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切變線的數(shù)值模擬與敏感性試驗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04:45
利用非靜力中尺度數(shù)值模式WRF并結合NCEP FNL分析資料、常規(guī)氣象觀測資料、FY-2F衛(wèi)星TBB數(shù)據(jù)以及CMORPH降水資料,首先對2014年6月29日至7月1日的一次高原橫切變線過程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并分析了其演變過程中的結構特征。其次,開展高空急流強度對高原切變線的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并結合ω方程分析了影響高原切變線上垂直上升運動的若干因子。最后通過開展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對高原切變線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初步討論了高原地形的動力作用對高原切變線結構特征的影響。本文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1)在高原切變線活動期間,不同階段結構特征存在明顯差異。切變線附近通常對應TBB<-20℃的云區(qū);隨著切變線的發(fā)展,TBB值降低,在云區(qū)內有多個TBB<-60℃的對流活動中心,對應主要降水期;在切變線減弱階段,TBB值升高,降水趨于結束。(2)高原切變線存在“南暖北冷”的熱力結構,在切變線發(fā)展維持階段呈現(xiàn)高層穩(wěn)定、低層不穩(wěn)定的垂直分布特征;高原切變線也是水汽的聚集帶,水汽通量散度的轉變對高原切變線的發(fā)展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在切變線初生階段和維持發(fā)展階段,垂直方向上存在正渦度中心和輻合中心,呈現(xiàn)對流層低...
【文章來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4年6月29日00:00~7月1日06:00高原區(qū)域的54小時累計降水量分布(單位:mm)
模式區(qū)域中心位置為 31°N,95°E,模擬采用 Lambert 投影兩重雙向嵌套的網(wǎng)格區(qū)域(圖3-2),外層區(qū)域格點數(shù)為 221×152,水平分辨率為 30km,內層區(qū)域格點數(shù)為313×196,水平分辨率為 10km。模式中采用的基本物理過程方案:WSM6 微物理方案、KF 積云對流參數(shù)化方案、YSU 邊界層方案、Noah 陸面方案、RRTM 長波方案和 Dudhia 短波輻射方案。模擬時間步長為 180s,模擬的初始時刻為 2014 年6 月 29 日 00:00,共積分 54 小時,涵蓋了此次高原切變線生成、維持發(fā)展和減弱
第 11頁 共 53 頁圖 3-3 FNL 資料(左)與模擬(右)的 500hPa 風場(單位:m·s-1),黑色實線為高原切變線,其中(a),(b)6 月 29 日 18:00;(c),(d)6 月 30 日 00:00;(e),(f)6 月 30 日 12:00; (g),(h)7 月 1 日 06: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原切變線與高原低渦相互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李國平,李山山,黃楚惠. 地球科學進展. 2017(09)
[2]一次高原低渦與高原切變線演變過程與機理分析[J]. 李山山,李國平. 大氣科學. 2017(04)
[3]一次鞍型場環(huán)流背景下高原東部切變線降水的濕Q矢量診斷分析[J]. 李山山,李國平. 高原氣象. 2017(02)
[4]影響氣溫直減率變化的物理過程討論[J]. 朱禾,王秀明. 氣象科技進展. 2016(05)
[5]秦巴山區(qū)地形對一次西南渦大暴雨過程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J]. 王沛東,李國平. 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3)
[6]風切變對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強度和組織結構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J]. 鄭淋淋,孫建華. 大氣科學. 2016(02)
[7]青藏高原及附近水汽輸送對其夏季降水影響的分析[J]. 林厚博,游慶龍,焦洋,閔錦忠. 高原氣象. 2016(02)
[8]廣西一次區(qū)域性強對流天氣的診斷分析[J]. 梁維亮,農孟松,屈梅芳. 自然災害學報. 2015(03)
[9]三次高原切變線過程演變特征及其對降水的影響[J]. 何光碧,師銳. 高原氣象. 2014(03)
[10]高原切變線研究的若干進展[J]. 姚秀萍,孫建元,康嵐,馬嘉理. 高原氣象. 2014(01)
本文編號:2900748
【文章來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4年6月29日00:00~7月1日06:00高原區(qū)域的54小時累計降水量分布(單位:mm)
模式區(qū)域中心位置為 31°N,95°E,模擬采用 Lambert 投影兩重雙向嵌套的網(wǎng)格區(qū)域(圖3-2),外層區(qū)域格點數(shù)為 221×152,水平分辨率為 30km,內層區(qū)域格點數(shù)為313×196,水平分辨率為 10km。模式中采用的基本物理過程方案:WSM6 微物理方案、KF 積云對流參數(shù)化方案、YSU 邊界層方案、Noah 陸面方案、RRTM 長波方案和 Dudhia 短波輻射方案。模擬時間步長為 180s,模擬的初始時刻為 2014 年6 月 29 日 00:00,共積分 54 小時,涵蓋了此次高原切變線生成、維持發(fā)展和減弱
第 11頁 共 53 頁圖 3-3 FNL 資料(左)與模擬(右)的 500hPa 風場(單位:m·s-1),黑色實線為高原切變線,其中(a),(b)6 月 29 日 18:00;(c),(d)6 月 30 日 00:00;(e),(f)6 月 30 日 12:00; (g),(h)7 月 1 日 06: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原切變線與高原低渦相互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李國平,李山山,黃楚惠. 地球科學進展. 2017(09)
[2]一次高原低渦與高原切變線演變過程與機理分析[J]. 李山山,李國平. 大氣科學. 2017(04)
[3]一次鞍型場環(huán)流背景下高原東部切變線降水的濕Q矢量診斷分析[J]. 李山山,李國平. 高原氣象. 2017(02)
[4]影響氣溫直減率變化的物理過程討論[J]. 朱禾,王秀明. 氣象科技進展. 2016(05)
[5]秦巴山區(qū)地形對一次西南渦大暴雨過程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J]. 王沛東,李國平. 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3)
[6]風切變對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強度和組織結構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J]. 鄭淋淋,孫建華. 大氣科學. 2016(02)
[7]青藏高原及附近水汽輸送對其夏季降水影響的分析[J]. 林厚博,游慶龍,焦洋,閔錦忠. 高原氣象. 2016(02)
[8]廣西一次區(qū)域性強對流天氣的診斷分析[J]. 梁維亮,農孟松,屈梅芳. 自然災害學報. 2015(03)
[9]三次高原切變線過程演變特征及其對降水的影響[J]. 何光碧,師銳. 高原氣象. 2014(03)
[10]高原切變線研究的若干進展[J]. 姚秀萍,孫建元,康嵐,馬嘉理. 高原氣象. 2014(01)
本文編號:290074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qxxlw/290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