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家庭功能變革述論
發(fā)布時間:2020-06-23 03:54
【摘要】:本文屬于家庭史研究范疇。筆者從家庭結構入手系統(tǒng)研究了民國初期家庭的婚姻、生育、倫理、教育、經濟等五大功能的變革,希望籍此拋磚引玉,求教于方家。 家庭結構的變化是家庭變革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在中國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小家庭占有主導優(yōu)勢。但是,尤其在城市的官宦世家、富貴人家和書香門第,大家庭還是相當盛行,并被視為理想和典型而受到崇尚和向往。進入近代后,隨著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和家庭觀念的傳入,中國傳統(tǒng)的大家庭觀念受到劇烈沖擊,尤其是進入民國后,隨著君主專制的滅亡,這種大的家庭模式更是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新式知識分子對這種百弊叢生的大家庭模式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不可遏抑的小家庭潮流,傳統(tǒng)的大家庭紛紛走向沒落、解體,人們開始開始欣賞和接受小家庭模式,而不再向往大家庭模式。 傳統(tǒng)家庭承擔了婚姻、生產、生育傳承、教育、教化、政治、宗教和娛樂等多項功能,人們的一切活動都囿于家庭,家庭成為重要的社會組織。到民初,隨著人們對新式小家庭的普遍接受,家庭功能也開始轉化。隨著社會多元化發(fā)展,家庭所具有的綜合社會功能逐漸分解,家庭不再是城市社會的中心,也不再與社會是嚴密整合的一體,城市中生成出許多新的具有單一功能的社會組織,逐漸取代了家庭的各項社會功能。 婚姻與家庭是緊密聯(lián)系卻又相互獨立的兩個社會范疇,但在傳統(tǒng)家長制的家庭模式下,婚姻卻完全成為了家庭的附庸,主要表現(xiàn)在婚 WP=45 姻的決定權操之于父母而并不是由子女決定,傳統(tǒng)的婚姻只不過是家長在找一個媳婦或女婿,而不是子女在找一個伴侶。進入民初,隨著傳統(tǒng)大家庭觀念的消亡,人們開始對婚姻進行重新定位,尤其是民初新式知識分子階層對傳統(tǒng)包辦婚姻的批判和徹底否定,更是使自由婚姻成為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大批青年擺脫家庭的束縛,呼吁尋求自己的幸福,要求婚姻自己作主而只是在形式上征求父母的許可,這預示著我國的婚姻形態(tài)正由傳統(tǒng)的“先結婚后戀愛”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先戀愛后結婚”轉變。同時,結婚的自由也促使了離婚和再嫁的興起,由于傳統(tǒng)封建禮教對婦女極端歧視,所以離婚、再婚歷來只是男子的權利,女子卻只能“從一而終”。到民初,離婚和再嫁問題卻因對傳統(tǒng)婚姻觀的否定而在社會上悄然興起,很多的婦女擺脫家庭的桎梏,向傳統(tǒng)的婚姻進行挑戰(zhàn),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封建的倫理道德以猛烈的沖擊。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也使婚姻不再是家庭的附庸,具有了其本應該具有的社會獨立性。 生育是家庭不可取代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人們崇尚“人丁興旺”的大家庭模式,這是由于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中一個家庭勞動人口的多寡同這個家庭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存在正比關系,而女孩在傳統(tǒng)社會中出嫁后便與其家庭脫離了經濟關系為男方服務;還由于傳統(tǒng)的“香火”觀念的影響,所以這都在客觀上造成了傳統(tǒng)家庭的“重男輕女”、“多子多!钡纳^念。民初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新式小家庭的增多和婚姻觀念的進步,人們開始從看重人口的數(shù)量向注意人口的素質方向轉移,越來越多的人在社會上宣傳節(jié)制生育和優(yōu)生的好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雖然社會上仍有相當一部分人繼續(xù)堅持重男輕女和多生的傳統(tǒng)生育觀,但從總體上看,家庭的生育功能在現(xiàn)代化過程中文明化了。 WP=46 維系中國傳統(tǒng)家庭的基礎是封建倫理道德,其核心內容歸納起來不外于兩個字:“孝”和“節(jié)”。“孝”是傳統(tǒng)家庭的核心,強調子女對家長的絕對服從,倡導家長在家庭中的至高無上地位,是君主專制的思想基礎!肮(jié)”則是只針對婦女的規(guī)定和要求,是要婦女一直生活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制度之下,成為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工具,使無數(shù)的中國婦女慘受荼毒。對這種“吃人”的家庭倫理批判最激烈的便是在民初,尤其是在五四運動時期更是將其推向高潮。新式知識分子將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稱之為中國社會的“萬惡之源”,對其“吃人”的本質進行深刻的揭露,并指出了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青年和婦女,使更多的人認清了傳統(tǒng)家庭倫理的本質,勇敢地從舊式家庭中走出。同時,社會上新興起的以夫婦和子女為核心的新式小家庭更是使傳統(tǒng)的“孝”、“節(jié)”觀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代之而起的是子女對父母情感方面的新的孝道和廣大的婦女從傳統(tǒng)的貞操觀中擺脫出來。 教育的發(fā)展程度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由于社會教育及其不發(fā)達,僅有的社會辦學也都只是面向士紳或中產以上的家庭,而對廣大的中下層人們來說,其對子女的教育便只能由家庭承擔了。進入民初以來,隨著社會上面向各個階層的新式學堂的增多,使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從閉塞的家庭教育中走出來,去接受社會的正規(guī)教育,家庭的教育功能正逐步為社會教育所取代。尤其是五四前后的“教育救國”思潮的傳播更是使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模式被徹底打破,為社會培養(yǎng)了一大批新式的人才,為今后的社會發(fā)展儲備了力量。但同時民初的教育發(fā)展卻也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主要原因便是政局不穩(wěn)、連年混戰(zhàn)而造成的教育資金匱乏,使教育的發(fā)展困難重重,其中農村的社會教育發(fā)展更是舉步為艱,家庭式的教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258
本文編號:2726761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258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俞蓮實;民國時期城市生育節(jié)制運動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璇;近代中國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2676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gjxds/272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