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泥改良灘涂土壤的效果及環(huán)境效應(yīng)機理研究
【學(xué)位單位】:揚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S156.91;X703
【部分圖文】:
應(yīng)用生活污泥改良灘涂土壤改善了灘涂土壤的物理性質(zhì)。施用生活污泥降低了灘涂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圖1,圖2)。隨污泥施用量的增加,灘涂土壤容重呈逐漸下降趨勢,孔隙度呈逐漸上升趨勢。未施生活污泥的對照處理灘涂土壤容重為1.425 gcm_3,施用污泥各處理(30、75、150、3001 ha")的土壤容重分別為 1.373、1.358、1.336、1.198 gcnf3,其中300tha-i施用量處理的土壤容重顯著低于其它各處理。未施生活污泥的對照處理灘涂土壤孔隙度為44.54%,施用污泥各處理(30、75、150、300 t ha')的土壤孔隙度分別為48.24%、47.76%、48.35%、52.61%,分別比對照增加 8.3%、7.2%、8.6%、18.1%,與對照間差異均達(dá)顯著水平。2.0 1 10 1.5 - a a a a, 門 6 h bCall I~^~I^ 1.0 -?會55c0)?U .5 -"5CO0.0 1 1 ^ L -p. 1 r-J 1 r_l 1—1 1 0 30 75 150 300生活污泥施用量(t ha"')Sewage sludge amendment圖1生活污泥對灘涂土壤容重的影響Fig
應(yīng)用生活污泥改良灘涂土壤改善了灘涂土壤的物理性質(zhì)。施用生活污泥降低了灘涂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圖1,圖2)。隨污泥施用量的增加,灘涂土壤容重呈逐漸下降趨勢,孔隙度呈逐漸上升趨勢。未施生活污泥的對照處理灘涂土壤容重為1.425 gcm_3,施用污泥各處理(30、75、150、3001 ha")的土壤容重分別為 1.373、1.358、1.336、1.198 gcnf3,其中300tha-i施用量處理的土壤容重顯著低于其它各處理。未施生活污泥的對照處理灘涂土壤孔隙度為44.54%,施用污泥各處理(30、75、150、300 t ha')的土壤孔隙度分別為48.24%、47.76%、48.35%、52.61%,分別比對照增加 8.3%、7.2%、8.6%、18.1%,與對照間差異均達(dá)顯著水平。2.0 1 10 1.5 - a a a a, 門 6 h bCall I~^~I^ 1.0 -?會55c0)?U .5 -"5CO0.0 1 1 ^ L -p. 1 r-J 1 r_l 1—1 1 0 30 75 150 300生活污泥施用量(t ha"')Sewage sludge amendment圖1生活污泥對灘涂土壤容重的影響Fig
3.1.3生活污泥對灘涂土壤EC、總鹽的影響施用生活污泥對灘涂土壤EC及總鹽含量的影響見圖3、圖4。隨污泥施用量的增加,灘涂土壤EC及總鹽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試驗條件下,未施污泥的對照處理灘涂土壤EC值為2.29mscm_i,施用污泥各處理(30、75、150、3001 ha')灘涂土壤EC值分別為2.26、1.48、0.71、0.65mscm-i,分別比對照降低 1.3%、35.4%^ 69.0%、71.6%。其中,污泥施用量達(dá)75 t ha'處理的灘涂土壤EC值顯著低于對照。未施污泥的對照處理灘涂土壤總鹽含量為6.3396。,施用污泥各處理(30、75、150、300 t ha') 土壤總鹽含量分別降至6.17%o、3.58%。、1.83%。、1.50%。,分別比對照降低 2.5%、40.9%、71.1%、76.3%,當(dāng)污泥施用量達(dá)75 t ha"'時,灘涂土壤總鹽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猘2.5 - T£ I 10 2.0 -^ b#..3- Nmi?^ 1.0 - C 平U JLPJ I‘ !.5 ■0.0 “‘ 1 1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建平,常鈞,蘆令超,程新,賈立群;利用城市垃圾、污泥燒制生態(tài)水泥[J];硅酸鹽通報;2003年02期
2 周立祥,胡靄堂,胡忠明;城市污泥有機氮礦化動態(tài)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1997年03期
3 陳思武;蔣麗紅;;生活污泥的處理和綜合利用[J];化工科技;2009年02期
4 袁軍;范浩杰;施善斌;姜秀民;章明川;溫俊明;張小可;;污水污泥干化基本特性的試驗研究[J];給水排水;2008年S1期
5 張鴻齡;孫麗娜;郝棟;孫鐵珩;;粉煤灰、城市污泥、尾礦砂配施用于無土排巖場生態(tài)修復(fù)人工土壤的持水性能研究[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2008年01期
6 楊毓峰,薛澄澤,袁紅旭,楊雪峰;城市污泥堆肥商品化應(yīng)用問題的探討[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00年01期
7 莫測輝,吳啟堂,李桂榮;廣東省城市污泥農(nóng)用資源化的思考[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1998年02期
8 李艷霞,陳同斌,羅維,黃啟飛,吳吉夫;中國城市污泥有機質(zhì)及養(yǎng)分含量與土地利用[J];生態(tài)學(xué)報;2003年11期
9 田忠孝,曹季江;有機質(zhì)改良鹽堿土的初步研究[J];土壤肥料;1993年01期
10 單秀枝,魏由慶,嚴(yán)慧峻,劉繼芳,張銳;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對土壤水動力學(xué)參數(shù)的影響[J];土壤學(xué)報;1998年01期
本文編號:283462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zrdllw/283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