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國際留守兒童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05:50
溫州市是全國知名的僑鄉(xiāng),隨著華僑隊伍的日趨增長,因父母出國留在家鄉(xiāng)或是出生之后被父母送回國內的留守兒童已成為一個特殊群體。如何更好地促進這些兒童的健康成長,已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進行國內外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主要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差異教學理論、有效教學理、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理論,通過采用文獻法、調查法、比較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國際留守兒童”學習狀況、心理狀況的調查與分析,及其監(jiān)護人的訪談,深入剖析了“國際留守兒童”的學習和品德現(xiàn)狀、教育現(xiàn)狀和教育需求。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國際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總體情況一般,學習水平不高,受中文水平影響較大,以致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品德發(fā)展方面總體情況較好,但是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親情缺失造成心理素質較差。(2)“國際留守兒童”教育的課程策略狀況一般、教學策略還不夠豐富、德育策略較好。(3)“國際留守兒童”課程的設置既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又要結合育人目標;既要有科學性,又要地方特色,豐富課程設置。在教學策略上需要探索更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品德發(fā)展方面要創(chuàng)新德育策略,走個體化德育的路子。(4)“國際留守兒童”教育...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與理論支撐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溫州市實驗小學國際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2.1 “國際留守兒童”學習與品德現(xiàn)狀分析
2.2 “國際留守兒童”教育現(xiàn)狀分析
2.3 “國際留守兒童”的教育需求現(xiàn)狀分析
第三章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而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課程實施的文化訴求[J]. 蔣紅斌. 教育科學研究. 2008(11)
[2]美國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探析[J]. 周莉萍. 歷史教學問題. 2006(06)
[3]對留守學生的教育策略[J]. 牟進強. 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03)
[4]教學策略研究——教學語言[J]. 禹實.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06(04)
[5]農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干預[J]. 李寶峰. 教育探索. 2005(05)
[6]“一主三分”式教學模式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探析[J]. 李妍,王洪錄. 開放教育研究. 2003(06)
[7]小班“兩檔三分”教學策略研究[J]. 崔立中,王凱. 遼寧教育研究. 2002(09)
[8]關于學習策略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J]. 桑青松,葛明貴. 教育科學研究. 2001(11)
[9]請關注“留守子女”[J]. 涂少清. 四川教育. 2001(04)
[10]論教學策略研究的現(xiàn)狀與意義[J]. 蔡淑蘭. 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04)
博士論文
[1]英國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 呂耀中.華東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福建長樂5~7歲海外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狀況的研究[D]. 伊琳玲.福建師范大學 2007
[2]農村留守兒童學業(y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 楊長平.北京大學 2007
[3]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研究[D]. 朱霞桃.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4]“留守子女”教育問題研究[D]. 馬曉鳳.西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896090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與理論支撐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溫州市實驗小學國際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2.1 “國際留守兒童”學習與品德現(xiàn)狀分析
2.2 “國際留守兒童”教育現(xiàn)狀分析
2.3 “國際留守兒童”的教育需求現(xiàn)狀分析
第三章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而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課程實施的文化訴求[J]. 蔣紅斌. 教育科學研究. 2008(11)
[2]美國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探析[J]. 周莉萍. 歷史教學問題. 2006(06)
[3]對留守學生的教育策略[J]. 牟進強. 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03)
[4]教學策略研究——教學語言[J]. 禹實.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06(04)
[5]農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干預[J]. 李寶峰. 教育探索. 2005(05)
[6]“一主三分”式教學模式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探析[J]. 李妍,王洪錄. 開放教育研究. 2003(06)
[7]小班“兩檔三分”教學策略研究[J]. 崔立中,王凱. 遼寧教育研究. 2002(09)
[8]關于學習策略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J]. 桑青松,葛明貴. 教育科學研究. 2001(11)
[9]請關注“留守子女”[J]. 涂少清. 四川教育. 2001(04)
[10]論教學策略研究的現(xiàn)狀與意義[J]. 蔡淑蘭. 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04)
博士論文
[1]英國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 呂耀中.華東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福建長樂5~7歲海外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狀況的研究[D]. 伊琳玲.福建師范大學 2007
[2]農村留守兒童學業(y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 楊長平.北京大學 2007
[3]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研究[D]. 朱霞桃.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4]“留守子女”教育問題研究[D]. 馬曉鳳.西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89609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89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