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與司法——基于符號學視角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 司法 符號 司法形式 司法技術 出處:《法學》2014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符號在司法中極為常見。在司法發(fā)展過程中,從儀式化的神權訴訟到君權主義訴訟再到民權主義訴訟,符號與司法如影隨形,關聯(lián)愈緊。符號不僅成為司法的形象表征,而且構成了司法操作的有效工具。符號對于司法積極效用的實現(xiàn),需要遵循意義編碼、重復性使用、符號文本型構以及符號語境提供等運作機理的要求。符號與司法的關聯(lián)受到符號自身工具性質(zhì)、司法內(nèi)在屬性以及社會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的影響,因而是相對和有限的。
[Abstract]:Symbol is very common in judicature. In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development, from ritualized theocratic litigation to monarchist litigation to civil rights litigation, the symbol and the judica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the symbol is not only the image representation of the judicature, but also the civil rights litigation. In addition, it constitutes an effective tool for judicial operation. Symbol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judicial positive utility need to follow the meaning coding, repetitive 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 and judicature is influenced by the tool nature of symbol itself, the inherent attribute of justice and the social cultural tradition, so it is relatively limited.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法學院;江蘇大學文法學院;
【基金】: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基金項目“網(wǎng)絡輿論視野下的司法公信力建設問題研究”(13SFB2004)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D9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璇璇;;中西傳統(tǒng)法律理念的比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11期
2 魏;;美國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介紹克里斯多夫《探索日本的奇跡》[J];日本研究;1986年03期
3 顧月媚;;淺談網(wǎng)德缺失現(xiàn)象[J];攀登;2007年04期
4 張江一;鄧迪群;;從社會大文化的角度去認識傳統(tǒng)[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9年03期
5 翟羽艷;;俄羅斯物權立法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阻礙因素[J];理論參考;2007年06期
6 常江;胡海波;;論“文化自覺”與當代中國人的社會發(fā)展觀[J];學習與探索;2006年05期
7 蔣紅柳;石堅;;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宗教因素[J];學術研究;2009年09期
8 翟羽艷;;近現(xiàn)代俄羅斯土地私有化法律制度改革的文化分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8年02期
9 魏萬青;;從社會排斥到融入——對民工社會融合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王雯;;美國公益基金會興盛原因的制度經(jīng)濟學分析[J];美國研究;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鐘申紅;;保持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促進心理健康[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鄭振滿;;全球化與地方化:近代閩南僑鄉(xiāng)的社會變遷[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歷史變化:實際的、被表現(xiàn)的和想象的”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洪鴻;銀行貸款舊憂新愁不斷[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2 黃俊青;房價虛高是不爭的事實[N];光明日報;2004年
3 王倫軒 孫威;公司治理的三種模式[N];金融時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胡迎新;非典后別忘心理關愛[N];健康時報;2003年
5 付重;推動高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需要戒躁[N];聯(lián)合時報;2000年
6 何家弘;從歐盟刑事司法一體化談起[N];法制日報;2004年
7 田原;關于家庭暴力的對話[N];貴州政協(xié)報;2002年
8 記者李富永;呂政認為: 家族控股并不過時[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9 馬玉寧;談談影響稅收宣傳的社會環(huán)境[N];江蘇經(jīng)濟報;2001年
10 宋建軍;構筑法治的精神意蘊[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德明;基于多元利益主體的公司治理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劉思薇;和諧—羅曼·羅蘭對人類社會的夢想[D];湘潭大學;2007年
2 曾憲華;漢語空間方位隱喻及其在英語中的相應表達形式[D];延邊大學;2003年
3 趙迎慧;關于企業(yè)信譽缺失問題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佩平;淺析社會文化、心理與產(chǎn)品設計理念[D];中國美術學院;2003年
5 文亦言;試論梁漱溟的終極關懷及其實踐[D];貴州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睿;國際恐怖主義的文化生態(tài)本源探析[D];福州大學;2004年
7 牛楠楠;課堂教學中教師權力行使狀況與優(yōu)化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烏仁陶德;《箭筒士阿爾嘎聰?shù)膫髡f》兩種基本題材的文化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0284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0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