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HDWiki!
用種子繁殖。苗圃地應選擇輸送的砂壤土。春播前將種子浸于30℃溫水中冷卻一晝夜后,,在20-25℃的溫室內催芽1-2天,播種后6天發(fā)芽出土。幼苗期間要防治卷葉蟲危害及雨點的沖擊,苗床不能長期積水。
旱地育苗試驗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屬豆科冬青屬植物,又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黃花木,屬地中海殘遺種,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溫帶荒漠地區(qū)唯一珍貴的常綠灌木。沙冬青成片或斷續(xù)小片分布于東經97°-107°、北緯37°-42°的遼闊地區(qū),其中以甘肅省的古浪、景泰、皋蘭等縣境內的分布較為集中。沙冬青屬典型的旱生植物,能夠抵抗風吹、沙打、雪壓,在生長季節(jié)茂密,碧綠可愛,尤其在“萬樹凋落百草枯,黃沙漫漫丘陵禿”冬春兩季,更顯得生機勃勃,引人注目。沙冬青不僅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理想的庭院觀賞樹種,而且更是人煙稀少的風沙荒漠和難以管護的荒山禿嶺水土保持地帶造林的優(yōu)良樹種。但是由于干旱地區(qū)降水稀少、土壤瘠薄,沙冬青直播造林很難成功。這給沙冬青在干旱地區(qū)的大面積造林帶來了一定的困難。2001年以來,在實施“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項目的過程中,對沙冬青旱地育苗進行了反復試驗,取得了一些較為成熟的經驗。
珍稀瀕危植物沙冬青的組織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采用萌發(fā)12d的無菌苗的子葉和胚軸接種于含不同激素成分的MS培養(yǎng)基上,經過1次誘導獲得了再生植株。簡化了培養(yǎng)程序,縮短了培養(yǎng)時間。文中對激素在誘導再生植株中的作用進行了討論。
人工種群建立技術
建立人工種群是保護荒漠珍惜瀕危植物沙冬青、擴大沙冬青種質資源、建立種質基因庫的根本途徑。播種苗移植造林和直播造林是建立沙冬青人工種群的2種途徑。在干旱沙區(qū),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是沙冬青移植造林中最大的技術難題,而直播造林往往受到土壤水分條件的限制。試驗從兩條途徑入手,通過田間對比試驗,探試了不同濃度的ABT生根粉(3號)、苗木截體處理和苗齡對沙冬青苗木移植成活率及其生長狀況的影響,試驗總結了在年降水量小于150mm的干旱沙區(qū)進行沙冬青大田育苗的各個技術環(huán)節(jié),同時對沙冬青直播造林中種子處理、餡播技術和人工種群的撫育管理也進行了一定的試驗和探討。
本文編號:2443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shubaike/gongguanliyi/2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