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噴施茉莉酸甲酯對馬鈴薯微型薯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15:44
以‘云薯505’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Yunshu 505’)為材料,測定馬鈴薯塊莖發(fā)育初期四個階段茉莉酸含量,并以葉面噴施方式,研究茉莉酸甲酯對馬鈴薯生長和塊莖產(chǎn)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馬鈴薯塊莖膨大過程中,茉莉酸的積累水平不斷升高。在微型薯生產(chǎn)中,使用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在結(jié)薯期以不同頻率噴施葉面,測量并統(tǒng)計植株、塊莖性狀及產(chǎn)量變化。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CK)相比,1次·d-1處理莖粗增加36.1%,2次·d-1處理的葉綠素含量降低20.1%。此外,植株的葉色、莖色、花色、株型等生長性狀及塊莖大小整齊度、薯形、皮色、肉色、薯皮類型、芽眼深淺、裂薯率、大薯空心率等塊莖性狀在各組間沒有顯著差異。2次·d-1、1次·d-1、1次·2d-1、CK四種處理的植株存活率分別為45.57%、100.00%、100.00%、87.29%;前三種噴施頻率處理折合產(chǎn)量較CK分別增加-15.61%、8.77%、12.11%。綜合分析,馬鈴薯在塊...
【文章來源】:亞熱帶植物科學. 2020,49(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馬鈴薯塊莖形成初期的4個階段內(nèi)源JA含量
Me JA處理結(jié)薯期植株葉片30 d后,T1、T3組的株高較CK組變化不大,T2組的株高較CK雖然有所增加,但未達顯著差異(圖2:A),表明噴施Me JA處理對植株的株高影響不大;而3種頻率噴施Me JA處理的莖粗較CK分別增加22.4%、36.1%及15.7%,T2組與對照有顯著差異(圖2:B);葉綠素含量僅T1組極顯著降低20.1%(圖2:C),表明高頻率噴施Me JA會抑制植物光合作用。此外,三個噴施Me JA組的苗勢、葉色、莖色、花色、株型、植株覆蓋度、花繁茂性、天然結(jié)實性等植株性狀均與CK組無差異(表2)。T1與CK的生育期為121 d,比T2及T3少5 d,表明較低頻率噴施Me JA可延長馬鈴薯的生育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鈴薯塊莖發(fā)育期主要植物激素的動態(tài)變化[J]. 劉丹,徐夢薇,胡月清,王若仲,童建華,肖浪濤. 分子植物育種. 2019(06)
[2]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對加工型馬鈴薯生長的影響[J]. 張東昱,夏葉,張文斌,成軍花,李文偉. 中國馬鈴薯. 2010(05)
[3]馬鈴薯葉片SPAD值與葉綠素含量及產(chǎn)量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蘇云松,郭華春,陳伊里.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07(04)
[4]馬鈴薯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植株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申惠波. 中國馬鈴薯. 2007(04)
[5]赤霉素(GA3)與茉莉酸甲酯(MeJA)對霧培馬鈴薯內(nèi)源激素與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 秦忠群,王季春. 中國馬鈴薯. 2006(01)
[6]水楊酸和茉莉酸甲酯對試管馬鈴薯形成的影響[J]. 陳大清,王雪英,李亞男.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5(01)
[7]植物激素在馬鈴薯塊莖形成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J]. 全鋒,張愛霞,曹先維. 中國馬鈴薯. 2002(01)
[8]茉莉酸類與植物地下貯藏器官的形成[J]. 甘立軍,曾曉春,周燮. 植物學通報. 2001(05)
本文編號:3297432
【文章來源】:亞熱帶植物科學. 2020,49(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馬鈴薯塊莖形成初期的4個階段內(nèi)源JA含量
Me JA處理結(jié)薯期植株葉片30 d后,T1、T3組的株高較CK組變化不大,T2組的株高較CK雖然有所增加,但未達顯著差異(圖2:A),表明噴施Me JA處理對植株的株高影響不大;而3種頻率噴施Me JA處理的莖粗較CK分別增加22.4%、36.1%及15.7%,T2組與對照有顯著差異(圖2:B);葉綠素含量僅T1組極顯著降低20.1%(圖2:C),表明高頻率噴施Me JA會抑制植物光合作用。此外,三個噴施Me JA組的苗勢、葉色、莖色、花色、株型、植株覆蓋度、花繁茂性、天然結(jié)實性等植株性狀均與CK組無差異(表2)。T1與CK的生育期為121 d,比T2及T3少5 d,表明較低頻率噴施Me JA可延長馬鈴薯的生育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鈴薯塊莖發(fā)育期主要植物激素的動態(tài)變化[J]. 劉丹,徐夢薇,胡月清,王若仲,童建華,肖浪濤. 分子植物育種. 2019(06)
[2]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對加工型馬鈴薯生長的影響[J]. 張東昱,夏葉,張文斌,成軍花,李文偉. 中國馬鈴薯. 2010(05)
[3]馬鈴薯葉片SPAD值與葉綠素含量及產(chǎn)量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蘇云松,郭華春,陳伊里.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07(04)
[4]馬鈴薯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植株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申惠波. 中國馬鈴薯. 2007(04)
[5]赤霉素(GA3)與茉莉酸甲酯(MeJA)對霧培馬鈴薯內(nèi)源激素與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 秦忠群,王季春. 中國馬鈴薯. 2006(01)
[6]水楊酸和茉莉酸甲酯對試管馬鈴薯形成的影響[J]. 陳大清,王雪英,李亞男.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5(01)
[7]植物激素在馬鈴薯塊莖形成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J]. 全鋒,張愛霞,曹先維. 中國馬鈴薯. 2002(01)
[8]茉莉酸類與植物地下貯藏器官的形成[J]. 甘立軍,曾曉春,周燮. 植物學通報. 2001(05)
本文編號:329743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29743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