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肖像權的法律保護
發(fā)布時間:2020-12-02 14:49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與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新媒體時代下各種圖片與視頻的傳播更為便捷。具有直觀、形象、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與視頻表達方式逐漸替代了過去大量用文字交流的方式,文字逐漸成為輔助。這種以圖片、視頻為主的表達方式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也會被一些想要牟取利益的不法分子利用從而侵害到他人的肖像權。這也就導致了新媒體時代下,越來越多的肖像權侵權糾紛和訴訟。這些糾紛和訴訟就是人們在新媒體平臺上對含有人物肖像的圖像、視頻等不合理的干涉、制作、損毀和使用所造成的。因此,想要解決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保護的問題,就要從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保護的現實情況入手,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法律對策。本文從民法人格權的肖像權理論出發(fā),結合新時代網絡媒體的特點和國內外在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的法律保護,首先通過搜集案例進行數據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然后步總結出新媒體對肖像侵權的表現、危害,闡明對此論題研究的必要性,從而引出肖像權的法律保護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思考,同時也希望對規(guī)范網絡媒體、網民的行為,提高其法律素養(yǎng),營造良好網絡環(huán)境具有現實意義。本文正文處引言部分外一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案例數據和典型案例分析
1.1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案例數據分析
1.1.1 模糊的賠償標準和現有的舉證責任制度導致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
1.1.2 民眾對肖像權的保護意識不夠,案件多為公眾人物肖像權侵權
1.2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典型案例分析
1.2.1 葛優(yōu)躺之訴
1.2.2 隨手拍之訴
2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有其獨有的特點
2.1 新媒體是區(qū)別于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媒介
2.2 互聯網信息傳播技術衍生出了新媒體時代下的肖像權
2.3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的具體表現
2.3.1 干涉肖像權的使用
2.3.2 非法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
2.3.3 非法損毀肖像權人的肖像
2.3.4 非法使用肖像權人的肖像
2.4 新媒體時代肖像侵權的危害
2.4.1 對肖像權人的危害
2.4.2 對其他各方的危害
3 新媒體時代下國內外肖像權的保護現狀
3.1 概括式的阻卻違法事由更能保護肖像權中的人格權益
3.2 著作權法保護模式更能保護肖像權中的財產利益
3.3 分類保護模式更適合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的保護
3.4 《人格權編(草案)》拋棄了“以營利為目的”這一構成要件
4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的法律保護對策
4.1 列舉式和概括式并存,完善肖像權的合理使用范圍
4.2 確定賠償標準或設立懲罰性賠償
4.3 合理分配舉證責任,有條件地適用舉證責任倒置
4.4 加快新聞法的出臺和加強平臺自身的監(jiān)管職責
4.5 增強網民的法律意識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的亮點及完善[J]. 王利明. 中國法律評論. 2019(01)
[2]《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人格權編評析[J]. 張紅. 法學評論. 2019(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格權法》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J]. 楊立新,扈艷. 財經法學. 2016(04)
[4]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特點比較[J]. 何英. 發(fā)展. 2014(04)
[5]傳統媒體在自媒體時代遭遇的挑戰(zhàn)與應對之策[J]. 鄒曉東. 新聞傳播. 2013(09)
[6]淺談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傳播與人格權保護——以微型博客(微博)為例[J]. 任蕓瑩. 東南傳播. 2013(03)
[7]人格權法獨立成編的體系效應之辨識[J]. 黃忠. 現代法學. 2013(01)
[8]論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的保護[J]. 王利明.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9]論日本法中的肖像權保護[J]. 駱正言. 日本研究. 2010(03)
[10]論網絡侵權的法律適用[J]. 胡廷松.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碩士論文
[1]“拍客”行為性質的法律分析[D]. 孟春光.黑龍江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895483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案例數據和典型案例分析
1.1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案例數據分析
1.1.1 模糊的賠償標準和現有的舉證責任制度導致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
1.1.2 民眾對肖像權的保護意識不夠,案件多為公眾人物肖像權侵權
1.2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典型案例分析
1.2.1 葛優(yōu)躺之訴
1.2.2 隨手拍之訴
2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有其獨有的特點
2.1 新媒體是區(qū)別于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媒介
2.2 互聯網信息傳播技術衍生出了新媒體時代下的肖像權
2.3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侵權的具體表現
2.3.1 干涉肖像權的使用
2.3.2 非法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
2.3.3 非法損毀肖像權人的肖像
2.3.4 非法使用肖像權人的肖像
2.4 新媒體時代肖像侵權的危害
2.4.1 對肖像權人的危害
2.4.2 對其他各方的危害
3 新媒體時代下國內外肖像權的保護現狀
3.1 概括式的阻卻違法事由更能保護肖像權中的人格權益
3.2 著作權法保護模式更能保護肖像權中的財產利益
3.3 分類保護模式更適合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的保護
3.4 《人格權編(草案)》拋棄了“以營利為目的”這一構成要件
4 新媒體時代下肖像權的法律保護對策
4.1 列舉式和概括式并存,完善肖像權的合理使用范圍
4.2 確定賠償標準或設立懲罰性賠償
4.3 合理分配舉證責任,有條件地適用舉證責任倒置
4.4 加快新聞法的出臺和加強平臺自身的監(jiān)管職責
4.5 增強網民的法律意識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的亮點及完善[J]. 王利明. 中國法律評論. 2019(01)
[2]《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人格權編評析[J]. 張紅. 法學評論. 2019(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格權法》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J]. 楊立新,扈艷. 財經法學. 2016(04)
[4]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特點比較[J]. 何英. 發(fā)展. 2014(04)
[5]傳統媒體在自媒體時代遭遇的挑戰(zhàn)與應對之策[J]. 鄒曉東. 新聞傳播. 2013(09)
[6]淺談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傳播與人格權保護——以微型博客(微博)為例[J]. 任蕓瑩. 東南傳播. 2013(03)
[7]人格權法獨立成編的體系效應之辨識[J]. 黃忠. 現代法學. 2013(01)
[8]論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的保護[J]. 王利明.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9]論日本法中的肖像權保護[J]. 駱正言. 日本研究. 2010(03)
[10]論網絡侵權的法律適用[J]. 胡廷松.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碩士論文
[1]“拍客”行為性質的法律分析[D]. 孟春光.黑龍江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89548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minfalunwen/289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