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紋唇魚的性腺發(fā)育和人工繁殖及胚胎發(fā)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21 20:42
波紋唇魚是世界名貴魚類,由于棲息地破壞及過度捕撈等原因,波紋唇魚野生自然資源持續(xù)減少。開展波紋唇魚人工繁殖的研究與應用不僅能夠保護其野生資源,也能為其商業(yè)化養(yǎng)殖提供支持。本論文開展了波紋唇魚親魚性腺組織學、親魚培育、人工繁殖及個體早期發(fā)育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波紋唇魚在人工養(yǎng)殖條件的繁殖生物學的特點,為該魚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論依據(jù)。 利用石蠟切片技術(shù)、電鏡掃描技術(shù)對波紋唇魚的性腺組織學、精子形態(tài)進行研究,初步觀察了解波紋唇魚親魚性腺發(fā)育規(guī)律及精子的形態(tài)特征。波紋唇魚雌性個體一般比雄性小,同一時期卵巢內(nèi)存在不同時相的卵母細胞。卵巢在5-7月份發(fā)育較好,一般處于Ⅲ期末或Ⅳ期,卵巢內(nèi)以第3或第4時相的卵母細胞為主。組織學顯示,8月份到12月份親魚的卵巢發(fā)育一般,卵巢內(nèi)以第2、第3時相卵母細胞為主。不同時期卵巢中各個時相卵母細胞的類型和所占比例不同,Ⅱ期卵巢中,第2時相卵母細胞占總數(shù)的90.0%以上。Ⅲ期卵巢中,第3時相卵母細胞占切面細胞總數(shù)的77.8%以上。Ⅳ期卵巢中,第4時相卵母細胞占切面細胞總數(shù)的60%以上。波紋唇魚雄性個體一般比雌性大,精巢為小葉型結(jié)構(gòu),在5-7月份可發(fā)育至Ⅳ~V期。電鏡掃描結(jié)果顯示,波紋唇魚精子形態(tài)與一般硬骨魚類的相似,頭部無頂體,尾部細長。由此可知,波紋唇魚為非同步產(chǎn)卵類型魚類,雌雄性個體性腺發(fā)育具有一致性,這對人工繁殖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利用網(wǎng)箱培育親魚方法對波紋唇魚進行培育,使得親魚性腺發(fā)育成熟并產(chǎn)卵。選擇合適海域設置網(wǎng)箱,選用新鮮鯵科魚類、魷魚或螃蟹等甲殼類動物作為餌料,采用足量多次的投喂方式對11尾雌性、5尾雄性親魚進行強化培育。親魚總重約803.5kg,每天投喂餌料約l0.Okg,攝食量為約0.6kg,攝食率約為1.2%。經(jīng)過51天的培育,親魚性腺發(fā)育成熟,培育良好的波紋唇魚親魚在人工條件下可以批量產(chǎn)卵。產(chǎn)卵期間共獲得總卵量為10.97kg,其中受精卵4.96kg,受精率為45.2%。繁殖期間,群體中只有一尾雄魚(個體最大)參與繁殖,每天與1-2尾雌魚配對,直到所有雌性完成產(chǎn)卵。 用光學顯微鏡對波紋唇魚受精卵的發(fā)育全程及初孵仔魚的形態(tài)進行觀察。結(jié)果表明:波紋唇魚的受精卵圓球型,無色透明,浮性卵,卵內(nèi)有一個光亮的油球。其卵徑(635.6±50)μm,顯著小于其他海水魚類。受精卵在鹽度30、溫度27.7~29.0℃的海水中,歷時15小時30分鐘孵出仔魚。初孵仔魚全身透明無色,全長(1305±50)μm,具有一個大的橢球形卵黃囊,油球位于卵黃囊的最前端。初孵仔魚無活動能力,懸浮在水體中。受精卵發(fā)育過程中,其神經(jīng)板在原腸中后期就已出現(xiàn),相似溫度條件下,其胚胎發(fā)育速度明顯快于其他海水魚類。
【學位單位】:海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S917.4
【部分圖文】:
波紋唇魚的精子頭部為球形,表面有凸四感。尾部細長,掃描電鏡下顏色較暗(圖2-1)。頭部和尾部的連接處為精子的頸部,且近頭端寬于近尾端。精子頭部與頸部相接的部位形成一條隆起的赤道線(圖2-2)。掃描電鏡下,測得精子的尾部長度約為36.1 um (圖2-1),頭部直徑約為2.82 um (圖2-2)。12
II期卵巢:外觀呈帶狀,淡黃色,半透明。切面顯示主要含有第2時相的卵母細胞,同時存在少量第3時相卵母細胞(圖3-1)。III期:卵巢表面血管明顯,淺黃色,前段擴大鈍圓,后段較細,呈棒狀。卵巢內(nèi)部可見微小卵粒,不易分離。此時期以第3時相的卵母細胞為主(圖3-2),少量第2時相卵母細胞。IV期:卵巢淡黃色,體積明顯變大,膨脹飽滿,卵粒增大含有大量卵黃。觀察切片發(fā)現(xiàn)卵巢中主要含有第4時相的卵母細胞,同時也存在第2、第3時相的卵母細胞(圖3-3)。13
20140521 少量 < 0.10 0.00 0.00 0.0020140522 少量 < 0.10 0.00 0.00 0.0020140523 0.50 0.30 0.20 60.0020140524 1.05 0.80 0.15 76.1920140525 1.50 0.90 0.70 60.0020140526 0.55 0.40 0.15 72.7320140527 1.90 0.85 1.05 44.7520140528 0.50 0.40 0.10 80.0020140529 1.20 0.48 0.72 40.0020140530 少量 < 0.10 0,00 0.00 0.0020140531 1.50 0.50 1.00 33.3320140601 0.67 0.04 0.63 5.9720140602 0.10 0,00 0.00 0.0020140603 1.20 0.70 0.50 58.33合計 10.97 5.37 5.60 48.95產(chǎn)卵期間卵量變化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93572
【學位單位】:海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S917.4
【部分圖文】:
波紋唇魚的精子頭部為球形,表面有凸四感。尾部細長,掃描電鏡下顏色較暗(圖2-1)。頭部和尾部的連接處為精子的頸部,且近頭端寬于近尾端。精子頭部與頸部相接的部位形成一條隆起的赤道線(圖2-2)。掃描電鏡下,測得精子的尾部長度約為36.1 um (圖2-1),頭部直徑約為2.82 um (圖2-2)。12
II期卵巢:外觀呈帶狀,淡黃色,半透明。切面顯示主要含有第2時相的卵母細胞,同時存在少量第3時相卵母細胞(圖3-1)。III期:卵巢表面血管明顯,淺黃色,前段擴大鈍圓,后段較細,呈棒狀。卵巢內(nèi)部可見微小卵粒,不易分離。此時期以第3時相的卵母細胞為主(圖3-2),少量第2時相卵母細胞。IV期:卵巢淡黃色,體積明顯變大,膨脹飽滿,卵粒增大含有大量卵黃。觀察切片發(fā)現(xiàn)卵巢中主要含有第4時相的卵母細胞,同時也存在第2、第3時相的卵母細胞(圖3-3)。13
20140521 少量 < 0.10 0.00 0.00 0.0020140522 少量 < 0.10 0.00 0.00 0.0020140523 0.50 0.30 0.20 60.0020140524 1.05 0.80 0.15 76.1920140525 1.50 0.90 0.70 60.0020140526 0.55 0.40 0.15 72.7320140527 1.90 0.85 1.05 44.7520140528 0.50 0.40 0.10 80.0020140529 1.20 0.48 0.72 40.0020140530 少量 < 0.10 0,00 0.00 0.0020140531 1.50 0.50 1.00 33.3320140601 0.67 0.04 0.63 5.9720140602 0.10 0,00 0.00 0.0020140603 1.20 0.70 0.50 58.33合計 10.97 5.37 5.60 48.95產(chǎn)卵期間卵量變化圖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薇;符書源;郭仁湘;吳小易;李鑫煒;陳國華;;鞍帶石斑魚人工繁殖技術(shù)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年02期
2 許雁,熊全沫;中華鱘授精過程掃描電鏡觀察[J];動物學報;1988年04期
3 張旭晨,王所安;細鱗魚精巢超微結(jié)構(gòu)和精子發(fā)生[J];動物學報;1992年04期
4 張建軍,張知彬;動物的婚配制度[J];動物學雜志;2003年02期
5 王國恩;;魚類早期胚胎發(fā)生及環(huán)境影響[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03期
6 林浩然;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調(diào)控魚類生殖和生長的相互作用[J];動物學研究;2000年01期
7 張耀光,羅泉笙,何學福;長吻鮠的卵巢發(fā)育和周年變化及繁殖習性研究[J];動物學研究;1994年02期
8 尤永隆,林丹軍;鯉魚精子超微結(jié)構(gòu)的研究[J];動物學研究;1996年04期
9 林丹軍;張健;駱嘉;鄭智鶯;施學文;;人工養(yǎng)殖的大黃魚性腺發(fā)育及性周期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03期
10 鄒記興,陶友寶,向文洲,林堅士,胡超群;人工誘導點帶石斑魚性逆轉(zhuǎn)的組織學證據(jù)及其機制探討[J];高技術(shù)通訊;2003年06期
本文編號:289357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scyylw/28935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