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碼相機行業(yè)的庫存管理研究
本文選題:供應鏈 切入點:庫存管理 出處:《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到今天,大多數(shù)大眾消費品都處于充分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中。而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全球企業(yè)都在挖掘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市場份額和利潤。全球化供應鏈就是各企業(yè)共同發(fā)現(xiàn)的解決方案之一。數(shù)碼相機行業(yè)廠商也加入了這個進程,全球化采購,全球化生產(chǎn),最終產(chǎn)品銷售到全球各個國家。采購成本和生產(chǎn)成本的降低使得佳能、尼康、索尼等競爭品牌的數(shù)碼相機產(chǎn)品價格持續(xù)下調,各個廠商都在通過提供更好的產(chǎn)品和更有競爭力的價格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然而全球化企業(yè)在降低成本過程中忽略了全球化供應鏈給企業(yè)帶來的風險,而歸根結底,供應鏈的風險體現(xiàn)在庫存風險上。2011年3月11日發(fā)生的日本大地震導致供應鏈斷裂時,全球市場都暫時出現(xiàn)了佳能、尼康、索尼等日本主要品牌相機庫存供應不足的情況,而后全球經(jīng)濟仍然復蘇緩慢,尤其是中國經(jīng)濟,由于經(jīng)濟本身以及國家政策原因導致需求發(fā)生重大變化,之前由于暫時的供應短缺導致的表面繁榮終于泡沫破滅,市場的逐漸萎縮最終在2012年形成了一次數(shù)碼相機行業(yè)廠商的庫存危機。為避免再次出現(xiàn)類似危機,減小企業(yè)的損失,以及甚至可能帶來的經(jīng)營危機,本文研究目前數(shù)碼相機行業(yè)廠商庫存管理現(xiàn)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1,利用最新的庫存管理系統(tǒng)的優(yōu)越性和靈活性,改變目前低效率的庫存管理方式,通過更合理的倉庫和物流設計減少貨物存放及流通中所占用的時間,從而降低庫存水平,同時減少運輸和倉儲費用;2,將采購計劃與銷售目標分開管理,避免由于銷售目標過高無法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過高的庫存水平;3,通過調整組織架構改進庫存分配方法,使得庫存分配兼具公平性與靈活性;4,深入與經(jīng)銷商的合作,完善目前的經(jīng)銷商庫存管理系統(tǒng)的同時,推進供應商庫存管理(VMI),使得無論是經(jīng)銷商還是廠商的庫存都更加合理化,減少缺貨,更避免過多庫存帶來的風險。5,對于新成立的直營電商渠道帶來的新形式的不良品庫存提出解決方案。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改進來實現(xiàn)數(shù)碼相機行業(yè)廠商庫存管理的更加合理化,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降低庫存風險,提高企業(yè)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Abstract]:As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s today, most consumer goods are in a ful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win the competition, global enterprises are trying to cut costs while tapping consumer demand. Thus increasing market share and profits. Global supply chain is one of the solutions that enterprises find together. The manufacturers of digital camera industry also join in this process, global purchasing, global production, The final product is sold to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reduction in purchasing and production costs has led to continued price reductions for competing brands such as Canon, Nikon and Sony. Firms are fighting for a bigger share of the market by offering better products and more competitive prices. However, in reducing costs, global firms ignore the risks posed by global supply chains, and ultimately, The risk of supply chain is reflected in the risk of inventory. When the Japanese earthquake in March 11th 2011 caused the supply chain to break, the global market was temporarily in short supply of Canon, Nikon, Sony and other major Japanese brands. Then the global recovery is still slow, especially in China, where demand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because of the economy itself and national policies, after the apparent boom caused by temporary supply shortages finally burst. The shrinking market eventually created an inventory crisis for the digital camera industry in 2012. To avoid a similar crisis, to reduce losses and possibly even a business cri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of digital camera manufacturers,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possible solutions, mainly including: 1, using the advantages and flexibility of the latest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Change the current ineffici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reduce the amount of time consumed in the storage and circulation of goods through more reasonable warehouse and logistics design, thereby reducing the inventory level,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ransportation and warehousing costs, separate procurement plans from sales targets, avoid excessive inventory levels resulting from excessive sales targets, and improve inventory allocation methods through adjustments to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Make inventory allocation both fair and flexible. Cooperate with dealers in depth, improve the current dealer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promote supplier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make the inventory of both dealers and manufacturers more reasonable. Reduce shortages, To avoid the risk of excessive inventory. 5. to put forward a solution for the new form of bad inventory brought by the newly established e-commerce channel. We hope that these improvements can be used to rationalize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of manufacturers in the digital camera industr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while reducing inventory risk,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學位授予單位】: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4;F426.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興龍;;基于T模式的D事業(yè)部庫存管理改進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年10期
2 李琳;;聯(lián)合庫存管理的優(yōu)點[J];企業(yè)管理;2010年04期
3 蘇虹;劉宏彪;;尋求有效的庫存管理對策[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2年06期
4 陳云卿;庫存管理戰(zhàn)略[J];管理科學文摘;1995年06期
5 陳云卿;多層次系統(tǒng)的庫存管理戰(zhàn)略[J];管理科學文摘;1995年06期
6 李景星;;淺談庫存管理手段在企業(yè)庫存管理中的應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4年03期
7 包菊芳;論備件無庫存管理[J];中國設備管理;2000年11期
8 Dr.AlexK C Wong;庫存管理——快捷運輸?shù)闹饕u價指標(英文)[J];集裝箱化;2000年02期
9 付衍梁;改進物供模式的設想——油田物供部門實施聯(lián)合庫存管理的探討[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年18期
10 周國堯;上海石化庫存管理對策[J];金山油化纖;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維鼎;丁會凱;;大型生產(chǎn)庫存管理的動態(tài)優(yōu)化[A];199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鄧奕碧;;現(xiàn)代庫存管理淺析[A];中國鐵道學會物資管理委員會物資管理與營銷暨物資流通系統(tǒng)理論學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金弘;;優(yōu)化庫存管理的探索與實踐[A];中國鐵道學會物資管理委員會2009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冰;李佳奇;康鵬宇;;淺析庫存管理與企業(yè)績效的關系[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學術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2)[C];2011年
5 應甫成;肖俊嶺;;裝備物資庫存管理系統(tǒng)建模[A];2011年通信與信息技術新進展——第八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鄧岳湘;饒聃;饒肜;;淺淡物流管理中庫存管理現(xiàn)代化[A];’2002天津IT、網(wǎng)絡、信息技術、電子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李勇建;陳劍;涂凍生;;考慮替代具有兩類產(chǎn)品返回的隨機回收庫存管理[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宋雪蓮;;基于多目標規(guī)劃的聯(lián)合庫存管理研究[A];創(chuàng)新裝備技術 給力地方經(jīng)濟——第三屆全國地方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3年
9 徐瑞剛;;限額條件下的庫存管理決策分析[A];2003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張現(xiàn)和;;正確認識庫存 強化庫存管理 降低庫存成本[A];中國鐵道學會物資管理委員會2009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杜鵑;推進備件無庫存管理任重道遠[N];中國冶金報;2003年
2 林成林;庫存管理[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3 王丹 楊紅勝;岳陽局強化庫存管理防范經(jīng)營風險[N];中國郵政報;2009年
4 張蓓;選擇庫存管理莫忽視關務[N];東莞日報;2010年
5 石陳瓊;淺談如何加強集郵庫存管理[N];中國郵政報;2011年
6 記者 韓樂;期現(xiàn)結合利于鋼貿商動態(tài)庫存管理[N];期貨日報;2012年
7 齊健;軟件管庫存 家底更清晰[N];中國稅務報;2005年
8 張小明;在供應鏈競爭中優(yōu)化庫存管理[N];中國水運報;2004年
9 王威;庫存壓力的信息化解決途徑[N];中國商報;2013年
10 趙剛(作者單位: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庫存管理[N];中國財經(jīng)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任家福;服務商選擇與備件備品庫存管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陶峰;動態(tài)規(guī)劃模型在庫存管理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曹曉剛;原材料價格波動下的生產(chǎn)—庫存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映雪;CH公司庫存管理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馮杰;庫存管理影響因素及其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張丹;工程機械結構件再制造庫存管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4 華新;供應鏈視角下BS公司庫存管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5 張強;FLEX公司庫存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鄭淑花;H卷煙廠原輔料庫存管理研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7 薛成成;某新能源汽車企業(yè)訂單式生產(chǎn)向核心產(chǎn)品產(chǎn)業(yè)化戰(zhàn)略調整下的庫存管理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15年
8 章林浩;JIT環(huán)境下建筑鋼材庫存管理與風險防范[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9 周正杏;供需失衡下的生物實驗室設備制造商庫存管理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10 王俊;A公司精益庫存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6110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56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