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中國地區(qū)云量和云的光學厚度的長期變化趨勢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1 14:51
本文利用1983-2009年ISCCP的D2月平均資料集,得到了中國地區(qū)總云量、低云量、中云量、高云量與云光學厚度的全年和四季的分布與變化趨勢,結(jié)果表明:中國總云量和中云量呈現(xiàn)南多北少的分布,青藏高原地區(qū)高云量較大而低云量很小;總云量和中云量在東部呈增加趨勢,西部呈減小趨勢,低云量和高云量在大部分地區(qū)呈減小趨勢。從不同季節(jié)來看,春季和秋季北方總云量增加,西部總云量減小;夏季大部分地區(qū)總云量增加,冬季大部分地區(qū)總云量減少。低、中、高云量在不同季節(jié)呈現(xiàn)不同的分布與變化趨勢。云的光學厚度呈現(xiàn)南多北少的分布,且在大部分地區(qū)呈增加趨勢。利用2001-2013年MODIS資料得到了全球范圍內(nèi)總云量和云光學厚度的全年和四季的分布與變化趨勢,結(jié)果表明:全球總云量在海洋地區(qū)高于陸地地區(qū),在赤道附近與南北緯60o附近分別存在三個總云量的高值區(qū)。撒哈拉沙漠與中東地區(qū)、格陵蘭島、美國西部、南美南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西部與南極大陸地區(qū)是總云量的低值中心。全球總云量的增加區(qū)域主要在南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qū)尤其是赤道輻合帶附近。中低緯度地區(qū)陸地上云的光學厚度明顯高于海洋,云光學厚度最小的區(qū)域主要位于低緯度海洋、撒哈...
【文章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67 頁
【文章類型】:碩士
【部分圖文】:
地-氣系統(tǒng)中的能量收支,單位:W/m2(Wildetal,2014)
收的太陽輻射能、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以及大氣頂反射回外空的太陽輻射能的變化。其中不涉及與任何其他過程的相互作用,被稱為氣溶膠的直接輻射強迫。另一方面,氣溶膠顆粒還可以作為云凝結(jié)核,改變云的微物理和輻射性質(zhì)以及云的壽命,導致云參量如云量和云的光學厚度的改變,稱為氣溶膠的間接效應(段婧等,2008)。氣溶膠的間接效應可以分為第一間接效應和第二間接效應。第一間接效應是指云中液態(tài)水含量不變時,氣溶膠粒子數(shù)目的增加會減小云滴譜的有效半徑,增加云滴數(shù)目,從而增大云的反照率,對地面有冷卻作用,又被稱作云反照率效應(Lohmann and Feichter,2005)或 Twomey 效應(Twomey, 1977)。第二類間接效應是指氣溶膠粒子數(shù)目的增加導致的云滴有效半徑的減小和云滴數(shù)目的增加會使云不易產(chǎn)生降水,增加云的壽命和云中液態(tài)水含量,從而增加云的反照率,對地面造成冷卻,又稱作云壽命效應(Lohmann andFeichter, 2005)或 Albrecht 效應(Albrecht, 1989)。張華等(2014)給出了 1750 至 2011 年間包括溫室氣體、臭氧、氣溶膠等多種成分和機制在內(nèi)的全球平均輻射強迫(圖 1.2),可以看出氣溶膠的間接效應具有負的輻射強迫,但其不確定性非常大,說明了氣溶膠與云和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因此分析氣溶膠對云的影響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資料第二章 資料與計算方法資料介紹CP 資料際衛(wèi)星云氣候計劃 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究計劃 WCRP(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的一個子計劃,始于 1經(jīng) 20 多年。經(jīng)過多年觀測建立的云氣候資料集, 首次為我們提供了系統(tǒng)的料。本研究采用最新的 ISCCP D2 數(shù)據(jù)集,時間范圍從 1983 年 7 月到 20間分辨率為月平均 8 個時次(世界時 00、03、06、09、12、15、18 和 21為 280 公里,2.5o×2.5o,包括總云量(月平均云量、云出現(xiàn)頻數(shù))、高/中壓、云頂溫度(高中低云)、云光學厚度、云水路徑、雪冰覆蓋率、地表平個參數(shù)。ISCCP 的資料收集過程由衛(wèi)星處理中心(SPC)、全球處理中心標中心(SCC)和 ISCCP 中心文檔(ICA)等組成,如圖 2.1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 共34條
[1]東亞夏季氣溶膠—云—降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影響的資料分析[J]. 石睿,王體健,李樹,莊炳亮,蔣自強,廖鏡彪,殷長秦. 大氣科學. 2015(01)
[2]基于MODIS的春、夏季中國近海氣溶膠對于云參數(shù)的影響差異研究[J]. 鄧學良,鄧偉濤,聶肅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4)
[3]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loud Amount ove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 趙文靜,張寧,孫鑒濘.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4(03)
[4]對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關于人為和自然輻射強迫的解讀[J]. 張華,黃建平.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01)
[5]基于MODIS云產(chǎn)品的北京地區(qū)卷云特性統(tǒng)計分析[J]. 曹亞楠,魏合理,徐青山. 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 2013(04)
[6]東亞地區(qū)云垂直結(jié)構(gòu)的CloudSat衛(wèi)星觀測研究[J]. 彭杰,張華,沈新勇. 大氣科學. 2013(01)
[7]中國區(qū)域總云量和低云量分布變化[J]. 徐興奎. 氣象. 2012(01)
[8]1961~2005年新疆夏季低云量長期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牛曉瑞,王淑瑜,李杉. 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 2012(01)
[9]中國地區(qū)云光學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徑變化趨勢[J]. 段皎,劉煜. 氣象科技. 2011(04)
[10]近二十年全球變暖背景下東亞地區(qū)云量變化特征分析[J]. 吳澗,劉佳. 熱帶氣象學報. 2011(04)
碩士 共1條
[1]基于CloudSat衛(wèi)星資料分析云的微物理和光學特性的分布特征[D]. 楊冰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13
本文編號:2894886
【文章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67 頁
【文章類型】:碩士
【部分圖文】:
地-氣系統(tǒng)中的能量收支,單位:W/m2(Wildetal,2014)
收的太陽輻射能、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以及大氣頂反射回外空的太陽輻射能的變化。其中不涉及與任何其他過程的相互作用,被稱為氣溶膠的直接輻射強迫。另一方面,氣溶膠顆粒還可以作為云凝結(jié)核,改變云的微物理和輻射性質(zhì)以及云的壽命,導致云參量如云量和云的光學厚度的改變,稱為氣溶膠的間接效應(段婧等,2008)。氣溶膠的間接效應可以分為第一間接效應和第二間接效應。第一間接效應是指云中液態(tài)水含量不變時,氣溶膠粒子數(shù)目的增加會減小云滴譜的有效半徑,增加云滴數(shù)目,從而增大云的反照率,對地面有冷卻作用,又被稱作云反照率效應(Lohmann and Feichter,2005)或 Twomey 效應(Twomey, 1977)。第二類間接效應是指氣溶膠粒子數(shù)目的增加導致的云滴有效半徑的減小和云滴數(shù)目的增加會使云不易產(chǎn)生降水,增加云的壽命和云中液態(tài)水含量,從而增加云的反照率,對地面造成冷卻,又稱作云壽命效應(Lohmann andFeichter, 2005)或 Albrecht 效應(Albrecht, 1989)。張華等(2014)給出了 1750 至 2011 年間包括溫室氣體、臭氧、氣溶膠等多種成分和機制在內(nèi)的全球平均輻射強迫(圖 1.2),可以看出氣溶膠的間接效應具有負的輻射強迫,但其不確定性非常大,說明了氣溶膠與云和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因此分析氣溶膠對云的影響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資料第二章 資料與計算方法資料介紹CP 資料際衛(wèi)星云氣候計劃 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究計劃 WCRP(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的一個子計劃,始于 1經(jīng) 20 多年。經(jīng)過多年觀測建立的云氣候資料集, 首次為我們提供了系統(tǒng)的料。本研究采用最新的 ISCCP D2 數(shù)據(jù)集,時間范圍從 1983 年 7 月到 20間分辨率為月平均 8 個時次(世界時 00、03、06、09、12、15、18 和 21為 280 公里,2.5o×2.5o,包括總云量(月平均云量、云出現(xiàn)頻數(shù))、高/中壓、云頂溫度(高中低云)、云光學厚度、云水路徑、雪冰覆蓋率、地表平個參數(shù)。ISCCP 的資料收集過程由衛(wèi)星處理中心(SPC)、全球處理中心標中心(SCC)和 ISCCP 中心文檔(ICA)等組成,如圖 2.1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 共34條
[1]東亞夏季氣溶膠—云—降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影響的資料分析[J]. 石睿,王體健,李樹,莊炳亮,蔣自強,廖鏡彪,殷長秦. 大氣科學. 2015(01)
[2]基于MODIS的春、夏季中國近海氣溶膠對于云參數(shù)的影響差異研究[J]. 鄧學良,鄧偉濤,聶肅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4)
[3]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loud Amount ove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 趙文靜,張寧,孫鑒濘.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4(03)
[4]對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關于人為和自然輻射強迫的解讀[J]. 張華,黃建平.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01)
[5]基于MODIS云產(chǎn)品的北京地區(qū)卷云特性統(tǒng)計分析[J]. 曹亞楠,魏合理,徐青山. 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 2013(04)
[6]東亞地區(qū)云垂直結(jié)構(gòu)的CloudSat衛(wèi)星觀測研究[J]. 彭杰,張華,沈新勇. 大氣科學. 2013(01)
[7]中國區(qū)域總云量和低云量分布變化[J]. 徐興奎. 氣象. 2012(01)
[8]1961~2005年新疆夏季低云量長期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牛曉瑞,王淑瑜,李杉. 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 2012(01)
[9]中國地區(qū)云光學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徑變化趨勢[J]. 段皎,劉煜. 氣象科技. 2011(04)
[10]近二十年全球變暖背景下東亞地區(qū)云量變化特征分析[J]. 吳澗,劉佳. 熱帶氣象學報. 2011(04)
碩士 共1條
[1]基于CloudSat衛(wèi)星資料分析云的微物理和光學特性的分布特征[D]. 楊冰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13
本文編號:289488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qxxlw/28948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