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威廉·?思{小說的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
本文關鍵詞:論威廉·福克納小說的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山東大學》 2009年
論威廉·福克納小說的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
魏旭
【摘要】: 威廉·?思{是世界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構建的“約克納帕塔法”小說世界已經(jīng)成為永恒的經(jīng)典。論文試圖從倫理意蘊與詩學美學兩方面進一步深入福氏小說的獨特魅力,使用了“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這兩個概念,從這樣兩個視角出發(fā)來解析?思{小說的倫理主題與小說美學,把握?思{的文學倫理觀。就“倫理敘事”這一維度來說,它是指小說的倫理主題。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小說,它的內容必然無法與倫理撇清關系。威廉·福克納的小說,他對于南方歷史的描寫,對于家族、種族等主題的描寫,都為文學的倫理學批評儲藏了豐富的道德材料,豐富、廣泛而又典型、集中地提供了可以進行倫理分析的生活內容。倫理秩序、倫理意識與小說敘事具有宿命般的關系!皞惱頂⑹隆奔词恰瓣P于倫理的敘事”,通過它來挖掘小說主題學的內在深層倫理核心。就“敘事倫理”這一維度來說,它指敘事技巧、敘事過程、敘事形式如何展現(xiàn)倫理意蘊以及小說敘事中倫理意識與敘事呈現(xiàn)之間、作者與讀者、作者與敘事人之間的倫理意識在小說中的互動關系。文學作品在表達其倫理主題的同時,必然具有自己的呈現(xiàn)方式與美學訴求,而這種呈現(xiàn)方式與美學訴求也往往與其倫理傾向有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通過分析這種聯(lián)系,我們就可以在詩學層面上達到對福克納作品更加深入與精微的理解。敘事倫理即是“關于敘事的倫理”。本論文通過對?思{小說敘事主題學本質“內核”的“倫理敘事”分析,把握其所蘊含的“敘事倫理”。“敘事倫理”在小說文本諸多倫理關系樣態(tài)中構建“自身”,它和小說主題學之間具有密切的指涉關系,通過諸如敘事者干預、視點選擇等敘事方式呈現(xiàn)出小說的倫理傾向與倫理取位。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的提出,不是倫理之維和敘事之維的簡單組合,而是聚焦于倫理與敘事的互動關系。威廉·?思{是一個具有強烈道德責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說如《押沙龍,押沙龍!》、《八月之光》、《去吧,摩西》、《喧嘩與騷動》等,以一種非常細膩的、敏感的、包容性的、反思性的、能夠洞悉世界和人心之復雜性的寫作和文體形式,表述了一個推崇勇敢、愛、榮譽與種族團結的倫理核心。本論文從歷史、家族、愛情、種族、成長與生態(tài)這六大倫理視域來分析福克納的小說。在這種分析闡釋過程中,筆者以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作為切入視角,既研究?思{作品的道德倫理主題,又剖析其中的美學特質與詩學手法,并進而探究它們之間的結構方式,以及作品作為一個整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之間不可機械分割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I712.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丹;網(wǎng)絡小說的情愛倫理敘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韓琳琳;《寵兒》的敘事倫理學分析[D];河南大學;2012年
3 張錦;《他們眼望上蒼》的敘事倫理學探析[D];河南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杰;;倫理學: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的新起點[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02期
2 聶珍釗;關于文學倫理學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3 李偉民;;道德倫理層面的異化:在人與非人之間——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的倫理學解讀[J];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01期
4 修樹新;劉建軍;;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現(xiàn)狀和走向[J];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04期
5 鄒建軍;;“和”:譚恩美長篇小說倫理思想的核心[J];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05期
6 劉茂生;;《道連·葛雷的畫像》中的道德隱喻[J];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05期
7 龍云;;文學與倫理學:文學倫理學批評發(fā)展的“自由空間”[J];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01期
8 張琳;郭繼德;;從《海景》和《山羊》看愛德華·阿爾比的生態(tài)倫理觀[J];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01期
9 李建軍;;內部倫理與外部規(guī)約的沖突——以《紅豆》為例[J];小說評論;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亞嵐;?思{與“約克納帕塔法”神話王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2 饒曉紅;;昆丁:麥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繹——《喧嘩與騷動》的互文性解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 饒曉紅;;“聲音”與“憤怒”——班吉的后結構主義解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許慶紅;人的困境與人性的悲哀——論英美文學自然主義的共同主題[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5 方兵;;史蘊詩文之心——錢鐘書《左傳》研究發(fā)凡[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陳文鋼;;“任性”的叛逆與“坎普”的顛覆——論蘇珊·桑塔格的“風格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7 李成玉;;符號中的藝術——簡析卡西爾《人論》中的藝術觀[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李湘云;上帝的記號:福克納“白癡”形象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9 江守義;敘事中的時序變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10 余小倩;朱振武;;《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雪逸;;論《我彌留之際》中的復調特征[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倫理視角審視[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于海洋;;奇幻小說《墳場之書》之成長主題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4 張立群;;歷史的“觀念”、“敘述”及其他——關于“中國當代文學史”寫作[A];“中國當代文學史:歷史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歐陽立博;;威廉·福克納《我彌留之際》的多角度敘述結構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黃如敏;;解讀《丹尼爾·德隆達》的實驗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禮牡;;試析《押沙龍,押沙龍!》的敘事特色[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鄒建軍;;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實用性與有效性問題[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肖建榮;;文學倫理學批評與其他批評方法融合理論與實踐初探[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沈曉紅;伊恩·麥克尤恩主要小說中的倫理困境[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魏曉紅;喬治·艾略特小說的心理描寫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齊昕;宗教復興背景下的新俄羅斯小說[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言統(tǒng);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崔紹懷;中國魯迅《野草》研究史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呂敏宏;手中放飛的風箏[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長中;文學文本基本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蔡勇慶;生態(tài)神學視野下的?思{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巖;跋涉在路上—女性視域下的李少紅影視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梅;無望的找尋與虛妄的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周玉英;陳染小說創(chuàng)作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尤正;《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的性倫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石潔;?思{在中國的譯介及中國當代小說中的?思{因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路曉輝;史蒂文森主要小說敘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尋找——解讀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認同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孫樹蘋;成長小說《所羅門之歌》的體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廖禮艷;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視角下德萊塞小說主題探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燕秀麗;近三十年中國兒童成長小說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鍵;;《寵兒》中的敘事視角與敘事手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劉亞美;;試析世紀之交女性寫作的文化環(huán)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3 伍茂國;;現(xiàn)代性語境中的文學敘事倫理學[J];北方論叢;2011年03期
4 周志雄;;論網(wǎng)絡小說中的情愛敘事[J];當代文壇;2006年02期
5 楊紅旗;;倫理批評的一種可能性——論小說評論中的“敘事倫理”話語[J];當代文壇;2006年05期
6 祝亞峰;;敘事倫理:小說敘事研究的現(xiàn)代形態(tài)[J];東方叢刊;2009年02期
7 楊成軍;;唐傳奇中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8 曾勇;;《飄》的女性情愛敘事[J];電影文學;2007年16期
9 李夢清;;艱辛的成長之旅——論《寵兒》中黑人民族身份的構建[J];大眾文藝;2011年10期
10 劉星;;《寵兒》中的生態(tài)女權主義意識[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修樹新;托妮·莫里森小說的文學倫理學批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傅興麗;黑人女性的覺醒之旅[D];吉林大學;2011年
2 趙娟;女性網(wǎng)絡小說中的情愛倫理敘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3 胡笑瑛;論托妮·莫里森《寵兒》中的敘事策略[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宋德發(fā);普希金的敘事倫理[D];湘潭大學;2002年
5 劉珍蘭;不靠上蒼的黑人女性自我救贖[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勇;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郁達夫小說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肖詠理;數(shù)字化時代的網(wǎng)絡文學生存方式[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韓琳琳;《寵兒》的敘事倫理學分析[D];河南大學;2012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倩南;網(wǎng)絡同人小說的傳播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2 張錦;《他們眼望上蒼》的敘事倫理學探析[D];河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寧;西方文藝思潮與新時期中國文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2 鄒渝;厘清倫理與道德的關系[J];道德與文明;2004年05期
3 劉綱紀;;我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觀[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宗璞;;紅豆[J];人民文學;1957年07期
5 李偉民;對愛的真切呼喚——論莎士比亞《李爾王》中的基督教傾向[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宋明爽;倫理、道德之別與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徑[J];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7 程愛民,張瑞華;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J];國外文學;2001年03期
8 聶珍釗;關于文學倫理學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9 劉建軍;文學倫理批評的當下性質[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10 王忠祥;;建構崇高的道德倫理烏托邦——莎士比亞戲劇的審美意義[J];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軍府;;現(xiàn)代小說敘事倫理[J];文藝評論;2011年03期
2 ;文訊[J];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06期
3 葉立文;倫理記憶與道德重構[J];小說評論;2002年01期
4 伍茂國;論傳統(tǒng)倫理在魯迅小說敘事中的境遇[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伍茂國;論傳統(tǒng)倫理在魯迅小說敘事中的境遇[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陽根華;;霍桑與都德的小說敘事倫理比較[J];山東文學;2009年07期
7 唐偉勝;;敘事倫理:故事、話語與閱讀[J];敘事(中國版);2010年00期
8 伍茂國;論傳統(tǒng)倫理在魯迅小說敘事中的境遇[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伍茂國;;論傳統(tǒng)倫理在魯迅小說敘事中的境遇[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何小麗;;論小說敘事倫理的興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后:當代小說與敘事倫理——在人民大學的演講[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2 劉曉文;;西方女性文學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體認[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楊四平;;喜劇氛圍下的差異與生成——新世紀新詩理論批評縱橫談[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張光芒;;麥家小說的游戲精神與抽象沖動[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強;[N];文藝報;2011年
2 穆肅;[N];東莞日報;2010年
3 四川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向榮;[N];光明日報;2009年
4 王暉 南平;[N];文藝報;2003年
5 李敬澤;[N];南方周末;2003年
6 王迅;[N];文藝報;2010年
7 賀紹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8 汪政;[N];文學報;2001年
9 李建軍;[N];文學報;2009年
10 吳俊;[N];文匯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海鷗;辛克萊·劉易斯小說的文化敘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李丹夢;“文學豫軍”的主體精神圖像[D];復旦大學;2006年
3 張軍府;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題材小說敘事倫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謝有順;中國小說敘事倫理的現(xiàn)代轉向[D];復旦大學;2010年
5 王志華;人類的關愛與生命的體貼[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尚必武;詹姆斯費倫的修辭性敘事理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夏文靜;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女性小說文學倫理學批評[D];吉林大學;2013年
8 馬學永;沙汀對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多元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晨;《金色的耶路撒冷》之敘事倫理[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靜;劉小楓敘事倫理學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凌楠;《贖罪》的敘事倫理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4 劉春玉;東西小說的敘事倫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愛坤;海巖“生死之戀三部曲”敘事倫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6 鄭錦菁;費倫敘事倫理觀透視下的《時間箭》[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7 梁雪茹;當代圖像敘事倫理及人的忍受性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8 王金艷;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敘事倫理[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江娟娟;純真的黑暗 隱約的不安[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10 張錦;《他們眼望上蒼》的敘事倫理學探析[D];河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論威廉·?思{小說的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9734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