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文本的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藥物相互作用抽取研究
【學位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P391.1;TP183;R969.2
【部分圖文】:
圖 2.1 DDIExtraction 2013 數(shù)據(jù)集樣例物相互作用(DDI Detection)。存在藥物相互作用即為正樣例:如圖中的 <Barbiturates,coumarin drugs> 和 <glutethimide, coumarin drugs> 兩個藥物對,否則為負樣例,如樣例中的 <Barbiturates, glutethimide>。任務 2 進一步判斷藥物相互作用的類型(DDI Classifica-tion)。在 DDIExtraction 2013 的數(shù)據(jù)集中定義了 4 種藥物相互作用類別:advice,effect,mechanism 以及 int。其具體定義如下: advice: 這是指文本中關于藥物相互作用的描述是一種建議或者推薦。例如:樣例“Interactions may be expected, and UROXATRAL should not be used incombination with other alpha-blockers.”中加斜體的目標藥物對。 effect: 這是指文本描述了藥物相互作用會產(chǎn)生某種影響或者有某種藥效機制。例如:“The concomitant administration of ciprofloxacin with the sulfonylurea glyburidehas, on rare occasions, resulted in severe hypoglycemia.”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智慧;母義明;;關注因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的醫(yī)源性庫欣綜合征[J];藥品評價;2019年03期
2 馬利娟;趙琦;馮蕾心;張明昊;;醫(yī)院合理用藥理念下藥物相互作用認知度調查與分析[J];光明中醫(yī);2017年22期
3 王愛軍;要林青;張鑫;;臨床安全用藥應重視藥物相互作用[J];中國藥業(yè);2014年05期
4 王春根;;必須警惕藥物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J];黑龍江醫(yī)藥;2012年04期
5 張艷;郝海平;王廣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介導的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1年04期
6 朱敘德;;臨床藥物相互作用機制及其有效利用[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1年Z3期
7 胡帆;袁洪;黃志軍;左笑叢;;水飛薊素的藥動學及藥物相互作用[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9年12期
8 劉亞賢;;藥物相互作用及其對治療的影響淺析[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8年04期
9 梁福軍;;必須警惕藥物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17期
10 Kelly Dowhower Karpa;于麗;;藥物相互作用帶來的困擾[J];中國處方藥;200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云婷;TPN729代謝、藥物相互作用與逆轉多藥耐藥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2017年
2 吳漫;核受體介導的三氯生對藥物代謝基因的調控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軍事科學院;2018年
3 葉林虎;荷葉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及體內成分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4 齊曉怡;血根堿引起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及抗惡性黑素瘤轉移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劉先鋒;氯吡格雷與質子泵抑制劑相互作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2年
6 趙杰;麻黃類藥對組成規(guī)律的基礎研究—麻黃—甘草藥對(I)[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孫傳江;響應曲面法研究麻醉誘導期七氟醚和舒芬太尼的藥效學相互作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曹方瑞;靈芝酸A藥代動力學及靈芝潛在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
9 彭帆;雷公藤治療腎炎有效部位及雷公藤甲素抗炎活性的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10 位華;五酯膠囊的藥代動力學及與他克莫司相互作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繆磊;面向文本的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藥物相互作用抽取研究[D];東南大學;2018年
2 曲衍清;體外預測己烯雌酚引起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高楊;體外預測聯(lián)苯雙酯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張健;紫杉醇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檢測方法的建立及紫杉醇—藥物相互作用體外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丁林松;基于序列的蛋白質—藥物相互作用預測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邢亞非;UGT介導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年
7 徐亞飛;基于抑制CYP450酶的代謝性藥物—藥物相互作用體外研究及實例報告[D];延邊大學;2015年
8 宋敏;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基于UGT酶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年
9 徐佳;(5R)-5-羥基雷公藤內酯醇的吸收機制和與甲氨蝶呤聯(lián)合用藥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10 周巖;注射用丹參多酚酸藥物相互作用及抗氧化應激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8895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8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