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高代回交重組自交系(BILs)的光合作用相關性狀的表型調查和遺傳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51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柯學;陳越;殷富有;鐘巧芳;Ghidan Walid;闞東揚;黃興奇;程在全;;普通野生稻在稻屬中的分類進化及資源研究[J];分子植物育種;2018年04期
2 孫佩甫;郎越;裴新梧;袁潛華;;普通野生稻花器性狀及異交結實性分析[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5年10期
3 ;研究探明普通野生稻氮磷元素地理變異程度[J];種業(yè)導刊;2014年05期
4 傅雪琳;陳偉棟;盤春輝;馮俊豪;劉向東;盧永根;;栽培稻與高州普通野生稻耐鋁性的比較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0年04期
5 劉維;陳芬;陳雨;潘大建;范芝蘭;陳建酉;李晨;;粵北普通野生稻表型多樣性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0年08期
6 柳絮;;我國科學家獲得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組框架圖[J];廣西農學報;2010年04期
7 唐清杰;王效寧;云勇;芮凱;;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的抗性鑒定與評價[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0年06期
8 ;海南普通野生稻資源受到威脅[J];種子世界;2009年08期
9 李小湘;段永紅;王淑紅;劉勇;;中國普通野生稻的原地保護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J];雜交水稻;2007年05期
10 燕惠民;;普通野生稻[J];湖南農業(yè);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吉;;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北緣種群的遺傳分化[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2 錢吉;;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北緣種群的遺傳多樣性[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3 曾鳳云;彭桂香;李金泉;張武;譚志遠;;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內生固氮菌多樣性研究[A];第四次全國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曉玲;郭安平;龐業(yè)平;彭于發(fā);孔華;林海妹;;海南儋州普通野生稻開花習性及育性研究[A];全國“植物生物技術及其產業(yè)化”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周海飛;謝中穩(wěn);葛頌;;中國普通野生稻遺傳多樣性與群體遺傳結構的微衛(wèi)星分析[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6 范傳廣;張向前;張建國;劉向東;盧永根;;高州普通野生稻飼料營養(yǎng)含量的QTL定位[A];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范樹國;張再君;劉林;劉鴻先;梁承鄴;;中國野生稻的種類、地理分布及其生物學特征[A];面向21世紀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第三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8 范樹國;張再君;劉林;劉鴻先;梁承鄴;;中國野生稻遺傳資源的保護及其在育種中的利用[A];面向21世紀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第三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9 吳爽;孫傳清;王守海;;中國野生稻資源的發(fā)掘及利用[A];現(xiàn)代農業(yè)理論與實踐——安徽現(xiàn)代農業(yè)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楊空松;陳小榮;傅軍如;彭小松;朱昌蘭;賀曉鵬;賀浩華;;營養(yǎng)脅迫下東鄉(xiāng)野生稻生物學特性鑒定初報[A];湖北省遺傳學會、江西省遺傳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黎欣欣;元江普通野生稻種群數(shù)量逐漸增加[N];云南經濟日報;2016年
2 記者 馬波;世界首個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組框架圖譜繪制完成[N];科技日報;2010年
3 記者 熊燕;世界首個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組框架圖譜完成[N];云南日報;2010年
4 記者 梁均貴、通訊員 蔡龍書、魯國梁;省農科院功不可沒[N];湖北日報;2004年
5 王立彬 張景勇;水稻大國三大隱憂 未雨綢繆應對挑戰(zhàn)[N];北京科技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馬波;人才為大[N];科技日報;2014年
7 首席記者 許琦敏;基因“導航地圖”助力提升水稻產量[N];文匯報;2018年
8 楊金志;我國發(fā)現(xiàn)控制水稻高產關鍵基因[N];陜西科技報;2008年
9 王健;保存種質資源 我國居世界首位[N];大眾科技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曹筠武;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中國未來[N];南方周末;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NGUYEN MANH HUNG;普通野生稻高代回交重組自交系(BILs)的光合作用相關性狀的表型調查和遺傳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9年
2 李文嘉;普通野生稻遺傳多樣性及2個特有基因的功能初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高立志;中國部分稻種資源基于水稻遺傳圖譜的微衛(wèi)星多態(tài)性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1999年
4 張陽軍;水稻耐低氮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董軼博;海南普通野生稻生物學特性和秈粳分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6 趙耀;普通野生稻種群變異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機制[D];復旦大學;2014年
7 魏鑫;基于核苷酸多態(tài)性的亞洲栽培稻起源進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8 夏輝;抗蟲轉基因對栽培稻和雜草稻適合度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1年
9 楊簫;抗蟲與抗除草劑轉基因漸滲對水稻野生近緣種適合度和進化潛力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3年
10 李小湘;普通野生稻的遺傳動態(tài)和交配系統(tǒng)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睿;基于染色體置換系的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耐鹽性QTL定位[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9年
2 黃珂;普通野生稻根特異啟動子與抗旱基因的篩選鑒定[D];海南大學;2018年
3 張若依云;轉基因向普通野生稻漂移后代的環(huán)境適應性[D];海南大學;2016年
4 劉劍鑌;廣西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QTL qCTS12精細定位及其調控模式研究[D];廣西大學;2018年
5 李棟;海南普通野生稻對白葉枯病抗性評價與分子鑒定[D];海南大學;2017年
6 孫佩甫;海南普通野生稻花器性狀、結實特性及遺傳多樣性研究[D];海南大學;2015年
7 陳芬;粵北普通野生稻遺傳多樣性研究及核心種質初步構建[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8 梁燕理;廣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遺傳多樣性核心種質構建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9 康公平;湖南茶陵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光合特性與生長發(fā)育特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松楠;普通野生稻花期相關MicroRNAs的功能鑒定和分析[D];海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2421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zwlw/272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