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視角下的中醫(yī)傳播與發(fā)展
一、孔子學院的發(fā)展現狀
眾所周知,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倡導的儒家思想,如:“仁”,“兼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優(yōu)秀的東西傳承并傳播出去。2004年我國在韓國首爾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學院,據統(tǒng)計截至到2008年,我國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建立的孔子學院或孔子學堂已經達到300多家。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世界開始越來越關注中國,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也已達到4000萬人,每年來華的留學生也在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全球已然掀起了一股“漢語熱”。據不完全統(tǒng)計,孔子學院在東南亞,歐洲和北美的分布最廣。尤其是在與中國文化極為相似的韓國,日本和泰國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孔子學院規(guī)模相對較大。作為儒家思想傳入最早的國家之一,朝鮮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同時朝鮮人民受到漢文化圈的教育也很多。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韓國的三所高校:國立漢城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和成均館大學先后設立了中文專業(yè);80年代,隨著中韓兩國關系的逐步改善,漢語教育在韓國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設立中文專業(yè)。直到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極大地推動了韓國漢語教育的發(fā)展。隨著中韓兩國政治和經濟上往來日益頻繁,學習漢語已經成為韓國留學生的一項重要選擇,據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6月30日,韓國留學生來華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0人,而且今年來人數仍不斷在增加。
另外一個國家日本,從唐朝開始就有鑒真東渡的先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日本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應該算是最大,現今仍然可以看到許多的日文與中國的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的文化至今也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縮影,日本是個很善于學習的國家,它可以把從別國學來的東西加上自己本國的思想加以改良而變成具有本國特色的東西。據《古事記》記載,最早到達日本傳播儒學的阿直岐、王仁帶去了《論語》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而后來一批批儒家文化經典如《論語》、《禮》、《樂》、《孝經》等傳入了日本。一直到近代的德川幕府(1603-1867)時代,日本的私立學校開始引進中國的儒家思想,但是當時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傳播也僅限于私立學校,而未能在全社會較為廣泛的傳播。而后在明治政府(1868-1911)時期,日本的統(tǒng)治者們開始將儒家思想用于鞏固其權利和地位。與中國文化中崇尚“仁義”的思想相比,韓國的儒家文化較為推崇“孝”,而日本的儒學則更強調“忠”。因此,“忠”的思想對日本人民的待人處世之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日本設立的孔子學院主要有愛知孔子學院,櫻妹林大學孔子學院,還有與北京大學合辦的日本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等等,都對弘揚孔子的儒家文化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而在歐洲,孔子學院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英國和德國的一些城市和地區(qū)。同時,還有一些孔子學院或孔子學堂分布在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的一些城市。
二、孔子學院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孔子學院經歷了從2004年到2008年的發(fā)展,逐步在全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也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然而中國要在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國際社會推廣漢語還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當今孔子學院面臨的外冷內熱的難題也有待我們去解決。雖然孔子學院的發(fā)展規(guī)模大但它的傳播效果仍有待提高。由于它的發(fā)展規(guī)模過大,所以有點“泛濫成災”的勢頭,在注重規(guī)模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停下來想想,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最好把優(yōu)秀的文化給傳播出去,應該傳播哪些文化?所以孔子學院急需在教師、教材和教學方法上實現更大的突破。目前,在全球各大孔子學院任教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中,有少部分老師能熟練使用英語交流,或具備其他語種的背景,但是絕大部分老師使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或學術交流的能力較差。尤其是這些對外漢語老師對所到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這就勢必會影響老師組織課堂的能力,也會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而影響兩種文化之間的互動和交融,最后也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為解決師資隊伍缺乏的問題,特別是具有孔子學院所在國家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師資力量的瓶頸,有些專家提出了在當地挑選和培訓漢語教師的建議。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在當地培訓教師缺乏培訓規(guī)范和機制也是一個很現實的矛盾。我們必須要有所意識,孔子學院不僅僅是個教學機構,它更像是連接中國與外國文化溝通的橋梁,它是中外文化溝通與交流的平臺。但由于地理環(huán)境與文化的差異,孔子學院與當地政府部門,當地社會及社區(qū)活動的互動還不夠成熟,這就使得孔子學院難以真正融入所在國家的主流文化中,也難以對所在國家的主流文化造成相應的影響。所以,為了達到真正對所在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習俗造成影響的目的,孔子學院應該首先學會了解和透徹的研究所在國家的歷史文化,融入所在國家的主流文化并找出兩種文化之間的相似之處,巧妙地利用兩種文化之間的相似之處慢慢滲透和影響,經過長期的交流,交融和相互影響,才能夠找到較容易被所在國家人民接受和認可的文化因素。
三、孔子學院視角下中醫(yī)的傳播與發(fā)展
對于孔子學院需要傳播哪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個問題,中醫(yī)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而且當今有不少的外國人感受到中醫(yī)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深邃,他們越來越感興趣,特別是中醫(yī)的針灸療法,他能夠刺某個穴位而相應的治某種病,這就是中醫(yī)的神奇地方,相對于西醫(yī)而言,中醫(yī)更注重整體觀念,講究“辨證論治”,弘揚中醫(yī)藥文化,擴大中醫(yī)藥在世界的影響,對于我們中華文化的傳播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力量。
要想擴大中醫(yī)藥事業(yè),那么我們必須采取以下途徑:第一,加大中醫(yī)藥宣傳力度,動用一切可能的宣傳資源,不僅向本國大眾宣傳,更要把眼光放遠于世界,讓中醫(yī)真正走出國門,為世界人們謀福利。第二,積極推廣和應用中醫(yī)特色技術,著力推廣新技術、新成果,先后引進的肛腸、針灸理療、中藥特色治療等?祈椖磕壳耙呀浶∮谐尚,江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教授,主任中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陳日新教授提出的“神奇熱敏灸”療法,針對提高灸療療效的“灸位”與“灸量”兩個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筆耕文化傳播,在繼承《內經》腧穴敏化理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辨敏定位,消敏定量的熱敏灸新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艾灸治療難治病癥的療效,改觀了全國灸療萎縮的臨床現狀,在中醫(yī)界引起不小的轟動,所以在弘揚中醫(yī)文化的時候,我們也要注重創(chuàng)新。第三,加強中醫(yī)藥人才隊伍建設,注重教育,培育人才,重點培養(yǎng)一些優(yōu)秀的中醫(yī)藥青年。
中醫(yī)藥文化博大精深,弘揚中醫(yī)藥文化的任務就落在我們這代人的肩上,所以當代青年“任重而道遠”,而孔子學院的設立又是弘揚中醫(yī)藥文化的一個良好途徑,所以把孔子學院辦好,創(chuàng)好,是當前我們要做的主要事項,也是21世紀賦予我們每一個中醫(yī)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提高中國軟實力,實現中國夢,從中醫(y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開始。
本文編號:381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zhongyixuelunwen/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