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溴酚化合物抗腫瘤活性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914;R96
【部分圖文】:
eIF4E 在細胞內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jié):eIF4F 復合物;eIF4E酸化水平;PI3K/Akt/mTOR 信號通路和 Ras/ERK/MNK 信號通路。.2.2.1 eIF4E/eIF4G 復合物eIF4E 在細胞內與 eIF4G 和 eIF4A 形成復合物 eIF4F 后開始翻譯過程。在正條件下,eIF4F 復合物受到阻遏蛋白 4EBPs(主要是 4EBP1)的抑制。4EBP1與 eIF4E 競爭,抑制 eIF4F 的形成,細胞 mRNA 翻譯處于低水平,即維持細正常需求(圖 1.1)(Alain et al., 2012) 。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如外界壓力、養(yǎng)因子、生長因子等刺激時,4EBPs 會發(fā)生磷酸化,磷酸化是的 4EBP1 從 eIF4F合物上脫落下來,使得 eIF4F 復合物啟動翻譯過程(Richter and Sonenberg,005) 。研究發(fā)現(xiàn),4EBP1 的磷酸化增加與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患者的存活率差關(Castellvi et al., 2006; Dumstorf et al., 2010; Graff et al., 2009; Rojo et al.,007) 。
4EBP1 的磷酸化受到 PI3K/Akt/mTOR 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mTOR 是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存在于 2 種不同的復合物,mTORC1 和 mTORC2 。其中 mTORC1 通過磷酸化下游靶標如 4EBP1 和 S6Ks 來控制許多細胞過程,包括mRNA 翻譯,細胞生長和增殖(Tee and Blenis, 2005) 。mTOR 受到上游 PI3K/Akt的調節(jié)。細胞內 PI3K 的活化導致膜結合的磷脂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轉化為磷脂酰肌醇三磷酸(PIP3)。Akt 與 PIP3 的結合促進其在蘇氨酸 308(T308)的磷酸化;罨 Akt 會誘導 mTORC1 活化,活化的 mTORC1 進一步導致 S6K和 4EBP1 的磷酸化。磷酸化的 S6K 促進核糖體生物合成,而 4EBP1 的磷酸化抑制其作為翻譯阻遏物的活性并促進與 eIF4F 復合物的脫離,并因此激活 eIF4F 復合物,從而能夠促進帽依賴性 mRNA 翻譯,如像 Mcl-1,c-myc,Cyclin D1 和Bcl-xL 等(Feldman et al., 2009; Hsieh et al., 2010; Jacinto et al., 2006; Muller et al.,2013) 。
圖 1.3 抑制 eIF4E/eIF4G 相互作用化合物結構。Figure 1.3 Structure of compounds inhibit eIF4E/eIF4G interaction.研究人員通過蛋白結晶及 X 衍射發(fā)現(xiàn) 4EGI-1 可與遠離 eIF4E/eIF4G 界面的eIF4E 區(qū)域結合,并誘導兩個亞基之間相互作用的變構抑制(Papadopoulos et al.,2014) 。除了抑 eIF4G/eIF4E 相互作用外,4EGI-1 也穩(wěn)定 4EBP1 與 eIF4E 結合,這抑制了 eIF4E 敏感性 mRNA 的翻譯。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抗生;中草藥的抗腫瘤活性篩選試驗[J];日本醫(yī)學介紹;1980年06期
2 趙博宇;朱天驕;方玉春;顧謙群;朱偉明;;深海來源的微生物抗腫瘤活性篩選及次級代謝產物的初步研究[J];中國海洋藥物;2008年04期
3 于垂亮,崔承彬,朱天驕,顧謙群,劉紅兵,方玉春,韓冰,蔡兵;海洋真菌的分離、抗腫瘤活性篩選與發(fā)酵條件研究[J];中國海洋藥物;2004年05期
4 張明燕;李婷婷;張雪紅;;苤藍化學成分預實驗及抗腫瘤活性篩選[J];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17年01期
5 朱天驕;顧謙群;朱偉明;方玉春;劉培培;;南極微生物的分離及抗腫瘤活性篩選[J];中國海洋藥物;2006年01期
6 季宇彬;婁艷華;高世勇;;昆布多糖分離純化及其抗腫瘤活性的研究[J];中草藥;2009年S1期
7 石玉;李祎亮;劉巍;鄒美香;趙樂晶;;2-羥基查耳酮類衍生物的合成與抗腫瘤活性篩選[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0年01期
8 郝鵬飛;朱天驕;賈鐵錚;顧謙群;朱偉明;;海藻真菌的分離及其抗腫瘤活性篩選[J];中國海洋藥物;2007年05期
9 徐碩;姜文清;鄺詠梅;徐文峰;金鵬飛;;斑馬魚模型用于藥物抗腫瘤活性篩選的研究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18年03期
10 那廣水;周傳光;葉亮;孫茜;姚子偉;李紅霞;奚濤;;北極微生物的分離及抗菌抗腫瘤活性篩選[J];水產科學;2008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郭傳龍;海洋溴酚化合物抗腫瘤活性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馬曉媛;1,2-二氫喹啉類化合物的合成及脂質體的抗腫瘤活性篩選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周瑞宇;蒽環(huán)鼠李糖苷類化合物的抗腫瘤活性篩選和初步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張良;氮雜吲哚、5-氟吲哚類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和抗腫瘤活性篩選及2-哌嗪基苯甲酰胺類化合物庫的構建[D];浙江大學;2011年
3 李文;廣西生何首烏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提取分離及抗腫瘤活性篩選[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葉子奇;結構多樣性化合物庫內小分子抗腫瘤活性篩選及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肖爽;皂角刺總黃酮抗腫瘤有效組分的篩選及活性評價[D];瀘州醫(yī)學院;2012年
6 楊少梅;二芳醚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8935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8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