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西緣漸新統(tǒng)臭椿屬、榆屬、樺木屬化石的研究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12-05 11:54
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內(nèi)陸盆地,是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以來古氣候和古生態(tài)變化的理想地區(qū)之一?茖W家們已經(jīng)通過磁性地層學、同位素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等手段在該盆地內(nèi)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比較而言該盆地內(nèi)翅果化石的地質(zhì)記錄相對較少,研究仍處于初期階段。本文研究了柴達木盆地花土溝地區(qū)漸新統(tǒng)上干柴溝組中保存的植物翅果及葉片化石,通過對翅果及葉片形態(tài)的對比研究,將翅果分別鑒定為臭椿屬古臭椿(Ailanthus confucii)、榆屬黑榆系未定種(Ulmus sp.)、樺木屬小葉樺相似種(Betula cf.microphylla);葉片鑒定為臭椿屬古臭椿(Ailanthus confucii)。臭椿屬翅果及葉片化石是柴達木盆地的首次發(fā)現(xiàn),并支持臭椿屬起源于印度的觀點,推測臭椿屬途經(jīng)柴達木盆地向北進行傳播,并傳播到歐洲;榆屬翅果化石的發(fā)現(xiàn)為榆屬的起源與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jù),推測榆屬起源于北美,漸新世已經(jīng)傳播到當前研究區(qū);樺木屬翅果化石是柴達木地區(qū)的首次報道,豐富了樺木屬翅果化石的記錄。通過采取最近親緣種和共存分析的方法,研究當前化石對應現(xiàn)生屬種的生...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次研究化石采集點地理位置圖(改自楊濤,2018)
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柴達木盆地西緣漸新統(tǒng)臭椿屬、榆屬、樺木屬化石的研究及意義2.2.1 區(qū)域構(gòu)造特征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以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著稱,包括六個構(gòu)造帶,分別是祁連、柴達木構(gòu)造帶,昆侖構(gòu)造帶、巴顏喀拉構(gòu)造帶、岡底斯構(gòu)造帶、喜馬拉雅構(gòu)造帶、羌塘–昌都構(gòu)造帶,其中高原北部主要受三大斷裂帶的影響,分別是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斷裂帶。青藏高原一直是地質(zhì)學家們研究的熱點,近年來關于青藏高原的研究在地磁學,古生物學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關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存在不同的觀點(王亞東等,2011)。青藏高原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地勢最高的盆地,經(jīng)緯度分別是90°00'–E 98°20',N 35°55'–N 39°20'。面積約 12 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3000 m(Land Xiong,2009;Chang et al.,2015)。其東連祁連山脈,北連阿爾金山南緣南靠東昆侖山。本次研究區(qū)的構(gòu)造背景如圖 2-2 所示。
8圖 2-3 上干柴溝組地層柱狀圖(改自 Yang et al.,2018)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type section of the Shangganchaigou(modifiedfrom Yang et al., 2018)剖面地層特征化石全部采集于花土溝地區(qū)的漸新統(tǒng)上干柴溝組,化在這個層位當中,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植物化石、昆蟲化石及楊柳科、豆科、松柏科、苦木科,昆蟲化石主要有蚊(Yang et al.,2018)并且地層中有石膏夾層的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榆科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研究[J]. 任廣明. 現(xiàn)代園藝. 2018(13)
[2]豫北平原全新世孢粉記錄氣候變化與古文化演替[J]. 李貺家,顧延生,劉紅葉.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5)
[3]青藏高原古高程定量恢復研究進展[J]. 姜高磊,張克信,徐亞東. 地球科學進展. 2015(03)
[4]柴達木盆地上干柴溝組時代歸屬及代號變更建議[J]. 馬新民,劉池洋,羅金海,曾方明,陳大友,張越清.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14(06)
[5]遼西侏羅紀紫萁根莖化石新材料(Ashicaulis wangiisp.nov.)及古生物地理學和演化意義[J]. 田寧,王永棟,張武,蔣子堃.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4(10)
[6]Cenozo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Inferred from n-alkane Records[J]. LIU Zhonghui,ZHANG Kexin,SUN Yuanyuan,LIU Weiguo,LIU Yusheng(Christopher),QUAN C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4(05)
[7]廣西漸新統(tǒng)寧明組臭椿屬(苦木科)的翅果化石及其分類學和生物地理學意義[J]. 宋柱秋,史恭樂,陳運發(fā),王祺. 古生物學報. 2014(02)
[8]南海鶯瓊盆地漸新世—上新世孢粉組合序列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 謝金有,覃軍干,李君,蔡堪祿,劉新宇. 微體古生物學報. 2014(01)
[9]柴達木盆地大紅溝剖面新生代地層巖石磁學特征與環(huán)境演變[J]. 柯學,季軍良,宋博文,王朝文,張楗鈺,孫作本,張宗言. 地質(zhì)通報. 2013(01)
[10]樺木屬植物地理分布及利用價值述評[J]. 楊萬波,蘭士波,李紅艷.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2(04)
博士論文
[1]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細結(jié)構(gòu)及古氣候重建[D]. 王姿晰.蘭州大學 2018
[2]轉(zhuǎn)錄組數(shù)據(jù)在樺木科生態(tài)適應、物種形成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中的應用初探[D]. 馬會.蘭州大學 2014
[3]浙東中新世殼斗科化石及其古生物地理學和古環(huán)境意義[D]. 賈慧.蘭州大學 2014
[4]云南騰沖上新世團田植物群及其古環(huán)境分析[D]. 吳靖宇.蘭州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漸新統(tǒng)合歡草屬、槭屬化石研究及其地質(zhì)意義[D]. 楊濤.蘭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2899412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次研究化石采集點地理位置圖(改自楊濤,2018)
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柴達木盆地西緣漸新統(tǒng)臭椿屬、榆屬、樺木屬化石的研究及意義2.2.1 區(qū)域構(gòu)造特征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以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著稱,包括六個構(gòu)造帶,分別是祁連、柴達木構(gòu)造帶,昆侖構(gòu)造帶、巴顏喀拉構(gòu)造帶、岡底斯構(gòu)造帶、喜馬拉雅構(gòu)造帶、羌塘–昌都構(gòu)造帶,其中高原北部主要受三大斷裂帶的影響,分別是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斷裂帶。青藏高原一直是地質(zhì)學家們研究的熱點,近年來關于青藏高原的研究在地磁學,古生物學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關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存在不同的觀點(王亞東等,2011)。青藏高原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地勢最高的盆地,經(jīng)緯度分別是90°00'–E 98°20',N 35°55'–N 39°20'。面積約 12 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3000 m(Land Xiong,2009;Chang et al.,2015)。其東連祁連山脈,北連阿爾金山南緣南靠東昆侖山。本次研究區(qū)的構(gòu)造背景如圖 2-2 所示。
8圖 2-3 上干柴溝組地層柱狀圖(改自 Yang et al.,2018)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type section of the Shangganchaigou(modifiedfrom Yang et al., 2018)剖面地層特征化石全部采集于花土溝地區(qū)的漸新統(tǒng)上干柴溝組,化在這個層位當中,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植物化石、昆蟲化石及楊柳科、豆科、松柏科、苦木科,昆蟲化石主要有蚊(Yang et al.,2018)并且地層中有石膏夾層的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榆科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研究[J]. 任廣明. 現(xiàn)代園藝. 2018(13)
[2]豫北平原全新世孢粉記錄氣候變化與古文化演替[J]. 李貺家,顧延生,劉紅葉.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5)
[3]青藏高原古高程定量恢復研究進展[J]. 姜高磊,張克信,徐亞東. 地球科學進展. 2015(03)
[4]柴達木盆地上干柴溝組時代歸屬及代號變更建議[J]. 馬新民,劉池洋,羅金海,曾方明,陳大友,張越清.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14(06)
[5]遼西侏羅紀紫萁根莖化石新材料(Ashicaulis wangiisp.nov.)及古生物地理學和演化意義[J]. 田寧,王永棟,張武,蔣子堃.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4(10)
[6]Cenozo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Inferred from n-alkane Records[J]. LIU Zhonghui,ZHANG Kexin,SUN Yuanyuan,LIU Weiguo,LIU Yusheng(Christopher),QUAN C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4(05)
[7]廣西漸新統(tǒng)寧明組臭椿屬(苦木科)的翅果化石及其分類學和生物地理學意義[J]. 宋柱秋,史恭樂,陳運發(fā),王祺. 古生物學報. 2014(02)
[8]南海鶯瓊盆地漸新世—上新世孢粉組合序列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 謝金有,覃軍干,李君,蔡堪祿,劉新宇. 微體古生物學報. 2014(01)
[9]柴達木盆地大紅溝剖面新生代地層巖石磁學特征與環(huán)境演變[J]. 柯學,季軍良,宋博文,王朝文,張楗鈺,孫作本,張宗言. 地質(zhì)通報. 2013(01)
[10]樺木屬植物地理分布及利用價值述評[J]. 楊萬波,蘭士波,李紅艷.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2(04)
博士論文
[1]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細結(jié)構(gòu)及古氣候重建[D]. 王姿晰.蘭州大學 2018
[2]轉(zhuǎn)錄組數(shù)據(jù)在樺木科生態(tài)適應、物種形成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中的應用初探[D]. 馬會.蘭州大學 2014
[3]浙東中新世殼斗科化石及其古生物地理學和古環(huán)境意義[D]. 賈慧.蘭州大學 2014
[4]云南騰沖上新世團田植物群及其古環(huán)境分析[D]. 吳靖宇.蘭州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漸新統(tǒng)合歡草屬、槭屬化石研究及其地質(zhì)意義[D]. 楊濤.蘭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289941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swxlw/28994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