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的長期驅動力量——基于日本創(chuàng)新轉型的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人力資本: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的長期驅動力量——基于日本創(chuàng)新轉型的實證分析 出處:《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人力資本 自主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驅動 創(chuàng)新轉型
【摘要】:以發(fā)明專利人均授權量作為衡量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綜合性指標,以RD人員占人口比重、大學在校人數占人口比重、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率4項指標的第一主成分作為衡量國家人力資本強度的綜合性指標,探討人力資本對自主創(chuàng)新的長期驅動效應。運用日本1965-2009年創(chuàng)新轉型時期的數據,經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得出,人力資本是自主創(chuàng)新的長期驅動力量,其驅動效應可以一直延續(xù)至7年以后。同時結果暗示,國家的創(chuàng)新轉型是一國人力資本長期積累的結果。
[Abstract]:Taking the per capita license of invention patent as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to measur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aking Rd personnel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rate of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four indicators is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to measure the strength of national human capi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ng-term driving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period of innovation transition from 1965 to 2009 in Japan, it is obtained by Granger causality test. Human capital is the long-term driving for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its driving effect can last until 7 years later.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is the result of a country's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作者單位】: 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GL017)
【分類號】:F249.313;F131.3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影響技術創(chuàng)新的所有因素中,人力資本是驅動技術創(chuàng)新的第一決定因素。首先,人類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唯一主體。從生物學意義上講,技術創(chuàng)新是只有人類才具備的高級智力活動,依賴人類特有的抽象思維能力而存在;其次,人腦既是新技術的發(fā)源地,又是技術知識活的載體。人們在不斷學習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功德;;基于DEA的區(qū)域人力資本對創(chuàng)新績效影響的評價研究[J];價值工程;2011年13期
2 鄒薇,代謙;技術模仿、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趕超[J];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曙明;;泛長三角人才培養(yǎng)、開發(fā)和流動機制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楊光飛;;社會資本的經濟學詮釋:限度及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楊竹;;高職教育供求理論模型的構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余明江;;市場化的農村反貧困機制構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李強;;從教育經濟學視角看我國教育公平問題[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余明江;;我國農村反貧困機制的構建——基于“政府—市場”雙導向視角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羅箭華;彭婷婷;;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義務教育的困境與出路——以廣東省惠東縣上村村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1期
8 張俊霞;韓陽;;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優(yōu)化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8期
9 管德華;論人力資本[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朱玉;;論農村人力資本化問題[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年紅;張煥明;;追趕戰(zhàn)略、人力資本與地區(qū)經濟增長趨同[A];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下)[C];2007年
2 奚雋;;公共安全教育中的供求關系探析[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陳來;李雅婷;;基于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人才規(guī)劃戰(zhàn)略[A];區(qū)域人才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大陸人才論壇暨2008年中華人力資源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閆曉慶;;對部分農村學生放棄高考的原因與影響的思考[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劉純陽;;貧困地區(qū)農村教育發(fā)展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及其基本對策——來自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調查[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王雪娟;陳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資源利用效率實證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財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實證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吳克明;;大學生就業(yè)期望偏高的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錢林曉;;競爭條件下義務教育系統內教育資源配置無效性的分析與對策[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錢林曉;;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菁;農村教育與經濟協調發(fā)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2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燕安;我國人力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趨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張仿松;財政教育投資及其績效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黃文正;人力資本積累、動態(tài)比較優(yōu)勢與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孫旭;人力資本及其對中國省區(qū)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葛小寒;進口貿易R&D溢出中人力資本的角色[D];浙江大學;2010年
8 張淑東;人力資源資本化的市場意識前提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燕玉鐸;我國高等教育生產率及其增長方式優(yōu)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崔征;內陸落后地區(qū)縣域經濟突破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純;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孫書青;農民工就業(yè)現狀與對策[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王曉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曲萬波;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蔣樂平;風險管理審計在企業(yè)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慧娟;基于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機制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張麗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企業(yè)、人才一體化模式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周禮;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劉林軍;應對農村外出勞動力回流的政府行為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姚海瓊;基于溢出效應的教育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永江;覃成林;;我國區(qū)域人力資本投資的聚類分析[J];貴州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2 高陽;胡明銘;徐姝;;中部區(qū)域創(chuàng)新系統與創(chuàng)新績效評價研究[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杜麗婷;;基于因子與聚類分析的我國區(qū)域人力資源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宋美麗;孫健;;區(qū)域人力資本投資水平研究——基于山東17地市的數據分析[J];經濟問題;2010年02期
5 林毅夫;;發(fā)展戰(zhàn)略、自生能力和經濟收斂[J];經濟學(季刊);2002年01期
6 潘士遠;史晉川;;內生經濟增長理論: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學(季刊);2002年03期
7 張媛媛;張宗益;;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績效的系統性研究——基于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8 程占永;李琳;李祖輝;;我國區(qū)域創(chuàng)新績效差異的動態(tài)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13期
9 裴勁松;王剛;湯明;;人力資本視角下的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年06期
10 官建成,劉順忠;區(qū)域創(chuàng)新機構對創(chuàng)新績效影響的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3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虞佩燕;基于DEA的區(qū)域人力資本投資效益綜合評價[D];重慶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喬;論人力資本積累戰(zhàn)略[J];長江論壇;1999年04期
2 曹紀剛 ,毛志龍 ,吳妹琳 ,薛春竹;西部人力資源開發(fā)與人力資本運營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J];求實;2002年S2期
3 靳文志;人力資本應譯成人才資本[J];中國人才;2003年05期
4 聶德宗;人力資本所有權理論與實踐探析[J];人文雜志;1998年05期
5 孔維萍;論新疆在西部大開發(fā)中人力資本的經營[J];昌吉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6 別傳武;人力資本產權新論[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1年06期
7 方竹蘭;WTO與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創(chuàng)新[J];探索與爭鳴;2002年04期
8 王久淵,于海洪;西部人力資本開發(fā)的STS思考[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精品書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09年08期
10 賀建平;將人口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年紅;張煥明;;追趕戰(zhàn)略、人力資本與地區(qū)經濟增長趨同[A];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下)[C];2007年
2 干勇;;自主開發(fā) 積極引進[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楊春慶;肖澤新;;人力資本的價值評價與風險分析[A];全國高校價值工程研究會2001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大連理工大學2001屆MBA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01年
4 李曉春;朱卓然;錢曉穎;;長三角的產業(yè)結構升級與“技工荒”[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陳芳;;人力資源開發(fā)與城市反貧困[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張鑫;孔慶茂;;基于南京市區(qū)域人才優(yōu)勢的企業(yè)人力資源政策研究[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焦斌龍;;體制轉軌與中國人力資本地位變遷:以公有制企業(yè)為例[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焦斌龍;;人力資本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存量效應[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戰(zhàn)略思維(2011)[C];2011年
9 陳洪安;王婷婷;;基于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山西省人力資本政策實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10 陳洪安;王梓臻;;人力資本政策實證研究——以上海市為例[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尹暉;堅持人才興市 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N];無錫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李廣濤;有色行業(yè)技術人才過少制約自主創(chuàng)新[N];中國黃金報;2006年
3 本報評論員;重在落實[N];威海日報;2008年
4 徐頌陶;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在人才[N];人民日報;2008年
5 姜文靜 宋黔云;我省國有企業(yè)強化人才培訓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N];貴州日報;2005年
6 戚和平;把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人才工作主線[N];中國人事報;2006年
7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賴德勝;人力資源的“99°+1°論”[N];北京日報;2007年
8 李建成邋邢可為;實施人才精品工程 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N];河北日報;2008年
9 記者 張娜;劉世錦:提升人力資源質量至關重要[N];中國經濟時報;2006年
10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人口經濟系 張新嶺;促進農民工就業(yè)的對策建議[N];中國人口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亞萍;人力資本對城市競爭力的作用機理與實證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2 郭英;人力資本影響FDI技術轉移效應的作用機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5年
3 陳忠斌;人力資源后發(fā)優(yōu)勢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張小雪;中國人力資本、物質資本供給的內生結構與經濟增長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5 楊波;我國大城市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志剛;人力資本配置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7 孫旭;人力資本及其對中國省區(qū)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匡遠鳳;中國人力資本的區(qū)域分布和利用效率[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羅梅健;“兩型社會”建設中人力資本需求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10 張樹建;人力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俊芳;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貴州財經學院;2010年
2 徐卓;廣東產業(yè)結構升級與人力資本協調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張月松;新疆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貢獻的實證分析[D];新疆大學;2010年
4 劉少威;東北地區(qū)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牛海燕;人力資本、環(huán)境與經濟協調關系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6 晉志平;人力資本對山西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7 陳明;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蘭州商學院;2010年
8 陳限限;關于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謝雪琴;人力資本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魏帥;人力資本分布不均等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1429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1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