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chǎn)黨對群眾路線與協(xié)商民主契合性的探索
本文選題:中國共產(chǎn)黨 + 群眾路線。 參考:《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摘要】: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chǎn)黨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lián)系的根本保障,中國共產(chǎn)黨在貫徹和落實群眾路線的長期過程中,逐漸把中國協(xié)商民主作為了密切黨群關(guān)系上通下達的重要渠道。同時,中國協(xié)商民主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lǐng)域的重要體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就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進行決策前和決策中,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同人民群眾進行廣泛的民主協(xié)商?梢,黨的群眾路線和中國協(xié)商民主存在著契合性。這主要體現(xiàn)在黨的群眾路線與中國協(xié)商民主都是把實現(xiàn)人民群眾利益作為價值目標、都是黨和國家科學決策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都為人民群眾廣泛政治參與提供了必要渠道、都為密切黨群關(guān)系提供了重要紐帶。
[Abstract]:The Party's mass line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maintain flesh and blood ties with the masses. During the long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and implementing the mass line, Gradually to China'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n the delivery of an important channel.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in the political field. Before and during decision-making on practical issues involv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insisted on moving from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Conduct extensive democratic consultations with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Visible, the party's mass line and China'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here is a coincidence.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arty's mass line and China'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both of which regar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s their value goals, are essential links in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nd both provide the necessary channels for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a wide range of political activities. For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link.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D252;D62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lǐng)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2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3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4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5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2期
6 焦秀君;;關(guān)于發(fā)展黨內(nèi)民主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7 鄧曉宇;;淺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8 宋曉榮;;探析鄧小平的制度建黨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9 鄭文瑜;;從加強師德建設(shè)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shè)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xi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鄭陳榮;;論公平正義在構(gòu)建高校和諧校園中的作用及其實踐原則[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祺國;;省級以下人民檢察院實行垂直管理體制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高燕;;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國的運用與發(fā)展[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guān)聯(lián)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建國;新疆國有資產(chǎn)管理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霍躍;中國民間投資國際拓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呂曉萍;我國以工促農(nóng)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強;馬克思主義環(huán)境利益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許春艷;未就業(yè)大學畢業(yè)生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樊新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分結(jié)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國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民生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曉晶;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制度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秦曉宇;論科學發(fā)展觀對鄧小平發(fā)展理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超;高校校園網(wǎng)絡(luò)文化建設(shè)[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黨潔;科學發(fā)展觀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理論的傳承與發(fā)展[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董志銘;;毛澤東對“多黨合作、協(xié)商民主”制度的開創(chuàng)奠基和堅持發(fā)展[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2 王平;;毛澤東的協(xié)商民主思想及其當代思考[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高峰;協(xié)商民主視域下的黨群關(guān)系優(yōu)化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7802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7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