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產權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20:55
【摘要】:制度改革的實質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其目的是通過相關政策法規(guī)對財產權利的界定,保護和實施,確立有效的利益激勵和約束機制,減少制度運行的交易成本,從而實現(xiàn)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民辦高校在發(fā)展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產權的不明晰,阻礙了民辦高校的進一步發(fā)展。 民辦高校產權是指民辦學校在籌資辦學過程中,各辦學主體關于學校財產的使用,占有,收益,轉讓以及處置等權利的界定,保護及實施所形成的產權關系。民辦高校產權的運行機制是否合理,科學,將直接影響到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和效益。因此,對民辦高校產權界定,就是要分析各種民辦高校辦學主體之間形成的產權關系、產權結構及產權安排。民辦高校產權制度的界定,劃分和維護,解決的是民辦高校歸誰所有,各產權主體擁有那些權利,它是民辦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同時,通過法律的健全與完善來明晰民辦高校產權,通過對民辦高校營利與非營利的劃分,界定民辦高校不同性質資產的所有權及剩余財產的分配辦法,明確負責民辦高校資產監(jiān)管的主體及其責任,健全非營利民辦高校的學校法人制度與內部治理結構及民辦高校收益權的政策,政府對民辦高校的宏觀管理及對民辦高校產權的界定與保護來達到這一目的。 民辦高校產權的明晰歸根結底需要依靠法律的保護,只有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產權制度,才能確保依法辦事、有法可依。同時,民辦高校產權公益性與營利性決定了要充分考慮合理回報,通過設計合理回報的具體模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在當前情況下,通過對民辦高校產權的分割、重組及共享,改變單一產權關系,,建立多元化的產權關系。通過對經(jīng)濟股份制模式的借鑒,不斷規(guī)范和完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648.7
本文編號:2705245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648.7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諶昱;;母體高校對獨立學院的產權控制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1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曼;民辦高校合法經(jīng)濟利益保障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史瓊;關于我國民辦高校產權問題的幾點思考[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3 諶昱;浙江省獨立學院產權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0524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0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