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酸鋰固態(tài)薄膜電池的制備及其高電壓性能研究
【學位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TM912
【部分圖文】:
鋰離子電池,即通過鋰離子作為介質(zhì)進行能量存儲和釋放的電池,是一種所謂的“搖椅”式電池。即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正負極材料之間往復游走,猶如搖椅在做往復的擺動,同時有電流通過外電路和負載電器。其工作原理如圖1-1所示。以LiCoO2|LiFP6基有機電解液|石墨體系為例,其充放電時,電極發(fā)生的電化學反應如下:
為了制備能夠與微型系統(tǒng)與器件兼容,而且能量密度高的儲能電池,Bates等在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下,對薄膜電池進行了長期的研究。1992年,Bates等在氮氣中濺射磷酸鋰靶材,得到一種綜合性能優(yōu)異的LiPON固態(tài)薄膜電解質(zhì)[9],并在之后的幾年里,基于LiPON電解質(zhì),先后得到一系列性能優(yōu)異的固態(tài)薄膜電池[10],從此全固態(tài)薄膜電池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近30年來,薄膜電池領域出現(xiàn)了相當多的研究報導和進展,也初步實現(xiàn)了商品化。但是,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正極材料以及柔性薄膜電池等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發(fā)展空間。1.3.1 薄膜正極以及電解質(zhì)材料
鈷酸鋰的化學式為LiCoO2,其理論上具有立方尖晶石相、六方層狀相兩種晶體結構。立方相結構通常在較低溫度(400℃)下形成,又稱為低溫相鈷酸鋰,屬于Fd3m空間群,其結構中離子排列有序性較低;層狀結構的鈷酸鋰通常在較高溫度(700-900℃)下形成,又稱為高溫相鈷酸鋰,屬于R3m空間群,NaFeO2結構,陽離子以高度有序的層狀結構排列,鋰離子位于兩層鈷氧八面體之間,整個結構處于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部分鋰可以可逆的從層間脫嵌[47]。層狀結構的鈷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理論比容量高達274 mAh g-1,工作電壓約3.9 V。理論上,如果全部的鋰離子從層狀結構鈷的酸鋰中脫出,其充電截止電壓為4.8 V以上。但當多于50%的鋰從晶格中脫出時,Co3+/4+的能帶與O2--2p能帶的頂部重疊,這時會有部分氧離子失去電子,從晶格中釋放出來,造成界面副反應加劇,而且,完全脫鋰后形成的層狀CoO2結構極不穩(wěn)定,容易與電解液發(fā)生反應。這導致在高電壓下,鈷酸鋰循環(huán)可逆性較差[48]。因此,鈷酸鋰為正極的鋰電池在商品化初期,循環(huán)電壓區(qū)間為3.0-4.2 V。隨著充電電壓的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也顯著提高。近年來,通過一系列改性措施,其充電截止電壓提高到了近4.5 V。圖1-3顯示了鈷酸鋰充放電過程中的氧化還原電位和鈷酸鋰結構隨著不同脫鋰程度的變化。當鋰離子不斷從層間脫出時,鈷酸鋰的結構主要經(jīng)歷了如下變化:H1-H2-M1-M2-H3-M2-O1,如圖1-3(b)所示,在結構變化的過程中也伴隨著一定的體積變化,表現(xiàn)為晶格c軸的長度先減小后增加。圖1-3(a)中的CV曲線顯示了在3.0-4.7 V區(qū)間循環(huán)時,鈷酸鋰首次充放電過程中的5對氧化還原峰,對應5個相變過程?梢钥闯,4.2 V以下的3對氧化還原峰對稱性較好,表明其循環(huán)可逆性好,而4.2 V以上的2對氧化還原峰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極化,說明其可逆性較差。目前,高電壓(4.6 V以上)、高能量密度鈷酸鋰的穩(wěn)定循環(huán)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之一。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昊林;;廢舊鈷酸鋰電池資源化回收研究[J];低碳世界;2020年01期
2 朱素冰;;鈷酸鋰市場簡析[J];中國有色金屬;2017年17期
3 岳廣飛;王磊;;鈷酸鋰行業(yè)研究情報分析[J];科技視界;2016年05期
4 余嘉棟;何亞群;李紅;張濤;王超;;鈷酸鋰晶體結構P值評估法[J];電源技術;2018年12期
5 黃文娜;王康;邢麗丹;李偉善;;三氟甲基苯硫醚添加劑對高電壓鈷酸鋰/石墨電池性能的影響[J];中國科技論文;2017年12期
6 ;年產(chǎn)800噸鈷酸鋰生產(chǎn)線將建成[J];河南化工;2003年08期
7 闞素榮,吳國良,耿海龍,盧世剛,劉人敏,付翠琴;鋰離子電池鈷酸鋰材料的改性及應用[J];稀有金屬;2003年06期
8 劉寶峰;劉恒;;動力型鋰電池多孔細晶聚合鈷酸鋰的運用開發(fā)[J];電動自行車;2010年06期
9 黎永志;王仙;劉林佩;;高電壓鈷酸鋰的改性及其儲能特性探討[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年08期
10 莫子璇;;2017年國內(nèi)鈷酸鋰行業(yè)概況[J];中國金屬通報;201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奇;廢舊鈷酸鋰材料中鈷回收及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8年
2 申斌;正極鈷酸鋰材料的容量衰減機制及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3 蘇力宏;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粉體合成和制備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4 曾現(xiàn)來;典型電子廢物部件中有色金屬回收機理及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5 彭忠東;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合成及中試生產(chǎn)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余樂;新型固態(tài)薄膜電池及性能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劉文元;全固態(tài)薄膜鋰電池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8 楊新河;碳材料改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性能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9 張立強;鋰離子電池多物理模型參數(shù)辨識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10 崔艷華;全固態(tài)薄膜鋰離子電池新型電極材料的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成林;鈷酸鋰固態(tài)薄膜電池的制備及其高電壓性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
2 張飛;溶膠—凝膠法再生廢舊鈷酸鋰電池中鈷酸鋰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9年
3 彭邦恒;基于磁控濺射的高電壓鈷酸鋰正極表面修飾改性[D];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4 馮斌斌;鋰離子電池鈷酸鋰正極材料的改性研究[D];深圳大學;2018年
5 晁丹丹;還原氧化石墨烯/鈷酸鋰復合物的電化學性質(zhì)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9年
6 陳寧;鋰離子調(diào)控二維材料及其在氧析出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2018年
7 許昕;廢舊鈷酸鋰電池正極材料催化降解典型染料廢水的研究[D];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徐叢;高壓下鈷酸鋰的結構和電學輸運性質(zhì)的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9 張磊;薄膜鋰電池正極鈷酸鋰制備及改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10 王偉航;高電壓鈷酸鋰及三元正極材料的界面改性及性能優(yōu)化[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7712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77125.html