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奧克尼群島海域南極磷蝦聲學評估
發(fā)布時間:2024-09-17 15:03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是南大洋中上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鍵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國于1985年開始評估南極磷蝦資源,以往多使用網具采樣的方法,評估結果精度不足,無法作為CCAMLR制定磷蝦漁業(yè)捕撈限額的參考依據。使用回波積分技術,通過磷蝦聲學散射值-磷蝦密度間的轉換因子評估磷蝦生物量,是國際磷蝦資源評估的主流,也是我國將來的發(fā)展方向。CCAMLR聲學工作組自2012年開始,將研究重點轉向分析利用磷蝦捕撈漁船科學探魚儀采集的聲學映像數(shù)據,認為漁船配置的科學魚探儀經校正后,采集的斷面聲學映像數(shù)據同樣可用于評估磷蝦生物量。我國磷蝦漁船根據農業(yè)部南極生物資源開發(fā)利用專項要求,于2015年開始配置CCAMLR要求的科學探魚儀,但尚未開展基于漁船聲學映像的磷蝦資源評估研究。本文基于我國磷蝦漁船“龍騰”輪2017年斷面探捕采集的聲學映像數(shù)據,通過聲學映像中非生物信號的去除,磷蝦回波判定,磷蝦集群檢測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磷蝦集群檢測等信號處理方法,最終評估出磷蝦生物量。評估結果填補了我國漁業(yè)工作組在南極磷蝦生物量評估方面的空白,并可作為CCAMLR確定下一輪捕撈限額的...
【文章頁數(shù)】:11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05625
【文章頁數(shù)】:11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2南極海洋生物養(yǎng)護公約(CCAMLR)海域區(qū)域劃分示意圖
南極海洋生物養(yǎng)護公約(CCAMLR)海域區(qū)域劃分示意Fig.1-2MapofconventionareaofCCAMLR.1973年,年捕撈量從1973~1974年的1.90×10.8×105(t圖1-3)。由于蝦殼的高氟含量導致的加工
圖1-3南極磷蝦年捕撈量(1973-2016)
圖1-3南極磷蝦年捕撈量(1973-2016)Fig.1-3AnnualcatchofAntarctickril(1973-2016)0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
圖2-1南奧克尼群島海域斷面調查CTD站位(黃色圓圈)及拖網位置(黑色方塊)
最大限度去除干擾噪聲。本文基于聲學數(shù)據后處理軟件Ecoview6.1(EchoviewSoftwarePty.Ltd.,Australia),以南奧克尼群島海域斷面6(圖2-1中站點T6-1至T6-4)的120kHz聲
圖2-2原始聲學映像
上海海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7圖2-2原始聲學映像Fig.2-2Rawacousticecogram2.1.3.1強、弱噪聲信號去除根據無干擾噪聲時的蝦群最大和最小后向體積散射強度設置積分閾值,去除強、弱噪聲信號。蝦群最大后向體積散射強度為積分閾值上限,最小后向體積散射....
本文編號:400562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scyylw/400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