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麥品種對叢枝菌根真菌侵染的響應研究
【學位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512.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立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小麥的菌根侵染狀況及影響因素
1.2.2 接種AM真菌對小麥生長的影響
1.2.3 不同小麥品種菌根侵染率及菌根效應差異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小麥群體構成
2.2 試驗設計
2.3 樣品采集
2.4 測定指標
2.5 數據分析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地上部生物量的影響
3.2 不同小麥品種籽粒產量的菌根效應差異
3.3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花期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3.4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成熟期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3.5 不同小麥品種地上部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的菌根效應差異
3.6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氮、磷、鉀收獲指數的影響
3.7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籽粒氮、磷、鉀利用率的影響
3.8 不同小麥品種氮磷鉀收獲指數和籽粒利用效率的菌根效應差異
3.9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花期地上部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
3.10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成熟期地上部養(yǎng)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3.11 不同小麥品種地上部氮磷鉀利用效率的菌根效應差異
3.12 不同小麥品種花期、成熟期各生長指標的極端品種分布情況
第四章 討論
4.1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地上部生物量的影響
4.2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養(yǎng)分吸收量的影響
4.3 接種AM真菌對不同小麥品種養(yǎng)分效率的影響
4.4 不同小麥品種花期、成熟期各生長指標的極端品種分布情況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洲;;生長基質和菌根種類對香蕉苗氣候適應性及營養(yǎng)吸收的影響[J];中國果業(yè)信息;2017年04期
2 薛松;;菌根學及其在林業(yè)上的應用研究進展[J];貴州林業(yè)科技;2017年01期
3 陳柳英;;菌根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展望[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5年12期
4 金樑;;吹響菌根生態(tài)學研究的號角[J];生態(tài)學報;2016年10期
5 劉汝貴;周國慶;;林木菌根化造林技術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年13期
6 張春英;;植物的親密伙伴——菌根[J];林業(yè)與生態(tài);2012年02期
7 石兆勇;劉德鴻;王發(fā)園;丁效東;;菌根類型對森林樹木凈初級生產力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3期
8 張春英;;園林新知 植物的親密伙伴——菌根[J];園林;2011年03期
9 劉現剛;郭素娟;;菌根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1年02期
10 魏翔鶯;張春英;吳少華;;菌根的功能及其在綠化中的應用前景[J];亞熱帶農業(yè)研究;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娜;施氮肥對六個溫帶樹種細根解剖結構、形態(tài)、養(yǎng)分和菌根侵染特征的影響[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8年
2 Tsetsegmaa Munkhzul;蒙古國中央省區(qū)不同植物群落常見植物菌根結構及根際AMF多樣性的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8年
3 顧冕;作物缺磷和菌根信號轉導途徑中調控基因的鑒定與功能驗證[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姚慶智;內蒙古大青山地區(qū)油松菌根生物應用技術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4年
5 張霞;控制菌根共生效率玉米基因的定位與功能互補[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李少朋;煤炭開采對地表植物生長影響及菌根修復生態(tài)效應[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7 鄭朝元;遮光和磷供應對菌根共生體碳—磷互作的影響及不同演替草原植物的菌根響應[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8 樊永軍;內蒙古地區(qū)四種樹木外生菌根形態(tài)多樣性及分子鑒定[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年
9 楊秀麗;大興安嶺興安落葉松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菌根及其真菌多樣性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宋福強;大青楊VA菌根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佳麗;不同小麥品種對叢枝菌根真菌侵染的響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
2 劉家艷;消落帯菌根桑發(fā)育生理特征及抗鎘污染機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王健;不同土壤氮肥力下AM真菌對植物生長及其群落結構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8年
4 袁曉磊;信號物質對小麥菌根中氮磷轉運蛋白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年
5 王麗娟;桃葉杜鵑菌根苗對干旱脅迫的生理響應[D];貴州大學;2016年
6 孫倩;不同前作土壤對濕地松截根菌根化育苗的影響[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6年
7 邵東華;大青山主要造林樹種油松、華北落葉松人工菌根合成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3年
8 遲麗華;吉林省野生果樹菌根的調查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3年
9 朝毛日勒格;不同放牧強度下羊草草甸草原對菌根效應的響應[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李小利;外生菌根真菌菌株耐鹽堿性篩選以及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菌根苗合成、耐鹽堿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7041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zwlw/287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