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菌對殼聚糖包覆納米鐵遷移性能的影響
【學位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X523;X172
【部分圖文】:
技術(shù)路線圖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硝化細菌的培養(yǎng)s eutrophus 購自中國工業(yè)文化收藏中心(中國北京),本培養(yǎng)的裝置,如圖 2.1 所示。培養(yǎng)箱內(nèi)含有 5 L 培養(yǎng)液,15.000 g·L-1的 NaHCO3,3.036 g·L-1的 NaNO3和 0.975 g·成分與 An 等人[80]描述的相同。嵌套桶內(nèi)含有 5 g 鐵粉(ol/L)以產(chǎn)生氫氣。將該裝置中的 HTB 在室溫下培養(yǎng),在(OD420= 0.0063 - 0.0068),用以監(jiān)測細菌的生長情況。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15 -充,浸濕的石英砂以每次1-2 cm的小增量填充有機玻璃柱,圖2.2為柱遷移實驗裝置圖。使用蠕動泵以 10 mL/min 的流速向石英砂柱中分別注入 nZVI 和 CS-nZVI 懸濁液,時間間隔為 10 min 在出水口收集樣品,稀釋一定倍數(shù),測定其中的鐵含量。其中 HTB以及不同水質(zhì)條件的改變,均是改變nZVI和CS-nZVI的背景溶液,即在nZVI和CS-nZVI懸濁液中加入不同濃度 HTB、HA、不同離子強度、硝酸鹽等。圖 2.2 柱遷移實驗裝置示意圖Fig.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column transport test device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利;王祥潤;;納米鐵作為納米材料對污染修復效能評述[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年08期
2 孫艷秋;柳聽義;燕志芳;王志如;楊藝琳;;納米鐵的制備及其去除污染物效果的研究進展[J];能源環(huán)境保護;2016年03期
3 王俊;;納米鐵材料在環(huán)境中的應用及毒性研究[J];科技致富向?qū)?2015年18期
4 閻國鋼;吳幸;林尤仕;閻來禹;楊文;林桂芬;葉美連;;硅橡膠納米鐵顯影復合材料體外血液相容性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5 趙倩倩;馮曉翔;;納米鐵鈀還原去除三氯乙烯的影響因素研究[J];硅谷;2013年17期
6 李夢澤;陳征賢;金曉英;陳祖亮;;膨潤土負載納米鐵鈀去除水中酸性大紅3R的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7 雷蕾;殷其亮;肖陽;李筱琴;;高分散性納米鐵的制備及其表征[J];硅酸鹽通報;2012年03期
8 黎淑貞;吳平霄;;有機蒙脫石負載納米鐵的制備與應用[J];礦物學報;2010年S1期
9 羅駒華;張振忠;張少明;;氣相法制備納米鐵顆粒新進展[J];材料導報;2007年S1期
10 亓家鐘;納米鐵治癌法[J];粉末冶金技術(shù);2005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全桂香;負載納米鐵的制備、表征及其對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2 董業(yè)碩;TiO_2/納米鐵改性與晶面優(yōu)化及氧化—還原特性調(diào)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7年
3 溫春宇;表面修飾納米鐵在含水層的遷移機制和修復效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4 李鐵龍;納米鐵及鐵鈀復合材料的制備與修復地下水基礎研究[D];南開大學;2006年
5 王薇;包覆型納米鐵的制備及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復的實驗研究[D];南開大學;2008年
6 張環(huán);負載型納米鐵銅二元金屬的合成與改性及其修復地下水中有機氯污染物的基礎研究[D];南開大學;2006年
7 李勇超;功能化核殼型納米鐵的制備及修復地下水中六價鉻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8 史嘉璐;含吡啶基螯合樹脂負載納米鐵系金屬選擇性還原硝酸鹽的特性和機理[D];南京大學;2015年
9 肖仕麗;靜電紡零價納米鐵/聚合物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環(huán)境修復應用[D];東華大學;2010年
10 Farooq Ahmad;納米鐵酸鈷的水生生物和蛋白質(zhì)毒性機制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瑞陽;反硝化菌對殼聚糖包覆納米鐵遷移性能的影響[D];天津理工大學;2019年
2 吳楊;綠色合成膨潤土負載納米鐵及其對水體中U(Ⅵ)的去除研究[D];南華大學;2018年
3 鄭嘉鴻;兩種植物葉子提取液綠色合成納米鐵及其對U(Ⅵ)的去除[D];南華大學;2018年
4 謝華俊;淀粉改性納米鐵的制備及對鉻污染水體和土壤的修復[D];溫州大學;2017年
5 郭娉;負載型納米鐵系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8年
6 刁志強;PAA/HEC包覆型納米鐵去除地下水中Cr(Ⅵ)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8年
7 徐柳;改性納米鐵的制備及其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實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8年
8 劉春一;負載有納米鐵的聚丙烯腈基復合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9 王妙婷;還原氧化石墨烯負載納米鐵強化還原地下水中硝酸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8年
10 鄭曉暄;微生物/納米鐵耦合去除地下水有機物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8年
本文編號:286916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swxlw/286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