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開辟苗疆后清水江流域糾紛解決機制變遷研究
[Abstract]:In the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he Miao area was opened up, which brought some influence to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Miao and Dong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Qingshuijiang River Basi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ducement and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法學(xué)研究所 貴州省社會科學(xué)院;貴州民族大學(xué)法學(xué)院;貴州省社會科學(xué)院;
【分類號】:K24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程澤時;;民國初年苗疆之“寨款”理訟——以清水江文書為中心[A];2013年中國民族法學(xué)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龍 胡政 易興華 特約記者 黃前生;打通苗疆“開放路”[N];銅仁日報;2014年
2 解黎晴;徘徊在湘西苗疆邊墻[N];中國審計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張春陽;散盡的苗疆烽煙[N];銅仁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王小梅 實習(xí)生 張新雨;專家學(xué)者熱議貴州文化建設(shè)[N];貴州日報;2012年
5 記者 戴勤 蔣劍平 通訊員 向云峰;“苗疆要區(qū)”深耕民俗文化[N];湖南日報;2013年
6 董耀會;萬里長城縱橫談(二十三)[N];西部時報;2005年
7 本報首席記者 鄭劭清;苗疆深處“扁擔精神”[N];中華合作時報;2008年
8 郭俊 劉忠培;色彩多樣的古苗疆走廊[N];中國民族報;2014年
9 主持人:實習(xí)生 張新雨 本報記者 王小梅;擱淺在時光深處的“古苗疆走廊”[N];貴州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王小梅 實習(xí)生 張新雨;重構(gòu)“古苗疆走廊”[N];貴州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楊勝勇;清朝經(jīng)營貴州苗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3年
2 譚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區(qū)的近代重構(gòu)[D];蘭州大學(xué);2006年
3 孫秋云;18世紀漢文明向苗疆的傳播及苗文明的回應(yīng)研究[D];武漢大學(xué);2006年
4 張振興;清朝治理湘西研究(1644-1840)[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娟;18世紀湘西苗疆社會觀念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0年
2 曹淑麗;清代對苗疆地區(qū)的法律治理[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3 張婷;清代湘西苗疆教育研究[D];吉首大學(xué);2012年
4 劉妍麗;清雍正時期貴州苗疆官員的選任制度[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6年
5 彭春芳;明清時期湘西苗疆“邊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項瑋;湘西苗疆抗戰(zhàn)動員研究(1936-1938)[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4年
7 袁昌曲;治亂之間[D];西南大學(xué);2010年
8 任均尚;論清前期貴州苗疆的經(jīng)濟開發(fā)[D];西南師范大學(xué);2004年
9 吳才茂;信仰與叛亂[D];西南大學(xué);2009年
10 伍磊;傅鼐湖南苗疆治理政策研究[D];吉首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215016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gtslw/215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