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話語分析是一門跨越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它以語言的超句結構和實際應用中的語言為研究對象。早些時候,它以說明文本的意義生產、理解、記憶的過程和規(guī)律為目標;80年代后期以來,話語分析日益受到國際學術群體的普遍關注,越來越多的學科把話語分析理論和方法論(方法)應用于社會、文化乃至制度過程等領域,將話語的意義產制、分配、理解過程看作是與一個更廣泛的社會意義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的過程,對一切合法性問題進行考察。 話語分析發(fā)展的歷史與傳播研究的發(fā)展歷史并行,而且傳播研究也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在傳播研究的發(fā)展中,“意義范式”不斷興起,即與經典傳播研究把傳播首先理解為信息流通的過程相比,它把傳播首先看作是意義生產、流通、協(xié)商與爭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以語言為基礎的各種象征互動起著建構社會現實、社會關系以及傳播者與被傳者的社會身份與角色的作用。這種研究取向采取更為微觀更為纖巧的文本分析方法,在傳播的質化研究中獨樹一幟,并顯示著方興未艾的廣闊前景與活力。 正是基于話語分析與傳播研究對語言及其意義問題的共同關注,本文首次嘗試將二者結合起來,試圖提供一個“傳播的話語分析”的理論框架。該框架不是一種新創(chuàng)造,而是站在傳播的視角上吸收對傳播研究具有緊要意義的話語研究成果,使傳播研究的領域和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入,使我們進行傳播觀察、理解以及進行傳播研究的方法更為豐富多樣。 本文將追溯話語分析發(fā)展演變的歷史軌跡,闡述其理論構成要素及其內涵,分析其特征與類型,檢視其實踐應用的情形。在進行理論追溯、評價及做前景觀察的同時,本文還將話語分析置于傳播語境和傳播研究理論的廣闊背景中,通過個案分析和理論擴展,盡可能地將話語分析與傳播研究融會貫通,展示傳播的話語視角對于促進人類自由傳播體系的建立、對于推動一個更為民主的社會與世界所能起到的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通過本研究,筆者希望達到以下三個目的:一是使人們對傳播的話語分析理論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與認識,推動傳播話語分析理論研究領域和框架的確立;二是能夠為國內想了解、想運用這個理論的人們提供較為具體直接的向導;三是通過話語分析理論與方法,深入認識傳播和社會變遷的互動關系,從而發(fā)展出相關的文化策略。 本研究正文部分共計五章,加上“導言”和“結語”共七個部分。 導言——轉向話語分析:首先,通過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話語總轉向的思想歷程的簡略追溯、對當代社會歷史變遷的總體特征的描述以及對傳播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206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崔麗媛;;流行時尚潮流下職業(yè)女性在家庭倫理劇中的形象建構[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02期
2 常啟云;;網絡群體性事件中我國政務微博的話語建構——基于“@深圳交警”的批評性話語分析[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3 張藝;高云;;試論批評話語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4 袁靖華;;大眾傳媒的符號救濟與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號資本的視角[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胡沈明;現代新聞評論寬容意識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陳勇;國家利益、意識形態(tài)與新聞理念的糾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周宏剛;印度英文主流報紙的中國形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娜;我國新聞周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葉小舟;網絡媒介中的富人形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3 閆媛媛;《時代》周刊對中國形象的建構[D];河北大學;2011年
4 楊序暄;論期刊語境[D];北京印刷學院;2011年
5 范為;中國氣候外交的話語權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單文苑;我國媒體醫(yī)療糾紛報道的話語變遷與話語傾向[D];蘇州大學;2007年
7 于琨;從話語分析視角看中日媒體有關“有毒水餃”事件報道[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8 朱玲;傲慢與妥協(xié)[D];西北大學;2010年
9 陳微;《時代》周刊對抗戰(zhàn)時期中國首都重慶的形象塑造[D];重慶大學;2010年
10 樊興博;網絡論壇中話語表達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
277119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xinwenchuanbolunwen/277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