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學界對《文心雕龍》文體理論及劉勰個人生平與思想背景的研究逐漸深入。但劉勰其人和《文心雕龍》其書,二者與古典目錄學的淵源似乎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文體分類和目錄分類之間天然的血脈聯(lián)系,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闡發(fā),隱而不彰。作為六朝文體理論集大成之作,《文心雕龍》的價值取向與邏輯結(jié)構(gòu)便受到《漢書·藝文志》的極大影響。劉勰在書中表現(xiàn)出了他對劉向劉歆父子二人文獻整理事業(yè)及成果的熟稔于心。《別錄》《七略》與《漢書·藝文志》對先秦兩漢文獻典籍的部類歸屬與思想價值總結(jié),為劉勰《文心雕龍》的立論提供了堅實的論據(jù)。在《文心雕龍》中,我們能看到大量劉勰對劉、班具體觀點的直接征引或間接復述。六朝史學勃發(fā),續(xù)寫《漢書》、為《漢書》做注成一時之風尚,《七略》《漢書》或已成為一代文人士子知識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對《漢書》內(nèi)容的熟悉或許并不具有特殊性,而模仿《漢書·藝文志》以“六藝略”為六部文獻之綱領的結(jié)構(gòu)而建立起“道、圣、經(jīng)、緯”的文章樞紐,則不能不說是劉勰的匠心獨運。更重要的是,劉勰自覺接受了《漢書·藝文志》所建構(gòu)的“王官學統(tǒng)攝諸子百家言”的歷史觀,他在《文心雕龍》的《明詩》篇至《書記》篇中,也盡可能地把所探討的每一種文體的起源都追溯至三代秦漢的王官政教系統(tǒng)之中。類比于《漢書·藝文志》“諸子出于王官說”的理論體系,我將劉勰的這種文學史書寫方式稱為“文章出于王官”。六朝文體論的發(fā)展與目錄學的新變相互交融。文學的獨立成學是六朝學術變遷的一大標志,作為力求準確反映時代學術面貌的書目簿錄著作,必然也隨著學術的變遷發(fā)生著新變。文章的現(xiàn)實功用與文人的模擬催生了對文體類型的總結(jié)。通過纂輯同一種文體創(chuàng)作史上的大量單篇作品,而提煉出這一文體的風格與體制要求,這一途徑正是目錄類序所開辟的。傅玄依循這條道路完成對七體、連珠體等文體創(chuàng)作要領的歸納,他達到的理論水平與劉勰《文心雕龍》已經(jīng)相當接近。西晉摯虞與東晉李充,二人的文體論成果與目錄學成就交相輝映,詮釋了兩者之間難以掩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二人品藻詩文篇翰的《文章流別論》與《翰林論》自然便體現(xiàn)出了目錄學區(qū)分條別的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目錄著作手法的痕跡。劉勰《文心雕龍》正頗多取材于二論,其批評方法與理論成果也在二論的基礎之上實現(xiàn)新的突破。劉勰本人與佛典目錄學淵源甚深。劉勰早年便借佛教以仕進,師事佛典目錄學家僧祐十余年,在僧祐編撰《出三藏記集》的過程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以至于明代以來有許多學者懷疑僧祐的這部佛典目錄著作便摻雜有劉勰的手筆。劉勰在政治生涯的后期參與了對定林寺所藏典籍的整理工作,編定了《定林寺經(jīng)藏目錄》。從抄纂材料協(xié)作乃師到獨立撰寫目錄,仕途的坎坷并沒有阻礙劉勰學養(yǎng)的精進,尤其是目錄學的內(nèi)在肌理必已被劉勰摸透。而創(chuàng)作于齊梁之際《文心雕龍》,由于受到向歆班固及摯虞李充的感染,已經(jīng)潛藏著目錄著作的意韻!段男牡颀垺返膭(chuàng)作意圖,與后世舉要目錄異曲同工。而仔細體察《文心雕龍》評述作家作品與文體類型時的話語結(jié)構(gòu),則又帶有目錄提要與類序的色彩在其中。通過考察劉勰《文心雕龍》與兩漢史志目錄、六朝文學目錄學及佛典目錄學的之間的淵源關系,并挖掘《文心雕龍》書中的目錄學元素,而認定劉勰的學養(yǎng)與《文心雕龍》的撰寫得益于目錄學頗多,應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劉勰學兼兩教,《文心雕龍》也自成一家,從任何單一的角度都不可能窺得其人其書之全豹。指出目錄學對兩者的影響,也并不意味著目錄學是兩者思想理論的唯一來源。目錄學本身也是古代學術全體大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目錄學的角度切入,在文化史遞進流衍、因革損益的脈絡中認識劉勰《文心雕龍》所處的位置、理解其與其他典籍之間的關聯(lián),應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學位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6.2;G257
【文章目錄】: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詩文辨體與目錄學的淵源關系
二、有關本文議題的相關研究
第一章 論《七略》《漢志》對劉勰《文心雕龍》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漢書·藝文志》的文體分類價值
第二節(jié) 《文心雕龍》廣泛征引劉略班志
一、《文心雕龍》對《漢書·藝文志》的直接征引
二、《漢志》為《文心雕龍》的論述提供了學理支撐
第三節(jié) 《文心雕龍》與《漢書·藝文志》的結(jié)構(gòu)性相似
一、《文心雕龍》上篇的整體結(jié)構(gòu)
二、《文心雕龍》“明詩”至“書記”篇的篇章結(jié)構(gòu)
第四節(jié) 《漢書·藝文志》影響下的《文心雕龍》的文學史觀
一、《文心雕龍》宗經(jīng)的兩層內(nèi)含
二、“文章出于王官”
小結(jié)
第二章 論《文心雕龍》與六朝文學目錄學之淵源
第一節(jié) 目錄學視野下的摯虞、李充
一、摯虞《文章志》《文章流別論》述要
二、李充的目錄學貢獻與《翰林論》
第二節(jié) 摯虞、李充對劉勰《文心雕龍》理論體系的影響
一、《文心雕龍》對《文章流別論》詩文品藻的承襲
二、《文心雕龍》對《翰林論》的觀點繼承
三、《文章流別論》《翰林論》給予《文心雕龍》的方法論影響
小結(jié)
第三章“以評論之體寓目錄之用”——論《文心雕龍》的文學目錄色彩
第一節(jié) 劉勰曾從事目錄編纂活動
第二節(jié) 《文心雕龍》的“文體論”與前人、后人文體論范式的差異
第三節(jié) 《文心雕龍》“文體論”的文學目錄色彩
一、《文心雕龍》的舉要目錄或勸學目錄功能
二、《文心雕龍》詩文評論有目錄提要口吻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弘倩;;試論《文心雕龍》目錄分類的思想內(nèi)蘊[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2 葉文舉;;《文心雕龍》對古代文學理論和創(chuàng)作影響異議《文心雕龍》對古代文學理論和創(chuàng)作影響異議——兼從古代影響史反觀《文心雕龍》的性質(zhì)[J];中華文化論壇;2014年02期
3 胡大雷;;論鐘嶸《詩品》的目錄學淵源[J];文藝研究;2011年09期
4 陳明利;梁芳;;關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目錄學思想的哲學思辨[J];圖書館學刊;2011年08期
5 李飛;;六朝目錄學新變對文體辨析的消極影響——以“文筆說”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吳承學;;宋代文章總集的文體學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7 力之;;論《文章流別集》及其與《文章志》的關系——《<文選>成書考說》之一[J];韶關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吳承學;陳赟;;對“文本于經(jīng)”說的文體學考察[J];學術研究;2006年01期
9 彭玉平;中國文學批評的學術理念與傳統(tǒng)目錄學之關系[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10 孔毅;;對劉勰的目錄學實踐與文體分類研究[J];圖書與情報;1990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蒙;中古文類系統(tǒng)的形成與變化[D];復旦大學;2014年
2 李婧;《文心雕龍》文體論淵源考[D];山東大學;2008年
3 侯素芳;《隋書·經(jīng)籍志》總集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
285205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tushudanganlunwen/285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