形式驗證了聚類分析樹狀圖中三個分類的可靠性,還進一步展示了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相關研究主要包含了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以及高校青年教師信仰建設和師德建設等方面的內容。三、結論與展望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勇;;新時期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9年06期
2 閻高程;郭建平;;基于網絡輿情的高校青年教師核心價值觀培育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年17期
3 吳文靜;;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科技展望;2015年15期
4 尹喜;陳漫翔;;培訓視野中的高校青年教師成長服務研究[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5 張雪嬌;楊莉寧;;淺談高校青年教師的自我培養(yǎng)[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3年06期
6 魏麗;;淺談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12期
7 張婧;;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內化問題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年31期
8 葉蒙荻;鐘炳良;;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理想構建的意義及路徑[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柴麗紅;;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0 陳萍;;師德建設——高校青年教師素質建設的基石[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吳慶華;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吳靜;高校青年教師行為方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3 徐雄偉;上海市民辦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4 蓋逸馨;價值多元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價值觀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5 李宜江;青年教師學術與生活的歷史境遇[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翠嵐;新形勢下高校青年教師師德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胡席玉;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價值觀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龔正虹;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9年
4 范靜波;高校青年教師政治認同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8年
5 張帥飛;高校青年教師敬業(yè)價值觀培育研究[D];南昌大學;2019年
6 朱恩東;高校青年教師不同工作價值取向對工作績效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財經大學;2019年
7 張美玲;移動媒體使用對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價值觀念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8 楊丹丹;大學文化視角下高校青年教師職后教育研究[D];青島大學;2019年
9 文娟;增強南疆高校青年教師教育忠誠路徑研究[D];喀什大學;2019年
10 楊亞斐;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實證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9136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tushudanganlunwen/289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