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中國法語教學法演變史(1850-2010),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4年
中國法語教學法演變史(1850-2010)
徐艷
【摘要】:中國雖然不屬于“法語世界”國家,但她極大地推動了法語的傳播。中國法語教學始于1850年創(chuàng)立的徐匯公學,以及1863年京師同文館開設的法文科,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時至當代,中國法語教學已經(jīng)建立起獨立的學科體系,規(guī)模之大,發(fā)展速度之快,令人矚目。 在此背景下,我們觀察到一對互為矛盾的現(xiàn)象:一方面,中國外語教學界,包括法語教學界開始頻繁提及“中國外語教學法”這一概念,另一方面,關于此概念的合理性及定義,學界尚未進行相關的深入論述,有待明義以驅除混沌。此類教學法研究對于法語教學界顯得尤為必要。中國法語教學雖然歷史悠久,但一直缺乏對本土教學經(jīng)驗的理論總結,阻礙了教學知識與技能的共享與延續(xù)。 本研究旨在厘清中國漫長的法語教學法演變進程(1880年-至今),通過梳理歷史,并對教學實踐活動進行教學法理論層面的分析,揭示“中國外語教學法”產生的年代、演變的學術脈絡,以及事實內涵。 本研究圍繞兩條主線展開,兩者縱橫交錯,互為補充。 第一條主線為歷時性研究,按照時間脈絡,展現(xiàn)1880年以來中國法語教學界依次引入、并在實踐中應用的主要教學法流派以及更迭過程。根據(jù)法語教學各個時期所體現(xiàn)的教學法特點,可界定出以下六個階段:外語教學“方法意識”的萌芽階段(17-18世紀),傳統(tǒng)教學法時代(19世紀后半葉),直接教學法時代(1920-1949),蘇聯(lián)教學法時代(19世紀50年代),“折衷主義”思潮影響時期(1960年-至今),對本國外語教學法“身份特性”的反思、訴求階段(1990年-至今)。 第二條主線為共時性研究,以每一個特定的教學法時代為研究對象,通過與之相關的歷史史料(學術言論、教學大綱、課程表、教材、反映課堂活動的回憶錄、采訪),分析主流教學法理論在其影響時代自上而下的“縱向”貫徹狀況,包括理論闡述、教材編寫、課堂實踐三個階段,以揭示中國法語教學從業(yè)者在實踐中闡述、改造教學法理論的獨有方式。 上述研究顯示,中國法語教學法演變的歷史是一個不斷引進外來教學法思想的過程,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相關從業(yè)者并沒有盲目跟從西方教學思想,而是在與之碰撞的第一刻起,即表現(xiàn)出了融合、同化的意識,通過博采眾長,在各類教學法思想中尋求平衡點,探索適應本土教學的最佳方法,并且在長期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了行之有效的具體操作模式。遺憾的是,由于缺乏理論的總結及支持,這種廣泛施行的“融合的藝術”僅停留在自發(fā)、經(jīng)驗主義階段,未能演變成教學法學理意義上的獨立的“教學法流派”。最后,對于“中國外語教學法”概念的訴求,事實上體現(xiàn)了中國外語界,包括法語界追求“身份特性”,渴望被世界認同的心態(tài),中國外語教學特有的歷史、政治演變進程為其提供了合理的心理依據(jù)。 本研究歸納、記錄下了中國法語教學在漫長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可貴思想及經(jīng)驗,為從事法語教學的廣大教師提供了進行教學法理論研究及日常教學實踐的參考資料。同時,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它期冀喚起法語教學界對教學法理論研究的興趣,以及實現(xiàn)方法論指導下的教學的渴望。最后,通過回顧法語教學方法的演變進程,它有助于法語教學界同仁建立對本學科的正確認識,了解教學法意義上的“我們從哪里來”,以及“我們是誰”,并將有助于指導未來“到哪里去”。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小平;;歐洲漢語教育史之緣起——早期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和研究[J];長江學術;2008年01期
2 姚小平;;早期的漢外字典——梵蒂岡館藏西士語文手稿十四種略述[J];當代語言學;2007年02期
3 石鷗;;最不該忽視的研究——關于教科書研究的幾點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4 吳馳;何莉;;新中國外語教科書60年之演進[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3期
5 楊玉良;一部尚未刊行的翻譯詞典——清官方敕纂的《華夷譯語》[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年04期
6 李庭薌;對外語直接教學法的批判[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57年01期
7 浩涵;;蘇聯(lián)外語教學界中直接教學法與自覺對比法爭論的主要問題[J];語言學資料;1966年01期
8 張蓉;商務印書館與清末新式教科書的發(fā)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2期
9 苗茜;;從中外語言學史的對比看漢語語法學史研究[J];理論界;2011年02期
10 蒲志鴻;;“行動”與外語教學——歐洲語言教學理念的轉變及其啟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瑜;;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與測試中形成性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郭淑玉;田珊;;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的目標定位及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3 李愛琴;;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功能的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彭梅;;基于我國目前條件下的英語學習[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 徐軍輝;;民辦高校英語教師研究英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6 楊瓊;;《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提出的外語教學新理念及其啟示[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4期
7 陳俊;;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的開設對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朱楓;;試論轉型期交際法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10期
9 祝秋利;;重視外語教育在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10 楊福;劉寧;;后方法教學法與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西平;;簡論中國國家外語能力的拓展[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2 鄒振環(huán);;絲綢之路:文明對話之路上的《華夷譯語》[A];“絲綢之路與文明的對話”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3 鄒振環(huán);;《華英初階》和晚清國人自編近代英語教科書的發(fā)軔[A];近代中國(第十五輯)[C];2005年
4 程曉堂;;外語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語言學視角[A];第五屆外語院校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暨全國外語院?蒲泄芾韰f(xié)會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鵬;認同視角下的歐盟語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俊英;大學英語多維互動教學模式行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曹迪;國家文化利益視角下的中國語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謝倩;外語教育政策的國際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沉香;大學外語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斌;從體操到體育[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宋桔;《語言自邇集》的文獻和語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史光孝;隱性課程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張雁玲;行動研究中高校外語教師研究能力的發(fā)展[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燕;醫(yī)學高職院校護理英語需求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雙鈺;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學歷史教科書編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春方;偽滿洲國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4 毛和平;英語詞匯參照系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5 孔云軍;大學英語新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D];西南大學;2011年
6 李寶石;《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多元文化類型探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王景玄;蔣維喬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程再鳳;晚清紳士家庭的孩子們(1880-19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媛媛;《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與《商務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要求》的比較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奇烏云花;鄂托克旗蒙古族中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紅艷;開啟之功 創(chuàng)新之力——略論漢語語法學的草創(chuàng)與革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2 楊鵬亮;七十年代以前現(xiàn)代漢語語法縱、橫向比較法研究簡述[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3 張彥通;英國高等教育“能力教育宣言”與“基于行動的學習”模式[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4 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語言學史[J];國外語言學;1996年03期
5 姚小平;;早期的漢外字典——梵蒂岡館藏西士語文手稿十四種略述[J];當代語言學;2007年02期
6 石鷗;;最不該忽視的研究——關于教科書研究的幾點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7 柴世森,張智慧;試談漢語語法學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8 馬慶株;20世紀中國現(xiàn)代語法學史的分期問題[J];漢語學習;1998年04期
9 桑兵;陳季同述論[J];近代史研究;1999年04期
10 張振亭,李冬;行動學習法是值得提倡的學習方法[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05年01期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wǎng)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中國法語教學法演變史(1850-2010),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993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rwkxbs/15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