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界》2010年07期
本文關鍵詞:英國:從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國際新聞界》 2010年07期
投稿
英國:從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進
【摘要】:在今天,公共外交被用來概括一國多種行為主體與外國公眾互動的各種方式,而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之一種方式。但從歷史演變來看,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早期形態(tài)。本文通過探索英國從"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進的近百年歷史,揭示了因為提升本國軟實力和改善國際環(huán)境的需要,公共外交從國家事務的相對邊緣地帶逐步走向中心的過程。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關鍵詞】:
【基金】:
【分類號】:D856.1
【正文快照】:
在今天,公共外交被用來概括一國多種行為主體與外國公眾互動的各種方式,而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之一種方式。但從歷史演變來看,,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早期形態(tài)。本文通過探索英國從“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進的近百年歷史,揭示了因為提升本國軟實力和改善國際環(huán)境的需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德斌;[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4期
2 蔣耀平,李一軍,王海偉;[J];管理科學;2004年01期
3 劉紹華,路紫;[J];旅游學刊;2004年02期
4 王宏偉;[J];國際論壇;2003年01期
5 仇朝兵;;[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唐小松,王義桅;[J];美國研究;2003年03期
7 高飛;[J];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 劉乃京;[J];新視野;2002年03期
9 張聲海;[J];當代亞太;2005年04期
10 唐小松;[J];東南亞研究;200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繆開金;[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2 廖宏斌;[D];外交學院;2005年
3 于朝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艷艷;[D];山東大學;2006年
2 孫希艷;[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D];外交學院;2006年
4 龍邦;[D];暨南大學;2006年
5 韓子玉;[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楊靜;[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新峰;宋雄偉;;[J];行政與法;2011年06期
2 黃忠;唐小松;;[J];日本研究;2011年01期
3 孔新峰;;[J];社會主義研究;2011年04期
4 簡濤潔;;[J];太平洋學報;2011年06期
5 張效利;;[J];檔案;2011年04期
6 王明進;;[J];國際觀察;2011年04期
7 安春英;;[J];國際經(jīng)濟合作;2011年08期
8 ;[J];港澳經(jīng)濟;1995年06期
9 徐弈;;[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1年04期
10 黃怡;;[J];黃金時代;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詠梅;;[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2 任佳;;[A];中日關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總第101期)[C];2010年
3 洪浩;;[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袁澍;;[A];“絲綢之路與文明的對話”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穎;;[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張勉勵;;[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第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廖小健;;[A];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8 駱梅英;;[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張勉勵;;[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書亮;王越霞;;[A];“20世紀中國社會史與社會變遷”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圖賓;[N];工人日報;2010年
2 王振華;[N];經(jīng)濟參考報;2011年
3 ;[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記者 盛媛;[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5 洪蕾;[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6 陳昕曄;[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7 吳建民;[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8 鄧玉山;[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9 弋游;[N];金融時報;2007年
10 陳濟朋;[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胡文濤;[D];暨南大學;2006年
2 曹現(xiàn)強;[D];山東大學;2007年
3 李德芳;[D];山東大學;2009年
4 邱顯平;[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繆開金;[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岳晨;[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2 錢云杰;[D];復旦大學;2009年
3 劉升;[D];新疆大學;2009年
4 孫洋;[D];吉林大學;2007年
5 賈文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蘇玉;[D];暨南大學;2010年
7 余慶環(huán);[D];南昌大學;2010年
8 盧雨柔;[D];暨南大學;2011年
9 梁淵;[D];吉林大學;2012年
10 潘垂玲(Phan Thuy Linh);[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英國:從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867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waijiao/19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