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絨衣屬地衣的分類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3 21:48
絨衣屬(Coenogonium)地衣隸屬于真菌界(Fungi),雙核菌亞界(Dikarya),子囊菌門(Ascomycota),果囊菌亞門(Pezizomycotina),茶漬綱(Lecanoromycetes),厚頂盤亞綱(Ostropomycetidae),厚頂盤目(Ostropales),絨衣科(Coenogoniaceae)。該類群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世界范圍內約90余種。地衣體常樹皮生、巖石生、苔蘚生或者葉生;地衣體殼狀或細絲狀,細絲有時松散的附著在基物上,有時緊密編織形成氈毛狀的墊,藻層由無色菌絲包裹;子囊盤圓盤狀,無柄或有柄,貼生,淺黃色至橘黃色或幾乎近紅棕色,盤面平坦,微凹或微凸,盤緣明顯,光滑或呈齒輪狀。盤被一般發(fā)育良好,細胞排列緊密,形成假薄壁組織。子實層I-或I+藍色然后變成綠色至棕色;側絲不分支,寬1~1.2μm,通常側絲頂端微膨大(1.5~2.5μm)。子囊棒狀,無色透明,含8孢子,常單列或不規(guī)則雙列排布。子囊孢子無色透明,橢圓形或紡錘形,通常具1橫隔或者無隔。地衣體不含有化學物質;光合共生物為橘色藻屬。本研究所使用的400余份絨衣屬地衣標本采自中國的云南、海南、福建、廣西、湖南、臺灣和湖北等地,并現存于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地衣標本室(LCUF)、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標本館地衣標本室(HMAS-L)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隱花植物標本館地衣分館(KUN-L),對其從形態(tài)學、解剖學、化學、生物地理學和分子系統(tǒng)學等方面進行了綜合研究,共研究和發(fā)現了中國絨衣屬地衣20種,其中包括新種1個:即海南絨衣(Coenogonium hainanense);中國新記錄種9個:冠絨衣(C.coronatum)、彎絨衣(C.curvulum)、疏羽絨衣(C.disjunctum)、異盤絨衣(C.fallaciosum)、蓋拉絨衣(C.geralense)、葉下絨衣(C.hypophyllum)、串珠絨衣(C.moniliforme)、斯奎絨衣(C.siquirrense)和烏山絨衣(C.usambarense)。本研究依據綜合特征對每個種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和討論,并給出了該屬分種檢索表,此外,還提供了每種地衣的外部形態(tài)圖和子囊盤解剖圖。本研究填補了中國絨衣屬地衣的系統(tǒng)研究的空白,為進一步研究地衣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積累了資料,也為地衣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資源利用提供了依據,同時為中國地衣志的編寫與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和數據。
【學位單位】:聊城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Q949.34
【部分圖文】:
圖 3-1 基于 ITS 序列構建的絨衣屬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 3-1 The ML tree of Coenogonium inferred from ITS data由圖 3-1 可以看出,構建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中所包含 6 個絨衣屬的種,即 Coenogoniumgeralense、C. pineti、C. luteum、C. isidiatum、C. siquirrense 和 C. fallaciosum。我們可以看到,標本編號 20180227,20180229 和 20180230 聚為一支,并且與 C. pineti 互為姐妹類群。而標本編號 HN20170275,HN20170042,HN20171262 和 20180231 聚為一支,因此也可以確定這幾份標本為同一種。HN20170238 雖與 C. fallaciosum 聚在一起,但鑒定為另一種 C. siquirrense,是因為兩種在形態(tài)和解剖特征上有明顯差異。由此可見,關于絨衣屬中的部分標本的鑒定除了根據形態(tài)和解剖特征外,也得到了分子系統(tǒng)學的支持。3.3 絨衣屬地衣的種類及分布
圖 1.1 冠絨衣 Coenogonium coronatum [王偉成 HN20170170 (HMAS-L 0139527)]Bars: A= 0.5 mm, B= 0.5 mm, C= 100 μm, D= 50 μm
圖 1.1 冠絨衣 Coenogonium coronatum [王偉成 HN20170170 (HMAS-L 0139527)]Bars: A= 0.5 mm, B= 0.5 mm, C= 100 μm, D= 50 μm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9147
【學位單位】:聊城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Q949.34
【部分圖文】:
圖 3-1 基于 ITS 序列構建的絨衣屬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 3-1 The ML tree of Coenogonium inferred from ITS data由圖 3-1 可以看出,構建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中所包含 6 個絨衣屬的種,即 Coenogoniumgeralense、C. pineti、C. luteum、C. isidiatum、C. siquirrense 和 C. fallaciosum。我們可以看到,標本編號 20180227,20180229 和 20180230 聚為一支,并且與 C. pineti 互為姐妹類群。而標本編號 HN20170275,HN20170042,HN20171262 和 20180231 聚為一支,因此也可以確定這幾份標本為同一種。HN20170238 雖與 C. fallaciosum 聚在一起,但鑒定為另一種 C. siquirrense,是因為兩種在形態(tài)和解剖特征上有明顯差異。由此可見,關于絨衣屬中的部分標本的鑒定除了根據形態(tài)和解剖特征外,也得到了分子系統(tǒng)學的支持。3.3 絨衣屬地衣的種類及分布
圖 1.1 冠絨衣 Coenogonium coronatum [王偉成 HN20170170 (HMAS-L 0139527)]Bars: A= 0.5 mm, B= 0.5 mm, C= 100 μm, D= 50 μm
圖 1.1 冠絨衣 Coenogonium coronatum [王偉成 HN20170170 (HMAS-L 0139527)]Bars: A= 0.5 mm, B= 0.5 mm, C= 100 μm, D= 50 μm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侯亞男;張聰;馬遠征;呂劍薇;孫晗;鄭有為;賈澤峰;;泰山藥用地衣的初步研究[J];山東科學;2008年02期
2 崔桂友,段海;中國食用地衣種類的研究[J];江蘇農業(yè)研究;2000年03期
3 孫漢董;;地衣香料研究的進展[J];香料香精化妝品;1990年01期
本文編號:286914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swxlw/286914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