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中的親子關系認定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02:54
代孕作為一種新型人工輔助生殖形式,在解決不孕不育方面發(fā)揮了強大作用。但是代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自然生殖方式,對傳統(tǒng)親子關系的認定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目前,我國關于代孕的法律規(guī)定尚不完善,僅在一些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中對代孕進行規(guī)制,終究不是長久之策。全球范圍內,由于很多國家或地區(qū)對代孕持禁止態(tài)度,使得代孕不得不轉入地下市場發(fā)展,從而形成監(jiān)管的灰色地帶,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代孕中的親子關系認定即其中之一。除去引言,正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對代孕的概念及類型作簡要介紹,繼而對傳統(tǒng)親子關系認定的兩個規(guī)則——自然血親親子關系認定規(guī)則和擬制血親親子關系認定規(guī)則進行梳理。結合我國當前立法現狀和實務現狀,闡述了血緣說、子女最佳利益說、契約說和分娩說四種理論界學說,同時對這四種學說進行了簡要評析,認為根據實踐需要,我國應當采用“有條件的契約說”,即在法律規(guī)制代孕協(xié)議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滿足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和實踐現狀,以及代孕是如何對傳統(tǒng)的親子關系認定產生沖擊的。對代孕中的親子關系認定而言,雖然面臨著婚生子女推定制度、婚生子女否定制度和“分娩者為母”原則等多重阻礙,而...
【文章來源】: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點
2 代孕親子關系的認定概述
2.1 代孕的概念及類型
2.1.1 代孕的概念
2.1.2 代孕的類型
2.2 傳統(tǒng)親子關系認定規(guī)則
2.2.1 自然血親中親子關系認定
2.2.2 擬制血親中親子關系認定
2.3 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主要學說及評析
2.3.1 分娩說
2.3.2 血緣說
2.3.3 契約說
2.3.4 子女最佳利益說
3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現狀及其面臨的困境
3.1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現狀
3.1.1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現狀
3.1.2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司法實踐現狀
3.2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面臨的制度困境
3.2.1 代孕對“分娩者為母”原則的沖擊
3.2.2 代孕對婚生子女推定制度的沖擊
3.2.3 代孕對婚生子女否認制度的沖擊
3.3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面臨的倫理困境
3.3.1 代孕行為引發(fā)的家庭倫理危機
3.3.2 代孕母親及子女人格權的損害
4 域外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考察與借鑒
4.1 英美法系國家或地區(qū)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法律規(guī)制
4.1.1 英國
4.1.2 美國
4.2 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qū)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法律規(guī)制
4.2.1 德國
4.2.2 法國
4.2.3 中國臺灣地區(qū)
4.3 域外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比較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
4.3.1 域外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比較分析
4.3.2 對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啟示
5 構建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法律制度的建議
5.1 構建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基礎——規(guī)范代孕行為
5.1.1 明確代孕范圍及方式
5.1.2 限定代孕的主體資格
5.1.3 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5.2 明確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原則
5.2.1 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5.2.2 有限使用原則
5.2.3 非商業(yè)化原則
5.2.4 公權力介入原則
5.3 確定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標準——“有條件的契約說”
5.3.1 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主
5.3.2 以公權力約束和限制為輔
5.4 制定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具體規(guī)則
5.4.1 代孕子女的法律母親的認定規(guī)則
5.4.2 代孕子女的法律父親的認定規(guī)則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代孕下的親子關系[J]. 谷長帥. 法制博覽. 2019(06)
[2]完善我國代孕法律規(guī)制的建議[J]. 曾桂芳,張婧宜. 法制博覽. 2018(27)
[3]論代孕中親子關系的確認[J]. 袁希瑞,唐永梅. 法制博覽. 2018(14)
[4]我國代孕問題的法律分析[J]. 趙春紅. 法制與社會. 2018(03)
[5]對“有限開放代孕”之批判觀點的思考與回應[J]. 莊緒龍. 法治研究. 2017(06)
[6]“代孕輔助生殖”作為一項權利的倫理論證[J]. 曹永福.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7]代孕的立法與司法問題[J]. 劉碧波. 學術交流. 2017(07)
[8]代孕技術背景下親權歸屬問題探析——從全國首例代孕引發(fā)的監(jiān)護權糾紛案說起[J]. 熊進光,曾祥欣. 行政與法. 2017(06)
[9]確定代孕子女監(jiān)護人的現實法律路徑——“全國首例代孕子女監(jiān)護權案”評析[J]. 彭誠信. 法商研究. 2017(01)
[10]代孕子女監(jiān)護權糾紛中的利益衡量及法律路徑選擇——以全國首例代孕子女監(jiān)護權糾紛案為例[J]. 侯衛(wèi)青.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17(01)
本文編號:3092182
【文章來源】: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點
2 代孕親子關系的認定概述
2.1 代孕的概念及類型
2.1.1 代孕的概念
2.1.2 代孕的類型
2.2 傳統(tǒng)親子關系認定規(guī)則
2.2.1 自然血親中親子關系認定
2.2.2 擬制血親中親子關系認定
2.3 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主要學說及評析
2.3.1 分娩說
2.3.2 血緣說
2.3.3 契約說
2.3.4 子女最佳利益說
3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現狀及其面臨的困境
3.1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現狀
3.1.1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現狀
3.1.2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司法實踐現狀
3.2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面臨的制度困境
3.2.1 代孕對“分娩者為母”原則的沖擊
3.2.2 代孕對婚生子女推定制度的沖擊
3.2.3 代孕對婚生子女否認制度的沖擊
3.3 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面臨的倫理困境
3.3.1 代孕行為引發(fā)的家庭倫理危機
3.3.2 代孕母親及子女人格權的損害
4 域外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考察與借鑒
4.1 英美法系國家或地區(qū)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法律規(guī)制
4.1.1 英國
4.1.2 美國
4.2 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qū)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法律規(guī)制
4.2.1 德國
4.2.2 法國
4.2.3 中國臺灣地區(qū)
4.3 域外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比較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
4.3.1 域外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比較分析
4.3.2 對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啟示
5 構建我國代孕親子關系認定法律制度的建議
5.1 構建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基礎——規(guī)范代孕行為
5.1.1 明確代孕范圍及方式
5.1.2 限定代孕的主體資格
5.1.3 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5.2 明確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立法原則
5.2.1 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5.2.2 有限使用原則
5.2.3 非商業(yè)化原則
5.2.4 公權力介入原則
5.3 確定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標準——“有條件的契約說”
5.3.1 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主
5.3.2 以公權力約束和限制為輔
5.4 制定代孕親子關系認定的具體規(guī)則
5.4.1 代孕子女的法律母親的認定規(guī)則
5.4.2 代孕子女的法律父親的認定規(guī)則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代孕下的親子關系[J]. 谷長帥. 法制博覽. 2019(06)
[2]完善我國代孕法律規(guī)制的建議[J]. 曾桂芳,張婧宜. 法制博覽. 2018(27)
[3]論代孕中親子關系的確認[J]. 袁希瑞,唐永梅. 法制博覽. 2018(14)
[4]我國代孕問題的法律分析[J]. 趙春紅. 法制與社會. 2018(03)
[5]對“有限開放代孕”之批判觀點的思考與回應[J]. 莊緒龍. 法治研究. 2017(06)
[6]“代孕輔助生殖”作為一項權利的倫理論證[J]. 曹永福.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7]代孕的立法與司法問題[J]. 劉碧波. 學術交流. 2017(07)
[8]代孕技術背景下親權歸屬問題探析——從全國首例代孕引發(fā)的監(jiān)護權糾紛案說起[J]. 熊進光,曾祥欣. 行政與法. 2017(06)
[9]確定代孕子女監(jiān)護人的現實法律路徑——“全國首例代孕子女監(jiān)護權案”評析[J]. 彭誠信. 法商研究. 2017(01)
[10]代孕子女監(jiān)護權糾紛中的利益衡量及法律路徑選擇——以全國首例代孕子女監(jiān)護權糾紛案為例[J]. 侯衛(wèi)青.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17(01)
本文編號:309218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hyflw/309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