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鏡中我”:新生代農民工身份認同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412.6;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觀變遷[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吳紅宇;謝國強;;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利益訴求及角色變遷——基于東莞塘廈鎮(zhèn)的調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現(xiàn)象與新生代農民工的理性選擇[J];理論學刊;2006年09期
4 李莎;;論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適應[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5 梁宇;;淺析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觀及其成因[J];市場論壇;2007年04期
6 蔡亞林;趙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經(jīng)濟;2007年08期
7 許傳新;;新生代農民工的身份認同及影響因素分析[J];學術探索;2007年03期
8 李建榮;;要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生存現(xiàn)狀[J];兵團工運;2007年08期
9 許傳新;;新生代農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會心態(tài)[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10 聶洪輝;;新生代農民工及流動兒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紹輝;;“為承認而斗爭”: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認同問題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9)[C];2009年
2 張錦華;;經(jīng)濟轉型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分析——基于長三角的田野調查和實證分析[A];技術創(chuàng)新與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C];2009年
3 譚云霞;;發(fā)展新生代農民工入黨問題的探討[A];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暨賀州市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馮丹;;淺論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與就業(yè)[A];“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6 徐祖榮;;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社會資本視角[A];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與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鐵吉;;新生代農民工價值取向及引導對策研究[A];第七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2年
8 趙麗欣;;新生代農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A];第七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2年
9 劉震;;新生代農民工的發(fā)展與服務[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2)[C];2012年
10 馮丹;張慶武;;北京市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入預估指標框架構建研究[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2)[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莉;新生代農民工調查出爐 七成農民工感覺孤獨[N];中國改革報;2007年
2 王慶環(huán);新生代農民工:值得關注的社會群體[N];光明日報;2007年
3 本報評論員 張刃;破解新生代農民工困擾要“對癥下藥”[N];工人日報;2007年
4 鄧琳;新生代農民工消費能力不容小覷[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5 李亞杰邋劉娟 葛素表;新生代農民工新“望子成龍”:盼子女當博士[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6 李亞杰邋劉娟;新生代農民工能順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7 本報記者 車輝;誰為新生代農民工教育“買單”?[N];工人日報;2008年
8 長子中;新生代農民工價值觀念透視[N];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王鵬權;城市化:新生代農民工的重要訴求[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10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志忠;新生代農民工價值觀念透視[N];浙江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傳慧;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入問題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2 唐茂林;為承認而斗爭:制造業(yè)新生代農民工離職心態(tài)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
3 陳云川;新生代農民工組織嵌入、職業(yè)嵌入與工作績效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4 朱廣琴;社會保障視角的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2年
5 馬紅玉;社會資本、心理資本與新生代農民工創(chuàng)業(yè)績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6 史斌;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距離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7 曾思康;新生代農民工發(fā)展的經(jīng)濟學考察[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徐衛(wèi);新生代農民工職業(yè)培訓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9 黃慶玲;新生代農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秦偉平;新生代農民工工作嵌入:雙重身份的作用機制[D];南京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原艷娜;新生代農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導[D];中南大學;2009年
2 黃小亮;社會資本與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過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3 李小紅;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4 張銳;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及演變趨勢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張學進;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現(xiàn)狀與教育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婧;制造業(yè)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資本存量和構建[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鄭德寶;新生代農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瑞;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曾麗;珠三角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社會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64338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xinwenchuanbolunwen/264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