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本《白虎通疏證》補校
發(fā)布時間:2023-04-07 04:19
本文以中華書局本《白虎通疏證》為研究對象,對該書進行了全面的補校工作。第一部分介紹了《白虎通》產(chǎn)生的背景、流傳情況,以及清代《白虎通疏證》的撰寫。第二部分介紹了陳立一生的著作情況以及寫作《白虎通疏證》的緣由。第三部分,在總結(jié)《白虎通疏證》研究的基礎(chǔ)上說明了本文的研究價值。第四部分為本文的研究重點,以淮南書局刻本為底本,并參照《清經(jīng)解續(xù)編》所收《白虎通疏證》,主要解決雨大問題即校古校今。古指的是陳立疏解之錯誤,今則指點校者和錄入者在重新整理該書時產(chǎn)生的錯誤,而本文以前者為主要研究對象。 本文校出中華書局點校本《白虎通疏證》的各種疏誤117例。對于陳立疏解之誤,本文選擇了70條例子進行了詳細解說;而對于點校者和錄入者存在的問題,本文只選擇了條例子來論說,以免喧賓奪主。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凡例
1 《白虎通》與《白虎通疏證》概述
1.1 撰寫《白虎通》的時代背景
1.2 《白虎通》的流傳與《白虎通疏證》的問世
1.3 陳立生平、著作及《白虎通疏證》的寫作緣由
1.4 《白虎通疏證》的整理和研究
2 《白虎通疏證》補校概述
3 陳立疏解之誤
3.1 訛誤
3.1.1 形近而誤
3.1.2 音近而誤
3.1.3 衍文
3.1.4 脫文
3.1.5 倒文
3.2 臆改
3.2.1 張冠李戴之誤
3.2.2 不明所引文義而誤
3.2.3 改為同義或近義詞之誤
3.3 書名或篇名之誤
3.4 陳立疏解的其他錯誤
4 中華書局本《白虎通疏證》點校之誤
4.1 襲誤
4.1.1 襲形近字之誤
4.1.2 襲脫文之誤
4.1.3 襲倒文之誤
4.2 整理者之誤
4.2.1 新增添的錯誤
4.2.2 改底本而未出校語
4.2.3 誤讀
4.2.3.1 引文內(nèi)部讀誤
4.2.3.2 陳氏疏文誤讀為引文
4.2.3.3 引文誤讀為陳氏疏文
4.2.3.4 以意節(jié)引文而未讀
4.2.3.5 一書引文而讀分兩書
4.3 錄入者之誤
4.3.1 誤錄
4.3.1.1 因形近而錄誤
4.3.1.2 錄誤而衍文
4.3.1.3 錄誤而脫文
4.3.1.4 錄誤而倒文
結(jié)語
徵引文獻
參考文獻
簡歷
本文編號:3785077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凡例
1 《白虎通》與《白虎通疏證》概述
1.1 撰寫《白虎通》的時代背景
1.2 《白虎通》的流傳與《白虎通疏證》的問世
1.3 陳立生平、著作及《白虎通疏證》的寫作緣由
1.4 《白虎通疏證》的整理和研究
2 《白虎通疏證》補校概述
3 陳立疏解之誤
3.1 訛誤
3.1.1 形近而誤
3.1.2 音近而誤
3.1.3 衍文
3.1.4 脫文
3.1.5 倒文
3.2 臆改
3.2.1 張冠李戴之誤
3.2.2 不明所引文義而誤
3.2.3 改為同義或近義詞之誤
3.3 書名或篇名之誤
3.4 陳立疏解的其他錯誤
4 中華書局本《白虎通疏證》點校之誤
4.1 襲誤
4.1.1 襲形近字之誤
4.1.2 襲脫文之誤
4.1.3 襲倒文之誤
4.2 整理者之誤
4.2.1 新增添的錯誤
4.2.2 改底本而未出校語
4.2.3 誤讀
4.2.3.1 引文內(nèi)部讀誤
4.2.3.2 陳氏疏文誤讀為引文
4.2.3.3 引文誤讀為陳氏疏文
4.2.3.4 以意節(jié)引文而未讀
4.2.3.5 一書引文而讀分兩書
4.3 錄入者之誤
4.3.1 誤錄
4.3.1.1 因形近而錄誤
4.3.1.2 錄誤而衍文
4.3.1.3 錄誤而脫文
4.3.1.4 錄誤而倒文
結(jié)語
徵引文獻
參考文獻
簡歷
本文編號:378507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tushudanganlunwen/37850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