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xiāng)關系進程中現(xiàn)行戶籍制度功能演化邏輯
本文選題:城鄉(xiāng)關系 切入點:戶籍制度 出處:《廣西社會科學》2014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政府治理國家的一項公共政策,戶籍制度具有自然與社會兩重屬性,通過不同功能形態(tài)體現(xiàn)出來。隨著城鄉(xiāng)關系的演進,現(xiàn)行戶籍制度功能也由單一社會管理演化為融社會管理、遷徙限制與利益分配為一體的功能體系,各種功能所占比例隨著城鄉(xiāng)關系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而變化?疾斐青l(xiāng)關系與戶籍制度功能演進歷程可以發(fā)現(xiàn),城鄉(xiāng)發(fā)展戰(zhàn)略蘊涵著現(xiàn)行戶籍制度功能變遷的理念與方向,城鄉(xiāng)發(fā)展水平決定著現(xiàn)行戶籍制度功能供給的結構與規(guī)模,城鄉(xiāng)發(fā)展問題決定著現(xiàn)行戶籍制度功能需求的方向與水平。
[Abstract]:As a public policy of government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dual attributes of nature and society, which is reflected by different functional forms.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volves, The function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also evolved from a single social management to a functional system that integrates social management, migration restrictions and benefits distribution. The proportion of various functions varies wit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After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ontains the concept and direction of the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determines the structure and scale of the functional supply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problem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and level of the functional demand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CJL026)
【分類號】:D631.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美艷;蔡f ;;戶籍制度改革的歷程與展望[J];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2 余佳;丁金宏;;中國戶籍制度:基本價值、異化功能與改革取向[J];人口與發(fā)展;2008年05期
3 陶然;劉凱;;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J];人口與發(fā)展;2009年06期
4 范建剛;;我國“戶籍改革陷阱”的形成及其破解[J];思想戰(zhàn)線;2012年05期
5 陸益龍;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鄉(xiāng)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J];學海;2001年06期
6 王海光;當代中國戶籍制度形成與沿革的宏觀分析[J];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04期
7 肖海英;論我國戶籍制度功能的異化及其回歸[J];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強;陳迪金;;金融危機前后我國“民工荒”的比較分析與對策選擇[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譚賢楚;劉倫文;龍永紅;周書剛;;互動發(fā)展:新農村建設中的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文化變遷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6期
3 張友強;;村民自治權利保障策略研究綜述及反思[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6期
4 王春鳳;;我國農民階層的平等權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2期
5 鄭李宏;屈軍濤;李前進;;新型農業(yè)科技培訓模式調查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24期
6 張英;林英;;彭陽縣小岔鄉(xiāng)李渠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年06期
7 楊順順;欒勝基;;農村環(huán)境多主體仿真系統(tǒng)建構——農戶模型在農村環(huán)境管理中的應用[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網絡版(預印本);2009年03期
8 張瑋;;淺議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利益視角[J];北方經濟;2011年08期
9 馬興文;;西北農耕區(qū)大量農村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基于寧夏彭陽縣×村的調研[J];北方經濟;2012年06期
10 張澤;李鵬;;兩岸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比較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褚宏啟;;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體系重構與制度創(chuàng)新——中國教育二元結構及其破解[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呂云濤;;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背景下戶籍制度改革的路徑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葉建亮;;歧視性公共產品分配政策與城市人口控制——對戶籍制度的一個新政治經濟學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段會冬;;從農村城鎮(zhèn)化看農村教育的目標定位問題[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王義飛;;農民工身份代際傳遞的制度邏輯——一個再生產的視角[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瑩;;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宏觀背景研究——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結構的視角[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余佳;余佶;;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的過去與未來:政策效應、改革取向與步驟選擇[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8 董石桃;;村級公共事務治理的基本路徑與趨向——基于L市唐家村的調查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蘇振芳;林建鴻;;農村勞動力外流對生育文化影響研究[A];農村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學森;我國毛南族聚居區(qū)傳統(tǒng)體育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實證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馮振東;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市場一體化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王敬賢;現(xiàn)階段農村勞動力流動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楊斌;農村教育投入:績效、機制與模式[D];西南大學;2011年
5 劉西忠;大學生村干部政策體系建構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桂家友;中國城鄉(xiāng)公民權利平等化問題研究(1949-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tǒng)民間組織沙尼調查[D];蘭州大學;2011年
8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蘇布德;新巴爾虎蒙古社區(qū)的變遷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吐爾地·卡尤木;維村社會的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麗慧;探尋非經濟因素對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與制約[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吳丹丹;區(qū)域合作視角下的長三角人力資源一體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舜;大學生村官的身份認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畢暢;發(fā)展權視角下的林農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5 曲聰聰;城市近郊農村居民出游意向及市場營銷策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黎莉;信息屏障與農村社會穩(wěn)定[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閆麗娟;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立剛;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農村孝道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劉蕭;商丘市睢陽區(qū)農民培訓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10 霍慧麗;農村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益龍;1949年后的中國戶籍制度:結構與變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孫莉;呂斌;周蘭蘭;;中國城市承載力區(qū)域差異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9年03期
3 張慶五;有關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改革的思考[J];公安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4 藍海濤;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的歷史淵源及國際比較[J];人口與經濟;2000年01期
5 班茂盛,祝成生;戶籍改革的研究狀況及實際進展[J];人口與經濟;2000年01期
6 王太元;中國戶政制度的演進與改革(一):中國戶口管理制度概述[J];人口與計劃生育;2004年01期
7 李若建;城鎮(zhèn)戶籍價值的顯化與淡化過程分析[J];社會科學;2001年09期
8 丁水木;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功能及其改革走向[J];社會學研究;1992年06期
9 吳曉剛;;中國的戶籍制度與代際職業(yè)流動[J];社會學研究;2007年06期
10 趙文遠;1958年中國改變戶口自由遷移制度的歷史原因[J];史學月刊;2004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德鵬;論現(xiàn)行戶籍制度與城鄉(xiāng)關系的改革[J];中國農村經濟;1995年02期
2 王洪波,陸杰華;現(xiàn)行戶籍制度是計劃經濟的“產兒”[J];中國改革;1999年09期
3 ;現(xiàn)行戶籍制度五大弊端[J];黨政干部文摘;2001年09期
4 陸學藝;要下決心及早改革現(xiàn)行戶籍制度[J];中國經貿導刊;2001年18期
5 張偉;;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形成、演變及特征[J];理論探索;2006年04期
6 楊士進;;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形成、演變及其反思[J];北京黨史;2008年02期
7 楊士進;;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形成、演變及其反思[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8年03期
8 郭欣根;張寧;;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利弊及改革思路[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年05期
9 苑淼;紀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中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改革[J];學理論;2010年30期
10 薛寅;;是改革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時候了[J];群言;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曉蓮;張慶軍;曾偉;;層級裂痕與流動壁壘——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弊端芻議[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樊玲;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關鍵是改革現(xiàn)行戶籍制度[N];華興時報;2008年
2 曾文鴻;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五大弊端[N];中國民族報;2001年
3 張嵐;城市現(xiàn)行戶籍制度面臨挑戰(zhàn)[N];江蘇經濟報;2002年
4 記者 劉百軍;現(xiàn)行戶籍制度弊端多章聯(lián)生代表建議 立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步伐[N];法制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文繼紅;現(xiàn)行戶籍制度弊端突出[N];遼寧日報;2001年
6 張有義;現(xiàn)行戶籍制度四大不良影響[N];法制日報;2007年
7 聞 名;破解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大壩僵局”[N];中國商報;2005年
8 周星;中國戶籍制度的解讀[N];中華讀書報;2004年
9 記者 高柱;四川全面放開落戶限制[N];工人日報;2013年
10 汪俊英;現(xiàn)行戶籍制度已不適應社會管理需要[N];中國改革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賴林梅;論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郝加華;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中的平等權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3 黃貞貞;漳州市現(xiàn)行戶籍制度改革的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4 林潤;現(xiàn)行戶籍制度及“附加值”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一林;現(xiàn)行戶籍制度對公民權利的影響及立法完善[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張繼鋒;對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改革的思考[D];延邊大學;2010年
7 高大力;法治社會中的人口管理制度變革[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朱翠明;中國戶籍制度的歷史沿革及改革趨向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4889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fanzuizhian/164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