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伊斯蘭經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11:24
中國伊斯蘭經學是指自回族經堂教育興起后,圍繞伊斯蘭信仰的傳承和發(fā)展所展開的宗教學術的研習、探討和實踐,如對伊斯蘭教原典知識的學習,伊斯蘭義理的闡述,伊斯蘭人才的培養(yǎng),伊斯蘭傳統的書寫,伊斯蘭教法的討論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知識傳授制度,傳承體系,宗教實踐,文本創(chuàng)作等內容。本文以豐富的古籍、史志、碑銘和訪談等資料為基礎,運用人類學、宗教學、歷史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結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討清代河南伊斯蘭經學的若干關鍵問題。本文的主要框架分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論述了選題的緣由和意義,相關術語界定,研究現狀和研究內容、方法、創(chuàng)新、條件等;第二部分是明清之際的河南伊斯蘭經學,從伊斯蘭教在河南的發(fā)展、早期經學中的兩個問題、早期的宗教禮儀之爭——連班與獨班、經師與經學中心、經學典籍五個方面分節(jié)論述;第三部分是舍蘊善與康熙年間的河南經學,從經學大師舍蘊善生平事跡、舍蘊善與河南伊斯蘭經學流派、舍蘊善的宗教維新及對河南的影響、舍蘊善經學在河南傳承四個方面探討了舍蘊善對河南伊斯蘭經學的影響;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清雍正至嘉慶間的經學問題,討論了本階段兩個重要問題:蘇非思想在河南的傳播、古行碑與古行、新行紛爭...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開封東大寺《古制連班永遵》?
不再贊述。??《古制連班序》碑高225cm,寬67cm,厚14.5cm,碑中依稀可辨乾。仁??(1765年)字樣。碑中主要記述了連班的由來、憑據和立碑背景。陽面漢字內容??為3部分,一、二部分內容大多可辨認,第H部分模糊不清;陰面為阿拉伯文、??波斯文內容,損毀嚴重。開封東大寺趙繼剛伊瑪目曾提供B行阿拉伯文內容的譯??文(譯者不詳),里面主要論證連班的經訓依據,其中第5、6、7、12行中依稀可??看到與連班相關的關鍵詞語:??5)分割塞拉姆,及進巧寒視,他們爭論說我們的伊瑪目伴有向前的行為而??拋棄了圣行,在此情況下,最少……集體……僅僅的爭論……盡管他們……??6)伊瑪目向前的圣行在單獨的情化下是絕對不被接受的,其證據是因為在《杜??爾?布侯爾》(海洋的珍珠)中有人說到,在男子中的圣行即……??7)伊瑪目在基礎上并非如此,或者但應他們不知道,向前的圣行確是那否認??向前的圣行,或者因私語而拋棄了它的人……??12)……肩膀,每個頑固者是模糊的,……在關心'表面和身體……至于第一??個證據,就是真主已經判決的言辭……??
,可謂早期全國性的經學中屯、之一。貂谷的經學興起與開封為同一時期,因二??子馮少川相繼在兩地設帳。與巧城相比,貂谷作為經學中也,在經學的延續(xù),??的培養(yǎng)方面均占有優(yōu)勢!秱髯V》中列有傳記的28位經師中,有3位曾設帳??:二傳弟子馮少川、H傳弟子張少山、五傳弟子舍蘊善;有4位曾求學于貂??H傳弟子張少山、四傳弟子馬君實、常志美、李延齡;有2位曾在此溫習經??鉆研義理:五傳弟子舍蘊善、馮通宇。貂谷的經學發(fā)展受舍蘊善影響最為深??至清康熙間逐漸定型,形成了新斤經學傳統,并涌現出了眾多的經師。??(二)康熙年間的十處河南經學中屯、??舍蘊善主要活動在康熙間,此時河南形成的十處經學中也大都與其設帳有關,??和貂谷兩處上面已有論述,其余8處分別初探如下。??塔兒灣;今洛陽市渥河回族區(qū)塔灣村,塔灣有清真寺兩座,塔灣清真寺西寺??于明代后期,清順治十年年(1648年)擴建,塔灣清真東寺于清光緒H十H??建。由此可知,舍蘊善開學之塔兒灣清真寺應為今塔灣清真西寺,該寺于1921??李振基阿旬改奉伊赫瓦尼派!秱髯V》中舍景善先生曾隨堂兄舍蘊善求學于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蘇儀征《遵守圣制牌記》考證[J]. 郭成美,楊志娟,薛元斌. 西北民族研究. 2015(01)
[2]回族經堂教育中的“波斯四書”及其譯本[J]. 孫智偉. 中國穆斯林. 2015(01)
[3]河南伊斯蘭教古行碑初探——以朱仙鎮(zhèn)清真寺南碑亭為例[J]. 馬超,馬曉玉. 回族研究. 2014(04)
[4]中國伊斯蘭經學教育的思想特征[J]. 哈寶玉,馬玉玲.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4)
[5]從《中國與回教》看龐士謙阿訇[J]. 馬義保. 中國穆斯林. 2013(06)
[6]《經學系傳譜》與伊斯蘭教法[J]. 哈寶玉. 世界宗教研究. 2013 (05)
[7]民國河南伊斯蘭教經師與經學[J]. 馬超. 世界宗教研究. 2013 (05)
[8]千年帝都洛陽的回族穆斯林[J]. 馬錦丹. 中國穆斯林. 2013(03)
[9]《經學系傳譜》中的“粵西鎮(zhèn)臺”馬蛟麟考述[J]. 馬景. 回族研究. 2013(02)
[10]“天房”意向:明清時期回回社會追隨域外來華經師游學初探[J]. 羅彥慧. 回族研究. 2013(01)
博士論文
[1]明萬歷至清康熙中國回回經學教育考[D]. 納巨峰.南京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元明清以來河南清真寺的發(fā)展與變化[D]. 巴曉峰.中央民族大學 2011
[2]鄭州伊斯蘭教研究[D]. 孫卓.上海師范大學 2007
[3]回族經堂教育教材研究[D]. 馬燕.寧夏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27780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開封東大寺《古制連班永遵》?
不再贊述。??《古制連班序》碑高225cm,寬67cm,厚14.5cm,碑中依稀可辨乾。仁??(1765年)字樣。碑中主要記述了連班的由來、憑據和立碑背景。陽面漢字內容??為3部分,一、二部分內容大多可辨認,第H部分模糊不清;陰面為阿拉伯文、??波斯文內容,損毀嚴重。開封東大寺趙繼剛伊瑪目曾提供B行阿拉伯文內容的譯??文(譯者不詳),里面主要論證連班的經訓依據,其中第5、6、7、12行中依稀可??看到與連班相關的關鍵詞語:??5)分割塞拉姆,及進巧寒視,他們爭論說我們的伊瑪目伴有向前的行為而??拋棄了圣行,在此情況下,最少……集體……僅僅的爭論……盡管他們……??6)伊瑪目向前的圣行在單獨的情化下是絕對不被接受的,其證據是因為在《杜??爾?布侯爾》(海洋的珍珠)中有人說到,在男子中的圣行即……??7)伊瑪目在基礎上并非如此,或者但應他們不知道,向前的圣行確是那否認??向前的圣行,或者因私語而拋棄了它的人……??12)……肩膀,每個頑固者是模糊的,……在關心'表面和身體……至于第一??個證據,就是真主已經判決的言辭……??
,可謂早期全國性的經學中屯、之一。貂谷的經學興起與開封為同一時期,因二??子馮少川相繼在兩地設帳。與巧城相比,貂谷作為經學中也,在經學的延續(xù),??的培養(yǎng)方面均占有優(yōu)勢!秱髯V》中列有傳記的28位經師中,有3位曾設帳??:二傳弟子馮少川、H傳弟子張少山、五傳弟子舍蘊善;有4位曾求學于貂??H傳弟子張少山、四傳弟子馬君實、常志美、李延齡;有2位曾在此溫習經??鉆研義理:五傳弟子舍蘊善、馮通宇。貂谷的經學發(fā)展受舍蘊善影響最為深??至清康熙間逐漸定型,形成了新斤經學傳統,并涌現出了眾多的經師。??(二)康熙年間的十處河南經學中屯、??舍蘊善主要活動在康熙間,此時河南形成的十處經學中也大都與其設帳有關,??和貂谷兩處上面已有論述,其余8處分別初探如下。??塔兒灣;今洛陽市渥河回族區(qū)塔灣村,塔灣有清真寺兩座,塔灣清真寺西寺??于明代后期,清順治十年年(1648年)擴建,塔灣清真東寺于清光緒H十H??建。由此可知,舍蘊善開學之塔兒灣清真寺應為今塔灣清真西寺,該寺于1921??李振基阿旬改奉伊赫瓦尼派!秱髯V》中舍景善先生曾隨堂兄舍蘊善求學于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蘇儀征《遵守圣制牌記》考證[J]. 郭成美,楊志娟,薛元斌. 西北民族研究. 2015(01)
[2]回族經堂教育中的“波斯四書”及其譯本[J]. 孫智偉. 中國穆斯林. 2015(01)
[3]河南伊斯蘭教古行碑初探——以朱仙鎮(zhèn)清真寺南碑亭為例[J]. 馬超,馬曉玉. 回族研究. 2014(04)
[4]中國伊斯蘭經學教育的思想特征[J]. 哈寶玉,馬玉玲. 青海民族研究. 2014(04)
[5]從《中國與回教》看龐士謙阿訇[J]. 馬義保. 中國穆斯林. 2013(06)
[6]《經學系傳譜》與伊斯蘭教法[J]. 哈寶玉. 世界宗教研究. 2013 (05)
[7]民國河南伊斯蘭教經師與經學[J]. 馬超. 世界宗教研究. 2013 (05)
[8]千年帝都洛陽的回族穆斯林[J]. 馬錦丹. 中國穆斯林. 2013(03)
[9]《經學系傳譜》中的“粵西鎮(zhèn)臺”馬蛟麟考述[J]. 馬景. 回族研究. 2013(02)
[10]“天房”意向:明清時期回回社會追隨域外來華經師游學初探[J]. 羅彥慧. 回族研究. 2013(01)
博士論文
[1]明萬歷至清康熙中國回回經學教育考[D]. 納巨峰.南京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元明清以來河南清真寺的發(fā)展與變化[D]. 巴曉峰.中央民族大學 2011
[2]鄭州伊斯蘭教研究[D]. 孫卓.上海師范大學 2007
[3]回族經堂教育教材研究[D]. 馬燕.寧夏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2778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2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