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朝鮮族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貢獻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煙臺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2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樸雄英;;明確方向 大膽實踐[J];中國民族教育;2016年12期
2 樸今海;“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對中國東北朝鮮族教育權的侵奪[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延邊朝鮮族教育50年[J];中國民族教育;2002年04期
4 吳克堯;五常市、尚志市朝鮮族教育專題調(diào)查報告[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1年03期
5 黃亨奎,紫荊;21世紀中國朝鮮族教育改革的基本課題[J];延邊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6 黃藥山;朝鮮族教育芻議——兼談朝語和漢語的關系[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7 崔斌子;;“九·一八”事變前后的朝鮮族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03期
8 金海英;;移動與生存:跨界民族的適應與教育活動——以延邊朝鮮族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05期
9 田京熙;;新中國建立前黑龍江省朝鮮族教育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04期
10 樸今海;對朝鮮族百年教育的理性思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天玉;;關于延邊朝鮮族教育的幾點思考[A];興邊富民與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第十次全國民族理論專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雪瑩;琿春市大力發(fā)展“質量+特色”朝鮮族教育[N];圖們江報;2017年
2 高超;不負重托 無愧人民[N];圖們江報;2016年
3 本報記者 張偉國 代黎黎;邊疆桃李分外香[N];吉林日報;2016年
4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長 樸雄英;推動延邊教育再上新臺階[N];中國教師報;2016年
5 本報記者 高云;加大對朝鮮族教育扶持力度[N];延邊日報(漢);2011年
6 實習記者 劉思含 記者 劉廷艷;要重視朝鮮族教育的立法和管理[N];協(xié)商新報;2009年
7 喬麗 記者 張偉國;構建朝鮮族教育發(fā)展新模式[N];吉林日報;2011年
8 黃龍錫;繼往開來 再創(chuàng)輝煌[N];延邊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黃雪瑩;桃李芬芳 碩果滿枝[N];圖們江報;2017年
10 本報記者 張偉國 張鵬;文化強州[N];吉林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承律;東北亞國際合作時代朝鮮族社會文化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李晶;朝鮮族的認同意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偉;東北朝鮮族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貢獻研究[D];煙臺大學;2019年
2 趙娜;延邊朝鮮族伽椰琴教育調(diào)查研究[D];延邊大學;2018年
3 李園園;煙臺市高校朝鮮族教師的社會適應性調(diào)查研究[D];煙臺大學;2018年
4 朱丹智;朝鮮族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現(xiàn)狀的研究[D];延邊大學;2018年
5 黃鈺;東北地區(qū)朝鮮族在煙臺的城市融入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8年
6 陳響;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文化政策在延邊朝鮮族聚居區(qū)的實踐研究[D];延邊大學;2018年
7 倪卓;他者“鏡像”中的朝鮮族[D];延邊大學;2017年
8 楊佳琪;基于文學作品的移民初期朝鮮族家庭教育研究[D];延邊大學;2017年
9 劉利佳;民族教育政策與延邊地區(qū)朝鮮族小學生擇漢校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7年
10 金玲;吉林地區(qū)朝鮮族教育選擇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9515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gjxds/269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