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36例臨床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2-28 17:10
本文關鍵詞: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 臨床特點 診斷 治療 出處:《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對國內(nèi)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病人的回顧性分析,歸納、總結(jié)EG病人臨床特點,以提高大家對本病的認識,為臨床醫(yī)師提供早期診斷、治療線索,從而降低誤診率、漏診率。方法:收集我國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公開發(fā)表的病例報告,共有36例確診為EG的患者,我們將對這些病例報告進行歸類、整理和分析。結(jié)果:1.一般資料:在36例EG患者中,根據(jù)Klein’s分型,將其分為4組,I組:黏膜型18,II組:漿膜型2,III組:肌層型1,IV組:混合型15(侵犯黏膜和漿膜層)。2.發(fā)病誘因及過敏史:36例患者中,有4例EG病人發(fā)病前曾經(jīng)有過進食食物史,7例既往有過敏史,包括藥物、食物過敏、哮喘病及皮膚過敏史,I組與III組患者均有過敏反應史,II組既往全無過敏史。3.臨床表現(xiàn):36例EG病人均發(fā)生胃和腸道癥狀,但程度是有所不同的,腹痛為最常見的臨床癥狀(28/36,77.78%),主要位于上腹部,其他癥狀依次為食欲下降(55.56%)、腹脹(36.11%)、腹瀉(27.78%)、惡心嘔吐(22.22%)、體重減輕(11.11%)、消化道梗阻(2.78%)。4.外周血常規(guī):36例EG患者中,有30例(30/36 83.33%)外周血白細胞(WBC)計數(shù)升高,33例(33/36 91.67%)外周血嗜酸細胞(E)計數(shù)升高,所有患者的外周血E比例上升。5.骨髓穿刺、腹水檢查:有14例患者行骨穿檢查,全部提示E增多。17例患者移動性濁音陽性,腹水性質(zhì)全為滲出液,其中有13例腹水外觀為黃色渾濁,3例血性腹水,1例乳糜樣腹水,腹水細胞學檢查示E比例升高。6.血清學檢查:36例EG患者,化驗血沉(ESR)加快5例(13.89%),血清Ig E增高2例(5.56%),腫瘤標記物CA125升高2例(5.56%),相關自身抗體檢測均無異常。7.內(nèi)鏡及病理活檢檢查:36例EG患者,27例行胃鏡檢查,11例行腸鏡檢查,胃腸粘膜的充血水腫、糜爛出血、潰瘍?yōu)橹饕獌?nèi)鏡表現(xiàn),病理活檢均可見E浸潤。8.影像學檢查:36例EG患者,17例患者的腹部超聲檢出腹水,1例患者的腹部CT示腸壁增厚。9.治療:36例EG患者全部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3-5天內(nèi),胃腸道癥狀明顯緩解,1周內(nèi)癥狀完全消失,且血WBC、E計數(shù)基本恢復正常。比較治療前、后EG患者外周血WBC及E計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EG病因、發(fā)病機制到目前為止仍不明確,考慮或與過敏反應有關,亦或與嚴重的免疫反應有關。EG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沒有特異性,對于一些患者出現(xiàn)有腹痛、腹脹、腹瀉、惡心或者嘔吐癥狀,同時伴E升高的患者應警惕本病。其內(nèi)鏡下主要病理表現(xiàn):黏膜的充血水腫、糜爛、出血和潰瘍。確診EG的關鍵是內(nèi)鏡下多點黏膜活檢,但活檢陰性仍不能完全除外本病。EG病人經(jīng)糖皮質(zhì)激素的治療有效,但停藥后會有復發(fā)的風險。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
本文編號:154820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xiaohjib/15482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