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杠桿率沖擊下的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演化
本文關鍵詞: 杠桿率 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價格指標體系 實體經濟 房地產市場 金融市場 外匯市場 出處:《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宏觀杠桿率沖擊下,各類價格的波動反映了各部門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演化。以2000—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構建"金融風險價格指標體系",分析我國杠桿率上升對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演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宏觀杠桿率上升后,金融風險累積階段各類價格的反應程度強于金融風險釋放時期;房地產價格波動領先于實體經濟價格,匯率波動領先于金融資產價格,且房地產價格波動與金融資產價格具有交替性。在當前我國杠桿率不斷攀升的背景下,為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wěn)定,短期內應關注外匯市場風險和金融市場風險,長期內房地產價格上漲累積的金融風險應是重點關注的領域,且房地產價格波動可作為實體經濟風險的領先指標,產出價格和房地產價格可以結合起來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盯住的目標。
[Abstract]:Under the impact of macro leverage, price volatilit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across sectors. Based on China's macroeconomic data for 2000-2016, This paper sets up a price index system for financial risk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e of leverage ratio on the evolution of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increase of macro leverage ratio, In the financial risk accumulation stage, the reaction degree of all kinds of price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financial risk release period, while the real estate price volatility is ahead of the real economy price, and the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is ahead of the financial asset price. The fluctuation of real estate price and the price of financial assets are alternately. In order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 and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risk and financial market risk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leverage ratio in our country. The financial risk accumulated by real estate price rise in the long run should b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the fluctuation of real estate pric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eading indicator of real economy risk. Output price and real estate price can be combined as the target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分類號】:F832.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維;論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識別與控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4年03期
2 王松奇;在加大開放深化改革中降低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J];西南金融;2004年11期
3 張維;;論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控險機制的建設[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4 張博;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理論導刊;2005年01期
5 董小君;;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生成的特殊機理[J];經濟研究參考;2006年47期
6 向賢軍;;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J];時代金融;2006年08期
7 馬勇;;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一個經典注釋[J];金融評論;2011年04期
8 溫博慧;袁銘;;加總模式變遷視角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研究演進評述[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2年08期
9 何偉;;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測度[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3年03期
10 譚瓦廈;;區(qū)域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監(jiān)測研究芻議[J];中國外資;2013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調查統(tǒng)計處課題組;葛志強;張立光;姜全;;我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成因、實證及宏觀審慎管理對策[A];金融發(fā)展理論與實踐(2010)[C];2011年
2 劉桂榮;;征信體系建設: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防范的新視角[A];上海市經濟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特邀成員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中國爆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2 記者 牛娟娟;當前仍需做好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防范工作[N];金融時報;2012年
3 本報評論員;維護金融穩(wěn)定 防范區(qū)域性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N];金融時報;2012年
4 記者 孫紅娟;野村證券: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正積聚[N];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
5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金融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潘正彥;防范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緊迫性增加[N];上海證券報;2013年
6 姚玉潔 杜放;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遠猶未遠?[N];國際商報;2013年
7 項崢;嚴防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N];經濟參考報;2013年
8 董小君 博士;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生成特殊機理及化解對策[N];金融時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苗燕;央行要求切實防范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N];上海證券報;2009年
10 張平 審計署駐重慶特派辦;淺談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審計揭示[N];中國審計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章秀;我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計量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王大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傳導、監(jiān)管與防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王靖國;順周期行為機制下的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理論與實證分析[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巫衛(wèi)專;我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測度與監(jiān)管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4年
2 于華鑫;山東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識別及其估測[D];山東財經大學;2016年
3 孫曉寧;我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4 許晴;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識別、預警與防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5 劉霞;我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防范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3年
6 徐亞麗;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評估監(jiān)測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7 楊麗;我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測度與預測[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8 甘紹楠;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衡量和防范對策[D];河北大學;2013年
9 楊揚;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測度及預警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10 許韶輝;金融子行業(yè)間的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2163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52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