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1年影響我國華北地區(qū)的寒潮冷空氣路徑變化及其可能機理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01:20
基于華北區(qū)域均一化站點氣溫資料、NCEP/NCAR與CFSR再分析資料以及NOAA海冰密集度等資料,首先分析了 1990-2011年華北寒潮的年代際變化特征及可能原因,繼而對華北寒潮路徑進行分類研究,最后探討了北極濤動對華北寒潮冷空氣路徑的可能影響。得到如下主要結論:(1)影響華北的區(qū)域性寒潮事件在1990s(2000s)發(fā)生頻次為近55年最多(少),但寒潮平均強度最弱(強),冷空氣大多源自格陵蘭島(新地島)附近,取偏西(偏北)路徑入侵華北。1990-2011年秋季至冬季新地島附近以及巴芬灣附近海冰年代際減少,對應1990s與2000s兩個年代環(huán)流存在顯著差異:1990s(2000s)極區(qū)位勢高度偏低(高),繞極區(qū)西風偏強(弱),西伯利亞高壓偏弱(強),東亞大槽偏弱(強),蒙古高原至華北區(qū)域地表溫度偏高(低),導致華北寒潮出現上述年代際變化。(2)1990-2011年入侵華北的寒潮冷空氣路徑可分為三類:西北路徑、偏西路徑與偏北路徑。西北路徑與偏西路徑寒潮多發(fā)生于1990s,偏北路徑寒潮多發(fā)生于2000s。西北路徑華北寒潮冷空氣源自西西伯利亞平原,爆發(fā)前的30天格陵蘭島附近海冰減少、新地...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華北區(qū)域站點(紅色點)分區(qū)(灰色虛線)以及西伯利亞高壓關鍵區(qū)(藍色實線)??
空氣路徑在這兩個年代是否同樣存在顯著差異?下面具體分析1990-2000年與??2001-2011年華北寒潮冷空氣路徑的特征。??圖3.3給出的是采用FLEXPART模式計算得到的華北寒潮爆發(fā)前5日至爆發(fā)當日冷??空氣最大風速中心軌跡,以此軌跡作為華北寒潮冷空氣路徑進行分析。圖3.3a為??1990-2000年共31次華北寒潮事件的冷空氣路徑,冷空氣大多數源自格林蘭島附近,取??偏西路徑進入華北。圖3.3b為2001-2011年共12次華北寒潮時間的冷空氣路徑,冷空??氣大多數來自新地島附近,取偏北路徑進入華北,其中還包括一些比較奇異的路徑。??10??
11年作為21世紀00年代(2000s)。下面對比兩個年代華北寒潮相關環(huán)流的年代平均??狀況,從環(huán)流的角度探討華北寒潮發(fā)生年代際變化的原因。??圖3.4給出的是1990s與2000s北半球冬季的850?hPa水平風場距平的年代平均狀況,??距平計算取1982-2011年為氣候態(tài)。圖3.4a給出了?1990s的850?hPa水平風場距平,極??地存在氣旋性環(huán)流距平,繞極圈附近偏西風距平較強,從北美一直延伸至亞洲東岸。這??樣的距平分布形勢有利于格陵蘭島附近冷空氣沿西風帶進入我國,因此1990s華北寒潮??頻次較多,且冷空氣路徑大多數偏西。圖3.4b給出的是2000s的850?hPa水平風場距平,??新地島附近存在反氣旋性環(huán)流距平,繞極圈附近距平風向雜亂,西風距平較弱,冷空氣??輸送通道遠不如1990s通暢,因此2000s華北寒潮頻次較少,且冷空氣路徑大多數偏北。??1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氣流軌跡模式的西北地區(qū)強冷空氣特征研究[J]. 孫照渤,王宗明,曾剛. 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7(04)
[2]1970—2013年中國東北地區(qū)強冷空氣活動特征[J]. 王宗明,孫照渤,曾剛.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3]中國近50年寒潮冷空氣的時空特征及其與北極海冰的關系[J]. 朱晨玉,黃菲,石運昊,黨振中,張玉軒.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12)
[4]東亞冷空氣的變化趨勢[J]. 黃煥卿,韓雪. 海洋預報. 2014(05)
[5]1961—2012年黑龍江省寒潮氣候特征[J]. 王瑩,陳莉,李永生,李帥. 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 2014(05)
[6]東亞冬季風的年代際變化及其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聯系[J]. 丁一匯,柳艷菊,梁蘇潔,馬曉青,張穎嫻,司東,梁萍,宋亞芳,張錦. 氣象學報. 2014(05)
[7]近50年中國大陸冬季氣溫和區(qū)域環(huán)流的年代際變化研究[J]. 梁蘇潔,丁一匯,趙南,孫穎. 大氣科學. 2014(05)
[8]秋季北極海冰對中國冬季氣溫的影響[J]. 謝永坤,劉玉芝,黃建平. 氣象學報. 2014(04)
[9]20世紀90年代末東亞冬季風年代際變化特征及其內動力成因[J]. 黃榮輝,劉永,皇甫靜亮,馮濤. 大氣科學. 2014(04)
[10]冬季東亞副熱帶急流和溫帶急流協(xié)同變化與我國冷空氣活動的關系[J]. 葉丹,張耀存. 大氣科學. 2014(01)
博士論文
[1]中高緯海洋對中國東北部氣候變化影響的研究[D]. 時曉曚.中國海洋大學 2014
[2]近50年中國冬季氣溫和冬季風以及區(qū)域環(huán)流的年代際變化研究[D]. 梁蘇潔.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14
碩士論文
[1]北極海冰年代際轉型及其對冬季極端低溫的影響[D]. 狄慧.中國海洋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00448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華北區(qū)域站點(紅色點)分區(qū)(灰色虛線)以及西伯利亞高壓關鍵區(qū)(藍色實線)??
空氣路徑在這兩個年代是否同樣存在顯著差異?下面具體分析1990-2000年與??2001-2011年華北寒潮冷空氣路徑的特征。??圖3.3給出的是采用FLEXPART模式計算得到的華北寒潮爆發(fā)前5日至爆發(fā)當日冷??空氣最大風速中心軌跡,以此軌跡作為華北寒潮冷空氣路徑進行分析。圖3.3a為??1990-2000年共31次華北寒潮事件的冷空氣路徑,冷空氣大多數源自格林蘭島附近,取??偏西路徑進入華北。圖3.3b為2001-2011年共12次華北寒潮時間的冷空氣路徑,冷空??氣大多數來自新地島附近,取偏北路徑進入華北,其中還包括一些比較奇異的路徑。??10??
11年作為21世紀00年代(2000s)。下面對比兩個年代華北寒潮相關環(huán)流的年代平均??狀況,從環(huán)流的角度探討華北寒潮發(fā)生年代際變化的原因。??圖3.4給出的是1990s與2000s北半球冬季的850?hPa水平風場距平的年代平均狀況,??距平計算取1982-2011年為氣候態(tài)。圖3.4a給出了?1990s的850?hPa水平風場距平,極??地存在氣旋性環(huán)流距平,繞極圈附近偏西風距平較強,從北美一直延伸至亞洲東岸。這??樣的距平分布形勢有利于格陵蘭島附近冷空氣沿西風帶進入我國,因此1990s華北寒潮??頻次較多,且冷空氣路徑大多數偏西。圖3.4b給出的是2000s的850?hPa水平風場距平,??新地島附近存在反氣旋性環(huán)流距平,繞極圈附近距平風向雜亂,西風距平較弱,冷空氣??輸送通道遠不如1990s通暢,因此2000s華北寒潮頻次較少,且冷空氣路徑大多數偏北。??1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氣流軌跡模式的西北地區(qū)強冷空氣特征研究[J]. 孫照渤,王宗明,曾剛. 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7(04)
[2]1970—2013年中國東北地區(qū)強冷空氣活動特征[J]. 王宗明,孫照渤,曾剛.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3]中國近50年寒潮冷空氣的時空特征及其與北極海冰的關系[J]. 朱晨玉,黃菲,石運昊,黨振中,張玉軒.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12)
[4]東亞冷空氣的變化趨勢[J]. 黃煥卿,韓雪. 海洋預報. 2014(05)
[5]1961—2012年黑龍江省寒潮氣候特征[J]. 王瑩,陳莉,李永生,李帥. 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 2014(05)
[6]東亞冬季風的年代際變化及其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聯系[J]. 丁一匯,柳艷菊,梁蘇潔,馬曉青,張穎嫻,司東,梁萍,宋亞芳,張錦. 氣象學報. 2014(05)
[7]近50年中國大陸冬季氣溫和區(qū)域環(huán)流的年代際變化研究[J]. 梁蘇潔,丁一匯,趙南,孫穎. 大氣科學. 2014(05)
[8]秋季北極海冰對中國冬季氣溫的影響[J]. 謝永坤,劉玉芝,黃建平. 氣象學報. 2014(04)
[9]20世紀90年代末東亞冬季風年代際變化特征及其內動力成因[J]. 黃榮輝,劉永,皇甫靜亮,馮濤. 大氣科學. 2014(04)
[10]冬季東亞副熱帶急流和溫帶急流協(xié)同變化與我國冷空氣活動的關系[J]. 葉丹,張耀存. 大氣科學. 2014(01)
博士論文
[1]中高緯海洋對中國東北部氣候變化影響的研究[D]. 時曉曚.中國海洋大學 2014
[2]近50年中國冬季氣溫和冬季風以及區(qū)域環(huán)流的年代際變化研究[D]. 梁蘇潔.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14
碩士論文
[1]北極海冰年代際轉型及其對冬季極端低溫的影響[D]. 狄慧.中國海洋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0044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qxxlw/290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